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dows 下MongoDB複製集配置

1.下載服務。https://www.mongodb.com/   點擊products 下拉第二列MongoDB server  選擇 4.0.6

2.下載下來後 有限管理員運行 一路安裝,可以不用安裝客戶端圖解

3.安裝完成後只有一個bin文件。根據以下圖片創建各個文件夾。

   data 下面不用創建任何文件

   conf 地下創建 mongo.conf

   mongo.conf 文件內容:

   

# mongod.conf
# for documentation of all options, see:
#   http://docs.mongodb.org/manual/reference/configuration-options/
# Where and how to store data.
storage:
  dbPath: E:\xxx\MongoDB\shard01\s1\data
  journal:
    enabled: true
#  engine:
#  mmapv1:
#  wiredTiger:
# where to write logging data.
systemLog:
  destination: file
  logAppend: true
  path:  E:\xxx\MongoDB\shard01\s1\log\mongo.log
# network interfaces
net:
  port: 28021
  bindIp: 192.168.0.23
#processManagement:
#security:
  #authorization: enabled
  #keyFile: E:\xx\MongoDB\shard01\s1\keyfile\mongodb.keyfile
#operationProfiling:
replication:
  oplogSizeMB: 2048
  replSetName: sh1
#sharding:
  #clusterRole: shardsvr
## Enterprise-Only Options:
#auditLog:
#snmp:

   log下面創建 mongo.log 文件

   keyfile 下面創建 mongodb.keyfile 文件,爲了複製集的用戶驗證。

   

安裝完成後將每個文件複製成3個放到一起將conf 中的路徑進行分別配置 port 端口號要改。

 

4.運行win+r 選擇管理員啓動cmd

5.開始註冊服務:

  

安裝成服務後可以到服務中查看。以此註冊s2,s3服務。

6.註冊完成後,將所有服務啓動

7.重新打開cmd  鏈接到其中的一個mongodb  

 

8.在重新開啓2個cmd將其他2個也安裝這樣鏈接上

9.進入其中一個進行初始化配置

config = {_id: 'sh1', members: [{_id: 0, host: '192.168.0.23:28021'},{_id: 1, host: '192.168.0.23:28022'},{_id: 1, host: '192.168.0.23:28023',"arbiterOnly":true}] }

 sh1 是我們配置文件中的複製集名稱,arbiterOnly 是否爲仲裁節點

rs.initiate(config)
等一下,按enter 就會發現

primary 爲主庫的意思,seconder爲從庫的意思。
==創建用戶名
在主庫上運行

use admin
db.createUser(
  {
    user: "root",
    pwd: "root",
    roles: [ { role: "root", db: "admin" } ]
  }
)  
找到主庫的配置文件 conf 開啓一下


關於這個keyfile linux 上說的是

意思大概是將隨機一批數字然後base64編碼有666個字符的樣子,不是很清楚。我就是在網上隨機了一批數字然後base64編碼後生成的數據放到keyfile中。


conf 配置好後,將服務重新啓動,然後客戶單重新練級後 如果查看等報錯的話就會提示需要權限,然後轉到use admin下db.auth("admin","admin") 返回1就是 成功。然後登陸從節點進行登陸看一下是否需要提示。
如果都成功,可以寫入數據看一下複製集中是否有數據。

寫的有點亂。~~~~~~~~~~~~~~~~~~~~~~尷尬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