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風險,高回報》:一本充滿了智慧的光輝的書

01

有些書,讀了不到一半,就會讓人感覺索然無味,棄之如敝屣。

有些書,讀了不到一半,卻會讓人感覺茅塞頓開,恨不得向全世界推薦。

這本《低風險,高回報》,就屬於後者。

02

一開始,作者荷蘭平範·弗利特博士介紹了自己少年時的投資經歷。

他在12荷蘭盾時買入一家航空公司股票,在4荷蘭盾時忍痛割肉。

後來,這家公司退市了……

只有一有機會,作者就不忘對自己少年時的投資經歷進行調侃,讓人忍俊不禁。

一項學術研究調查了那些持有最高波動率股票的投資者的背景,似乎存在投資者社會經濟地位越低,對高波動率、彩票型的股票偏好就越多的趨勢。所以,高風險股票是“窮人的股票”嗎?心痛啊,我買第一隻高風險股票的時候的確很年輕又沒錢!

這個作者,有點意思。

至於爲什麼要把自己的投資所得分享出來,他說了三條:

第一,我想要接觸那些並非金融專家的投資者。寫這樣一本易讀的書才能讓我有機會向更廣大“聽衆”闡述一些偉大的學術成果。

第二,我很享受化繁爲簡地向別人解釋問題。想要簡單地說明一個問題很難,把問題複雜化反而更容易。

第三,我喜歡把先人的智慧、傳統的哲理和現在世界的投資聯繫在一起。我發現我們學到的爲人處世的道德哲學,在投資問題上也一樣適用。比起學術文章,書是講述故事更好的媒介。

巴西哥最欣賞的是第二條,因爲化繁爲簡是大智慧。

那麼,我也嘗試“簡單地”爲大家推薦這本書,希望你開卷有益。

03

在我逐漸接觸並開始指數基金投資後,瞭解到市場上有一種低波動指數。

從長期趨勢來看,上面這條線明顯跑贏了下面這條,區別就在於上面這條線採用了低波動策略。

股票每天股價會有漲跌,同一段時間裏,有的股票漲跌的幅度會大一些,有的則會小一些。

我們把這個叫做波動。

前面說過,指數基金投資的是一籃子股票。

而低波動策略,是在其中選擇波動率最小的一部分股票。

那麼問題來了,按照我們通常的理解,波動率越高,意味着風險越高,不是都說“高風險,高回報”嗎?

對此,我也一直不太理解。

04

而事實上,並非如此。

作者做了個有意思的研究。

他選擇了美國股市的長期數據進行了分析,包括了從1926年1月到2016年12月每個月的收盤價。在美國股市最大的1000支股票中,分別挑選波動率最低和最高的100支股票,組成兩個組合。

假設在1929年的新年那天給兩個組合都投入了100美元,截至2017年元旦,期間所有回報都進行再投資,最後“低波動組合“的價值是482 000美元,而“高波動組合“最後的價值只有21 000美元。

低波動率股票回報是高波動率股票的22倍!

05

那麼,爲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結果呢?

爲什麼很多專業投資者看不到這一點?

有一個例子很好地說明了這個問題。

假設你以100元的價格買了某股票。第一個月股票損失了50%,第二個月上漲了50%,這時候你們的投資回報是多少呢?

是0,還是-25%?

看看這張圖你就明白了。

更近一步,我想再問問你。

假設你以100元的價格買了某股票。第一個月股票上漲了50%,第二個月損失了50%,這時候你們的投資回報是多少呢?

答案依然是-25%。

如果只是按照直覺對股市變化率進行簡單加和,帶來的差異是很巨大的。

06

那麼,爲什麼許多專業投資者也沒有注意到這一點呢?

作者一針見血地指出了原因:

許多專業投資者並不太關注這些絕對風險數據,他們更感興趣的是對比投資組合與市場之間的風險,即以相對風險的視角去看問題。對他們來說,虧錢不是風險,跑輸大盤或者不及同行纔是真正的風險。

也就是說,基金經理們關注的是“相對風險”。

作者又舉了一個例子:

假設你們發現一隻穩定的股票能保證每年10%的回報,而市場當年上漲了30%,下一年又下跌了7%。兩年後,兩者的平均複合回報率都是10%。但是,第一年你們的業績會落後於市場20%,而第二年你們的業績優於市場17%。第一年你們可能拿不到任何獎金,還有可能被炒魷魚,第二年如果你們還有工作的話,你們超越市場17%的業績也只能補償之前不佳的業績。

唉呀媽呀,炒魷魚!太可怕了!

基金經理掙錢靠什麼?主要來自於管理費,也就是說買基金的人越多,基金經理就掙得越多。

那麼,基金經理爲了吸引更多客戶,會更多選擇那些波動更大的股票,免得冒落後大盤或者落後同行的“相對風險”。可是,這對基金購買者並不意味着更好的選擇。

這也是個人投資者相對於基金經理的優勢所在,因爲你沒有業績壓力,不需要和同行競爭,只需要關注自己的資產增長就行了。

關於如何構建自己的低波動組合,作者也介紹了相應方法,感興趣的朋友可以自己試一試。

07

如果我們個人選擇了作者推薦的低波動組合(下圖中的保守型股票),我們會面臨另一個困擾。

在熊市,你會比大盤虧得更少,但是你依然是在虧錢。

可是一旦到了牛市,你很可能要面對跑不贏大盤的情況。

就如同最近A股忽然開始快速上漲,雖然巴西哥的基金賬戶開始翻紅,但是看着跑不贏大盤的表現,也有些落寞。

不只是巴西哥,我想很多人都會這樣。

於是,我看到了一個有意思的數據,許多指數基金出現了贖回

我猜,他們可能是這麼想的:“基金經理不行,我們要自己來!”

結果呢?很可能是這邊剛買了股票,那邊基金又漲起來了。

“唉呀媽呀,還是基金好啊!”

於是,很多人就在不斷的追漲殺跌中,慢慢迷失了自我。

而在這個過程中,帶來了某些股票的大起大落,增加了波動,但同時增加了風險。

對於個人投資者,選擇低波動股票也同樣是一個巨大的考驗,作者如是說:

我猜,你們現在明白了,一個保守型股票投資組合真的不能爲你們提供快速而直接的致富之路,而且持有它可能會變成一個相當痛苦的經歷。在這次旅程中,作爲保守型股票投資者,你們的性格和脾氣將在許多場合被考驗。我想強調的是,沒有經歷過,真的很難擁有這種智慧。但是,如果你們終於到達了目的地,通過投資保守型股票變得更富有,那麼你們應該非常感激它。也要感謝自己,因爲你們已經取得了最大的勝利:征服了自己。

投資致富,確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啊!

08

一不小心,這本書就讀了超過一半了。

我想,我也不應該劇透太多。

親愛的你,和我一起繼續讀這本光輝的書吧!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