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挺好》蘇明成:我本善良,奈何家父無常

蘇明成已然成爲過街老鼠

《都挺好》熱映以來,蘇明成被罵得無處可躲。街頭巷尾,茶餘飯後,掀起了罵蘇明成的熱潮。也使得蘇明成的扮演者郭京飛火遍千家萬戶,再也不是那個《琅琊榜之風起長林》中扮相怪異的濮陽上師了。郭京飛四處求生甚是狼狽,就連姚晨的兒子小土豆都要揍他,小編倒是有些心疼蘇明成了。


父母溺愛,鑄成兄妹反目

小明成經常欺負小明玉,作爲父母不及時制止,反而責怪明玉。男孩子淘氣實屬平常,兄妹打鬧本也不是什麼大事兒。如此常見現象移至蘇家,竟然致使兄妹反目,不得不說父母教子無方。


同爲兒女,爲了明成工作結婚,母親選擇犧牲明玉的前程和住所。在明玉的心中,明成自然成爲剝奪父母疼愛的始作俑者。


然而,這一切也都是蘇母的個人行爲,並非明成本意使然。結果卻是,明玉離家,兄妹反目。

金錢接濟,養成敗家啃老

敗家啃老的出現,引起強烈的社會共鳴。蘇明成與遊手好閒的啃老族是有本質區別的。他本是一個有穩定的收入來源,只是消費習慣導致入不敷出。

加之蘇母無條件接濟,縱容其大手大腳花錢而無節制。就算蘇父記黑賬,明成也照單全接,開始有計劃的還錢。


這與好兒媳麗麗有密不可分的關係,這也說明麗麗在某種程度上承擔起本該屬於父母的教育子女之責。可見,明成不是冥頑不靈,屢教不改,只是沒有人正確引導過他。


本該教育子女的父母,選擇溺愛;本該引導兄弟積極向上的哥哥,選擇獨自上進;本該被哥哥疼愛的小妹,卻被無奈離家出走。這一切看似明成的過錯,實則應了那句老話“愛子如殺子”!

我本善良,難逃兄妹誤解

蘇父這個能作的老爹,任誰攤上都是百口莫辯,着實爲難。沒有人比蘇父更瞭解明成,畢竟明成是他親眼看着一步一步走到今天這般地步。


正因如此,本該爲了家庭和睦,勸解兄妹緩和關係的父親,卻斷章取義地使兄妹關係更加惡劣。

明玉和明哲都知道明成花掉父母積蓄,是蘇父所爲。而蘇父卻不告訴兩兄妹,明成已經開始還錢了。


在明玉和明哲都在埋怨蘇父得不到明成更好的照顧,而蘇父卻一直冤枉明成要把其轟出去。如果說明成的浪費成性是蘇母慣之,那麼明成遭兄妹誤解就是蘇父害之。

我本孝順,奈何家父能作

孝順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論語中記載:子夏問孝,子曰:“色難。”可見,孔夫子都認爲孝子侍奉父母,能以和顏悅色來對待比較難。

可是當今社會卻反而忘記夫子的話了,物慾橫流已經將人們衝昏頭腦,彷彿“以金事之,方爲孝”。


只有嚮明哲那樣,給父親買房子纔算孝順。只有嚮明玉那樣,花重金葬母纔算不忘恩。到了明成這裏,早晚給蘇父做飯,帶着蘇父蒸桑拿,給蘇父叫外賣,給蘇父買幾千塊的外套……


只因他花父母的錢,這一切就不算“孝順”了。其實,按照孔夫子的邏輯,明成做到的纔是最難的。

反之蘇父的能“作”的本性,在大紅老師的演繹下,真是”作”出了最高境界。無論是怕老宅鬧鬼,還是要移居美國,亦或是要買三居室。不想用自私去形容,而是從心所欲,無所顧忌,唯我獨尊。


明成本性還是孝順的,只是無奈攤上這麼個能“作”出花來的爹,難免被攪得一團糟。家不像家,名聲也是碎了一地。生兒養女若是爲了自己晚年稱王稱霸,恐怕蘇父真的是打錯算盤了。


自古父母都是自我犧牲,兒女都在坐享其成。如今更是拼爹炫富的年代,明玉是如何看不起親爹,已然明明白白的告訴他了。但願蘇父早些醒悟,期待閤家歡的大結局吧!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