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懷疑與學問》的“懷疑”

在畫出每段中心句並用關聯詞組合六個中心句的關係,理清了文章的內在邏輯關係之後。

:由此可見,文章的中心論點和分論點分別是什麼呢?

:中心論點是治學需要懷疑的精神。兩個分論點是第六段第一句,“懷疑不僅是從消極方面辨僞去妄的必要步驟,也是從積極方面建設新學說、啓迪新發明的基本條件。”

:而且,第六段的第一句也起到了承上啓下的作用,是我們梳理論證結構的關鍵句,對嗎?中心論點能用原文的語句概括嗎?

:可以用文章開頭引用的兩句名言。“學者先要會疑。”“學則須疑。”

:如此看來,開頭引用的名言可以理解爲證明中心論點的論據(理論論據)也可以看成是中心論點,對嗎?那麼,重要而可貴的懷疑精神到底指什麼呢?

:“一番事前的思索,不隨便輕信的態度”第四段第三行。

:很明確,對嗎?從文章引用的事例(事實論據),比如,戴震讀《大學章句》的例子看來,“懷疑精神”最重要的行爲表現是什麼呢?

:不斷的發問,刨根問底。

:“辨僞去妄”“建設新學說、啓迪新發明”光有懷疑精神夠嗎?對此,作者有怎樣的論述?

:“因懷疑而思索,因思索而辨別是非”要經過“懷疑”“思索”“辨別”三步纔不算盲從或迷信。第五段

:第六段,“要常常和書中的學說辯論,常常評判書中的學說,常常修正書中的學說”這樣才能產生更新更善的學說。

:而且作者說了“懷疑”只是“必須步驟”“基本條件”。

:很好,幾位同學都很快地找到了關鍵句。從這三處可以看出,作者認爲“懷疑精神”起於追問和思索,還常與辨別、辯論、評判、修正關聯在一起。那麼,我們能不能用作者教給我們的關於“懷疑”的這點學問,來重讀一下這篇《懷疑與學問》呢?我們能不能抱着一種“不隨便輕信的態度”“在不斷的發問和求解中”對作者的觀點來一點批判和質疑呢?


(學生思考、交流)


  :誰第一個來發問?

   :老師,第二段,作者說,“學問的基礎是事實和證據。事實和證據的來源有兩種:一種是自己親眼看見的,一種是聽別人傳說的。”事實和證據只有這兩種來源嗎?比如:閱讀算不算一種?而且,我們親眼所見畢竟有限,如果非自己親見的都去懷疑,都不肯輕易相信,那我們做學問的基礎豈不是打得很慢,也打不厚實呀?

  :提出了一個很好的問題,不知道有沒有同學來與他“辯論”一下或是“修正”一點,談談你的思索和理解。

:我覺得作者所說的“聽別人傳說”其實包括了閱讀,或者說他所指的是“一切非親眼所見的”。另外,作者也許要表達的並不是懷疑一切“傳說的話”,他只說“不能隨隨便便就信了”“應當經過一番思考”。

:很好,你帶着同學們結合語境對作者的觀點態度做了一些闡釋。我認同你的理解,尤其是“不能隨隨便便就信了”不等同於“都要去懷疑”。其實,任何觀點和主張都是針對某種現象、某類問題或羣體而言的,作者之所以強調“不輕信”的“懷疑精神”也許正是因爲看到了很多人“輕信”。好,對於這段中的觀點,其他同學還有質疑嗎?

:我覺得作者也有很不嚴謹的表達。他說,“最要緊最可靠的材料都是自己親見的事實根據。”這顯得很絕對。我們也常被教導“眼見未必爲實”,所以,有的時候親眼所見未必是可靠的。

:現實生活中有這樣眼見爲虛”的例子嗎?

:有(多人)

:有。現在微信、朋友圈提示要你轉發的視頻,看起來像真的,其實並不可信,真相併非如此。很多後來被證實是虛假信息是謠言,不過吸引眼球、想引起關注罷了。

:所以,我們常說,“微信”只能“微微信一信”(生笑)。但,朋友圈的視頻和信息與親眼所見畢竟有不同。生活中有你親眼看見的“假象”(非事實)嗎?

:有哇!僞裝成殘疾人的正常人。我就遇見過一個裝啞巴的乞討者。

:作者認爲,“最可靠的是自己親眼見的事實論據”所以,他接下來就只談“對於傳說的話”要有懷疑精神。這一觀點,經過我們的思索和追問似乎被修正了。做學問“最緊要的是自己親眼見的事實論據”這個觀點,你們認爲可信嗎?

:我覺得未必,雖然我還一時找不到證據。

:很坦誠哈。對此,我也持懷疑態度,需要一些事實和證據來辯駁。其他同學還有自己的質疑和發現嗎?比如,開頭的兩句名言,剛纔同學們說可以理解爲中心論點的句子。它們是一個意思嗎?

:應該不一樣,一個是“學先要會疑”,一個是“學則須疑”。前面一句強調“會”,後面強調“須”。

:能具體一點嗎?“會”可以理解爲?“須”則指?兩個字詮釋出來的“懷疑”與“學問”的關係有什麼不同?

:“學先要會疑”強調的是“做學問要擅長質疑、懷疑”。“學則須疑”是說“做學問就必須要有懷疑精神、批判性思維”。

:如此讀來,哪一句更貼近作者想要表達的中心觀點?

:“學則須疑”。

:同學們認同嗎?

:認同(齊聲)

:還有值得懷疑和辨別的嗎?

:老師,第五段作者說,“經過‘懷疑’‘思索’‘辨別’三步”學問纔是自己的。這三步順序能調換嗎?

:你爲什麼這麼問呢?

:我覺得,按說,不能調整,因爲一般而言,議論文的語言都非常準確,有邏輯。但是,我總覺得“因懷疑而思索”不太符合實際情況。我們看書、或是評判一個說法的對錯,不都是先有思考、推敲纔有懷疑的嗎?有了懷疑纔有進一步的推理、論證啥的。

:你能用自己的生活經驗來質疑和批判,這點我非常欣賞。而且你的回答中用到“一般而言”這樣的限定詞表達觀點,這表現出你思維的周密性,爲你點贊。此處的“因懷疑而思索”該如何評判呢?“懷疑”“思索”“辨別”三步能調換嗎?我也想向同學們求解。誰來說說自己思考和理解?

:我覺得同學的質疑有道理,懷疑起于思索,沒有思考,哪來的“於無疑處生疑”呢?

:我認爲,這裏的“因懷疑而思索”強調的是,無論哪本書或是哪種學問我們都必須先有不盲從、不迷信的姿態,如此纔會動腦筋思考,才能提出問題,尋求解答,辨別是非對錯和優劣。並不是強調懷疑和思索哪個在先哪個在後。

:你說的有道理。可如此表述還是不夠嚴謹。

:同學們有了“辯論”的味道,觀點往往是越辨越明的。我由你們的發言想到了第六段倒數第四行的這句話,“一切學問家,不但對於流俗傳說,就是對於過去學者的學說也常常要抱懷疑的態度,常常和書中的學說辯論,常常評判書中的學說:要這樣纔能有更新更善的學說產生。”這裏的四個“常常”,內容上可不可調換呢?爲什麼?

:(前面提出疑惑的同學搶答)這裏不能調換。因爲沒有對過去學者學說的“懷疑”就不會有“辯論”,沒有對書中學說的評判就不存在對學說的“修正”。

……

:對於求知識、做學問而言,懷疑精神是必需的,也是可貴的。從剛纔對作者觀點和論述的質疑批判和闡釋、辯論中,我發現同學們已經領會了這種精神的實質,也表現出敢於思辨和質疑的思維品質。《孟子》曾說:“頌其詩,讀其書,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論其世。”要真正理解 “疑”,瞭解作者顧頡剛實在很必要。他提出了“層累地造成的中國古史”學說,成爲我國“古史辨”學派的創始人。他的“古史辨”其實就是“疑古說”,這一理論最初是他從戲曲的演變中由“懷疑”而來。他用這種“懷疑”的方法研究歷史,探求歷史,其水平其成果很少有人能望其項背。他的一生可以說是與“懷疑”相伴。《懷疑與學問》可以看作是他對自己做學問的經驗總結,對後代求學之人的真情告白。課餘,不妨把顧頡剛先生的一些資料收集起來讀一讀,以追根溯源,知人論世。並且據我的瞭解,編選進教材的《懷疑與學問》與原文相比,是有多處刪改的,而且一些研究懷疑本文的作者並非這位歷史學家顧頡剛所寫,而他的學生根據先生的口述整理而成。感興趣的同學不妨找相關的資料來讀一讀,或許會有些新的思考和發現。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