關於QR二維碼

一:什麼是二維碼

二維碼 (2-dimensional bar code)是用某種特定的幾何圖形按一定規律在平面(二維方向上) 分佈的黑白相間的圖形記錄數據符號信息的。 在許多種類的二維條碼中,常用的碼制有:Data Matrix, Maxi Code, Aztec, QR Code, Vericode, PDF417, Ultracode, Code 49, Code 16K等。
1.堆疊式/行排式二維條碼,如,Code 16K、Code 49、PDF417
2.矩陣式二維碼,最流行莫過於QR CODE 二維碼的名稱是相對與一維碼來說的,比如以前的條形碼就是一個“一維碼”,它的優點有:二維碼存儲的數據量更大;可以包含數字、字符,及中文文本等混合內容;有一定的容錯性(在部分損壞以後可以正常讀取);空間利用率高等。

二:什麼是QR二維碼

QR(Quick-Response) code是被廣泛使用的一種二維碼,解碼速度快。 由DENSO(日本電裝)公司開發,由JIS和ISO將其標準化。
QR碼呈正方形,只有黑白兩色。在3個角落,印有較小,像「回」字的的正方圖案。這三個是幫助解碼軟件定位的圖案,使用者不需要對準,無論以任何角度拍攝,內容仍可正確被讀取。
這裏寫圖片描述

  1. 位置探測圖形、位置探測圖形分隔符:用於對二維碼的定位,對每個QR碼來說,位置都是固定存在的,只是大小規格會有所差異;這些黑白間隔的矩形塊很容易進行圖像處理的檢測。
  2. 校正圖形:根據尺寸的不同,矯正圖形的個數也不同。矯正圖形主要用於QR碼形狀的矯正,尤其是當QR碼印刷在不平坦的面上,或者拍照時候發生畸變等。
  3. 定位圖形:這些小的黑白相間的格子就好像座標軸,在二維碼上定義了網格。
  4. 格式信息:表示該二維碼的糾錯級別,分爲L、M、Q、H;
  5. 數據區域:使用黑白的二進制網格編碼內容。8個格子可以編碼一個字節。
  6. 版本信息:即二維碼的規格,QR碼符號共有40種規格的矩陣(一般爲黑白色),從21x21(版本1),到177x177(版本40),每一版本符號比前一版本 每邊增加4個模塊。
  7. 糾錯碼字:用於修正二維碼損壞帶來的錯誤。

三:QR碼的數據編碼方式

  1. 數字(Numeric):0-9
  2. 大寫字母和數字(alphanumeric):0-9,A-Z,空格,$,%,*,+,-,.,/,:
  3. 二進制/字節:通過 ISO/IEC 8859-1 標準編碼
  4. 日本漢字/假名:通過 Shift JISJIS X 0208 標準編碼

QR碼還有四種容錯級別可以選擇:
1. L(Low):7%的字碼可被修正
2. M(Medium):15%的字碼可被修正
3. Q(Quartile):25%的字碼可被修正
4. H(High):30%的字碼可被修正

四:將數據編碼成QR碼的流程

  1. 數據分析:確定編碼的字符類型,按相應的字符集轉換成符號字符; 選擇糾錯等級,在規格一定的條件下,糾錯等級越高其真實數據的容量越小。
  2. 數據編碼:將數據字符轉換爲位流,每8位一個碼字,整體構成一個數據的碼字序列。其實知道這個數據碼字序列就知道了二維碼的數據內容。
    這裏寫圖片描述
    這裏寫圖片描述
    數據可以按照一種模式進行編碼,以便進行更高效的解碼,例如:對數據:01234567編碼(版本1-H), 1)分組:012 345 67 2)轉成二進制:012→0000001100 345→0101011001 67 →1000011 3)轉成序列:0000001100 0101011001 1000011 4)字符數 轉成二進制:8→0000001000 5)加入模式指示符(上圖數字)0001:0001 0000001000 0000001100 0101011001 1000011 對於字母、中文、日文等只是分組的方式、模式等內容有所區別。基本方法是一致的
  3. 糾錯編碼:按需要將上面的碼字序列分塊,並根據糾錯等級和分塊的碼字,產生糾錯碼字,並把糾錯碼字加入到數據碼字序列後面,成爲一個新的序列。
    這裏寫圖片描述
    在二維碼規格和糾錯等級確定的情況下,其實它所能容納的碼字總數和糾錯碼字數也就確定了,比如:版本10,糾錯等級時H時,總共能容納346個碼字,其中224個糾錯碼字。 就是說二維碼區域中大約1/3的碼字時冗餘的。對於這224個糾錯碼字,它能夠糾正112個替代錯誤(如黑白顛倒)或者224個據讀錯誤(無法讀到或者無法譯碼), 這樣糾錯容量爲:112/346=32.4%
  4. 構造最終數據信息:在規格確定的條件下,將上面產生的序列按次序放如分塊中 按規定把數據分塊,然後對每一塊進行計算,得出相應的糾錯碼字區塊,把糾錯碼字區塊 按順序構成一個序列,添加到原先的數據碼字序列後面。 如:D1, D12, D23, D35, D2, D13, D24, D36, … D11, D22, D33, D45, D34, D46, E1, E23,E45, E67, E2, E24, E46, E68,…
  5. 構造矩陣:將探測圖形、分隔符、定位圖形、校正圖形和碼字模塊放入矩陣中。
    把上面的完整序列填充到相應規格的二維碼矩陣的區域中
  6. 掩摸:將掩摸圖形用於符號的編碼區域,使得二維碼圖形中的深色和淺色(黑色和白色)區域能夠比率最優的分佈。 一個算法,不研究了,有興趣的同學可以繼續。
  7. 格式和版本信息:生成格式和版本信息放入相應區域內。 版本7-40都包含了版本信息,沒有版本信息的全爲0。二維碼上兩個位置包含了版本信息,它們是冗餘的。 版本信息共18位,6X3的矩陣,其中6位時數據爲,如版本號8,數據位的信息時 001000,後面的12位是糾錯位。
    這裏寫圖片描述

五:QR二維碼的識別過程

  1. 定位
    手機拍攝QR 碼圖像時,可能會同時採集到條碼周圍其他的圖像。這些干擾圖像會增加圖像處理的複雜度,因此,可以把這些沒必要的干擾圖像通過裁切的方式去除。校正後,直接對正方形A’B’C’D’外的區域裁切,就可以去除其餘背景。 QR 碼符號中有3 個位置探測圖形,分別位於符號圖像4 個角中的3 個角,每個 4 位置探測圖像都是由固定深淺顏色的模塊組成。模塊深淺顏色順序爲深色—淺色—深色—淺色—深色,各元素寬度的比例爲1∶ 1∶ 3∶ 1∶ 1
    即使圖像有旋轉,位置探測圖像的模塊顏色順序和寬度比例也不變。對二值化後的圖像按行、列分別逐點掃描,把同一灰度級的相鄰像素記錄爲線段。如果有5 段線段的長度比例符合1∶ 1∶ 3 ∶ 1 ∶ 1,且深淺顏色順序爲深—淺—深—淺—深,則記錄該線段。掃描完後,把行相鄰的線段分爲1 組,去除與所有線段都不相鄰的行線段( 可能是隨機的干擾線段) 。同樣處理列線段,把行線段組和列線段組中相互交叉的組分類,求出交叉的行、列線段組的中心點,即爲位置探測圖形的中心。
  2. 預處理
    基本原理:QR 碼作爲手機二維碼,其應用模式如下圖所示。手機等智能設備通過攝像頭採集帶有條碼符號的圖像,對圖像進行灰度化、二值化、旋轉校正等預處理,進行條碼檢測。如果檢測到非QR 碼,則重新採集; 如果是QR 碼,則進行圖像信息的取樣。用Reed - Solomon 碼的譯碼算法對取到的數據進行糾錯譯碼,統計出現的錯誤數量。如果錯誤數量超出糾錯容量,則糾錯譯碼失敗,重新採集圖像; 如果可以正確進行糾錯譯碼,則把糾錯後的信息進行各種數據模式下的譯碼,恢復出編碼信息,繼而根據應用模式進行信息輸出、發送短信或網址跳轉等後續處理。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