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分鐘教你如何賺大錢(上篇)

世間賺錢有三種方式:

1、用時間換錢

2、用生命換錢

3、真正賺錢

                                                                         一、現實

老汪,單位科員,一襲禿頂,快退休了。

一輩子都在單位幹,敬職敬業,應該也積攢了一些錢,都給兒子在北京買房子了。

說到兒子,單位人都羨慕,名牌大學的畢業生在北京的國企上班。

一年估計平均能回家一次。

按理說兒子自己也很能掙錢,可是老汪老是覺得孩子的壓力大。

單位凡是能增加補貼的工作他都搶着幹。

比如出差開個會可能每天有200塊錢的補助,或者臨時值班有100塊錢的績效,甚至去清理街道工會補助50元,這些機會他都不會錯過。

他也沒有特殊的愛好,老伴也是老實人,洗衣做飯看電視,兩口子一輩子也很少吵架。

有時間就工作,也算一種樂趣吧。

他兒子跟他挺像的。

也是工作狂,在單位得到過很多獎章,有時全球各地的跑,每次回家只要一談起工作,便能滔滔不絕,不過父母也不懂他的那些高科技。

只能盡力給孩子做一桌可口的飯菜,並在回程前,目送着一家遠行。

他們用自己一輩子的時間奉獻給了工作,是值得肯定的,不過人生似乎也缺了一些東西。

黃老闆,開了幾家房產中介公司,最近這幾年這個行業異常的火爆,他應該賺了一些錢,剛換的大別墅和大奔馳。

不過挺累的。

這個行業需要周旋的人多,各種飯場太多,一週很難在家吃一頓飯。

當地的大大小小的飯店,一提名字他都能想起菜單上的菜名。

身高180CM,體重210斤,見誰都笑臉相迎,都說他一臉的福相。

不過去年體檢不太理想。

說脂肪肝太多,又檢查出來有糖尿病,其他指標可能多多少少都不在平均線上。

不過也難怪,聽他媳婦說,每天不到兩點不睡覺。

而且還有個習慣。

睡覺必須開電視,聽着聲音才能睡着。

醫生根據他的生活習慣建議他要警惕警惕再警惕,可能有死亡的可能。

他今年計劃抽一段時間專門去大城市治療,聽說費用得不少錢,不過他也不差這點吧。

他是典型的拿命換錢,然後又拿錢換命,到底最後剩的是錢還是命,現在還真看不出來。

                                                            二、假想

你最近鬥志昂揚的進入了股市,前一段從股市出來,總體獲利30%,或許你還沒有從股市裏出來,現在已經虧損30%。

你投資新建了一個小型工廠,生產建築所用物品,往年的利潤是25%-50%,這兩年國家推行環保計劃,你工廠的每月的利潤是負25%,很快就要倒閉了。

你是一位某品牌的銷售總監,每年會給員工開很多的會議。

從年初的銷售任務計劃大會,到年中的銷售階段總結大會,再到年終的銷售總結大會,以及期間的很多小型提升會議,總之用了各種所謂的方法提高銷售額。

以往會有完成的年份,越到後來,達到理想的狀態越難,甚至相差甚遠。

賺錢尚且如此,那麼用人和行業呢?

你努力讓員工學習產品知識,想辦法提高員工技能水平,竭盡一切給員工應有的福利待遇,但依然控制不了員工的流失率。

你用了很多所謂的成功的數據分析,發現某個行業是未來的方向,並傾其所有深耕其中,初步階段蓬勃發展,未來瞬間這個行業就可能消失,比如手機取代了多少行業,那未來是否手機也被取代?

你會發現,你很難掌控所謂賺錢的規律。

即使有些人冠冕堂皇的培訓其他人,說着自己如何的成功,未來自己的行業如何的有前途,我敢保證,培訓結束後自己心裏都是沒有底的。

甚至有人親生經歷後,提出質疑的態度,他都很難去解釋。

試想一下,你身邊哪種生意你敢拍着胸脯跟其他人說,來吧,跟我一起幹,保證一直賺。

如果你敢這樣說,我敢拍着胸脯跟你說,兄弟,你遲早被抓,因爲你在傳銷。

也就是說。

當我們在研究賺錢這個事情上,並侷限在錢這個工具上時,是根本找不到如何賺錢的方法。

能賺到錢的人,其實是運氣好而已,不能賺錢的人,也不過是運氣太差,這概率是一對一半的。

所以你不用去羨慕那些賺到錢的人,正常情況,接下來他賠本的概率依然是50%,就像你接下來賺錢的概率也是50%,是一個道理。

                                                                  三、方法論

有本書,叫做《能斷金剛》。

翻印了十年,他就是教我們如何賺錢的,而且賺的是財富。

我綜合了數百種行業,又跟很多行業人才探討,證實此書所言不虛。

當然虛不虛,我說了不算,還得你自己親自驗證纔好。

講賺錢之前,先要了解事物的終極特性,這樣才能看懂作者之後所講的詞語。

如若不然,只會把後面的詞語看成玄而又玄的東西。

就像大家對佛教的看法一樣。

普遍認爲那是高深莫測的東西,特別是被有些人蒙上了神奇的面紗。

可你看,佛家之人,也要吃喝拉撒,並不可能浮於空中,切斷紅塵。

實際都是日常生活罷了,只是理解的層面不同而已。

單說佛家提的“空性”二字。

就是指事物的終極特性。

也就是說,每件事他的終極特性就是空,就是不分好壞。

所謂的好壞完全是每個人不同的看待角度而已。

舉例:

當下中國房價居高不下。

對於買過房的人,這個房價是好事,因爲高房價代表個人資產價值高;對於沒買房的人,這個房價就是壞事,因爲他需要花比以前更多的錢去買房;

對於經濟又是個壞事,因爲老百姓的資金流向了房產,其他行業就沒有足夠的資金髮展;對於房地產這個行業又是好事,因爲高房價促使這個行業優勢劣汰,開發房未來必須建更高質量的房子纔會有出路。

這樣去看,又是一半的好,一半的壞。

如果你說事物有絕對的好壞,比如咱們就把高房價說成是壞事。

那麼應該所有人都認識高房價是壞纔對,但你覺得可能嗎?

就像很多專家在臺前說高房價的危害,實際自己幕後買了一堆房子。

只有一個解釋了。

任何事物的終極特性都是空性,是不分好壞的。

如果這個道理明確了,下面就可以學怎麼賺大錢了。



公衆號:解憂小哥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