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U-T、MPEG-4到H.264 視頻會議系統三大標準發展史

視頻會議系統在全球快速商業化與其標準制定有關。國際電信聯合會(ITU)和國際工程師組織(IETF)制定視頻會議行業的國際標準,通過對視頻會議語音、視頻、數字信號的編碼格式,用戶控制模式等要件進行了範圍限制,爲視頻會議提供了相對統一的技術規範,也爲今天視頻會議系統全球化應用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ITU-T標準時代

國際電信聯合會ITU-T在1990年提出並實施H.320協議,這是全球的第一套視頻會議國際標準協議,主要用於ISDN上的羣視頻會議中。

H.320是一套標準,它包括視頻、音頻的壓縮與解壓縮、靜止圖像、多點會議、加密等多個特點,主要用於系統的終端和MCU的設計。H.320標準內包含H.200和T.120多個系列標準,其中H.200系列指的是視聽業務,具體來說是以傳送活動圖像爲主的通信業務。T.120系列主要針對聲像業務,即傳送靜止圖像的通信業務。
ITU-T、MPEG-4到H.264  視頻會議系統三大標準發展史

此後,1997年誕生的H.323協議是目前市場上主流的標準協議之一,主要服務於基於硬件的視頻會議系統,爲現有的分組網絡PBN(如IP網絡)提供多媒體通信標準,早期市場上主流的視頻會議硬件產品,都兼容H.320協議和H.323協議。建立H.323標準是爲了允許不同廠商的多媒體產品和應用能夠互操作。對於範圍廣泛的基於IP網絡的多媒體通信應用來說,H.323標準是非常重要的構件。另外,該標準也允許通過ISDN和POTS與基於PPP的網絡直接相連。H.323標準涵蓋了音頻、視頻及數據在以IP包爲基礎的網絡——LAN、INTRANET、EXTRANET和INTERNET上的通訊標準內容。

基於國際標準下的協議,市場主流視頻會議生產廠商生產的終端和MCU都可以互聯互通,這對視頻會議系統行業來說,實現了統一化市場聯通的基本需求,同時利於各方市場中產品的互聯和集成開展,對視頻會議系統市場影響意義巨大。

MPEG-4標準時代

MPEG4標準是由ISO(國際標準化組織)與IEC(國際電子委員會)制定了。

MPEG-4是針對數字電視、交互式繪圖應用(影音合成內容)、交互式多媒體(WWW、資料擷取與分散)等整合及壓縮技術的需求而制定的國際標準。MPEG-4標準將衆多多媒體應用集成於一個完整框架內,旨在爲多媒體通信及應用環境提供標準算法及工具,從而建立起一種能被多媒體傳輸、存儲、檢索等應用領域普遍採用的統一數據格式。

ITU-T、MPEG-4到H.264  視頻會議系統三大標準發展史
MPEG-4標準具備三大特點:“基於內容的交互性、高效的壓縮性、通用的訪問性”,基於這些特點,目前市場主流的軟件的視頻會議系統,基本上都是採用這一技術標準。和其它標準相比,MPEG-4標準的壓縮比更高,節省存儲空間,圖像質量更好,特別適合在低帶寬等條件下傳輸視頻,並能保持圖像的質量。

H.264標準時代

H.264是國際標準化組織(ISO)和國際電信聯盟(ITU)共同提出的。該標準是繼MPEG4之後的新一代數字視頻壓縮格式。

H.264是ITU-T以H.26x系列爲名稱命名的視頻編解碼技術標準之一,該標準結合了 H.323協議中的H.263協議和MPEG-4協議,解決了目前基於軟件視頻會議MPEG-4標準沒有辦法與H.323協議的終端兼容問題,使其成爲目前最好的視頻壓縮協議。

ITU-T、MPEG-4到H.264  視頻會議系統三大標準發展史

H.264主要優勢表現在以下幾點:1.低碼率,相比MPEG2和MPEG4 ASP等壓縮技術相比,在同等圖像質量下,採用H.264技術壓縮後的數據量只有MPEG2的1/8,MPEG4的1/3;2.高質量的圖像,能提供連續、流暢的高質量圖像;3.容錯能力強,提供瞭解決在不穩定網絡環境下容易發生的丟包等錯誤的必要工具。 4.網絡適應性強。

這些特點中尤其值得一提的是,H.264在具有高壓縮比的同時還擁有高質量流暢的圖像,正因爲如此,經過H.264壓縮的視頻數據,在網絡傳輸過程中所需要的帶寬更少,也更利於使用者的成本控制。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