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个怪圈》:自“我”

文|夕溪映台

通常在另一个角落里,有个否定的“我”,我便不是我了!

人有时候喜欢自我解剖,那也是在浅层意识,也是在自我认为深层的分析。

《我是个怪圈》这本书实质上是自我的解剖。它的名字起的很有意思,整本书读完后的感觉也是如此,这本书太有意思了。

文中大量采用趣味性很强的故事,影视剧里的片段来阐述自己的分论点。

作者一开始的趣味性吸引读者引导思考,他会思考“卫生纸能思考吗?”、“口渴难耐的啤酒罐”这样的问题,平常人更不会去思考“心与脑之间的一个简单类比”这样没有实质性意义的东西。

他会任由自己思考到“闹壳”这个问题上来,也许你会说这应该是科学家应该干的事情。

那么“冲水马桶的欲望”和“懦弱的类型论”呢?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领域也许你觉得这个和自我的解剖有什么关系。其实关系挺大的,文中大量运用趣味性强的故事来吸引读者,同样的另一个的“我”也是被这些吸引着,对于他为什么会对此感兴趣也是对自我的解剖。

《我是个怪圈》到底“怪”在哪儿?就像文中说的怪圈的关键成分分为“思考的能力”和“无能”。

他研究大脑,他研究生活中的马桶,他研究心与脑的类比,他甚至研究到了数学领域的质雅数,数列等。

他通过分析质雅数和数列的产生总结出了“我不能离开我自己而独活,;自我的缓解建成;投出去再内化反弹”这样的理论,他逐渐认识“我”:像卡西迪牛仔一样微笑;关于我们的我的谎言;环路模式“我”的锁定;我不是一个视频反馈环;“我”被根深蒂固地扎稳了根,更有“可我是真实的吗”这样无聊的提问。

他利用日常情景,借用“故事”(乡村面包师评语中潜在的歧义,尚塔尔与意义的叠加层面,时装店的罢工警戒线)来引出“类比”这个媒介。

这一切无疑是想说兴趣是基础,思考是食粮,探索是做饭,最后的结论是做熟了的饭,至于这个饭能不能下嘴,就看这饭熟了的程度。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