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產品開發中TR1,TR2,TR3..具體指什麼?

新產品開發中TR1,TR2,TR3..具體指什麼?

轉載自:柔情西瓜啊 
來自百度知道認證團隊

TR是技術評審的英文Technical Review的縮寫,目的是儘早地發現工作成果中的缺陷,並幫助開發人員及時消除缺陷,從而有效地提高產品的質量。

產品開發中,TR是技術評審節點。

下面是某產品的技術評審點,供參考:

TR1——概念階段技術評審點:產品需求和概念技術評審(業務需求評審)。

TR2——計劃階段技術評審點1:需求分解和需求規格評審(功能需求評審,產品級規格)。

TR3——計劃階段技術評審點2:總體方案評審(系統設計,架構設計概要設計)。

TR4——開發階段技術評審點1:模塊/系統評審(詳細設計,BBFV測試結果)。

 

向左轉|向右轉

擴展資料

注意事項:

正規技術評審注意事項:

1、評審應針對被審材料而不是被審材料的作者。評審會的氣氛應該保存輕鬆、愉快,指出問題的語氣應該溫和。

2、每次評審會的時間最好不要超過2小時。當被審材料較多時,應將被審材料分爲若干部分分別進行評審。

3、限制爭論和辯駁。在評審會上,對於一時無法取得一致意見的問題,應先記錄在案,另行安排時間進行深入討論。

4、闡明問題而不要試圖解決問題。不要在評審會上解決發現的問題,可以在會後由作者自己或在個別人的幫助下解決這些問題。

評審目的

正規技術評審目的:

(1)發現軟件在功能、邏輯、實現上的錯誤;

(2)驗證軟件符合它的需求規格;

(3)確認軟件符合預先定義的開發規範和標準;

(4)保證軟件在統一的模式下進行開發;

(5)便於項目管理。

此外,正規技術評審爲新手提供軟件分析、設計和實現的培訓途經,後備、後續開發人員也可以通過正規技術評審熟悉他人開發的軟件。

 

 

1、TR1:在概念階段CDCP前針對產品包需求和產品概念的評審。TR1重點關注產品包需求的完備性以及選擇的產品概念是否滿足產品包需求。

2、TR2:在計劃階段對產品設計規格的評審。TR2重點關注產品設計需求到產品設計規格的完備性。

3、TR3:在計劃階段對概要設計(HLD)的評審,確保設計規格已經完全、正確地在概要設計中得到體現。TR3的結果將作爲開發階段的後續詳細設計活動是否繼續投入資源的根據。

4、TR4:保證BuildingBlock用於系統級構建之前是完整的。對於一次構建(Build)涉及到的每一個BuildingBlock,應該有且僅有一次TR4對其進行評審。任何不符合規定的情況都應該在TR4問題記錄中得到記錄,並進行風險評估。

5、TR4A:在SDV完成後,對產品技術上的成熟度進行評估,確保所有存在的問題和風險都進行了評估,並生成了相應的改進計劃,以保證供應和製造能力足以支撐初始產品生產活動。

6、TR5:在發佈給客戶前對項目整體狀態在設計穩定性和技術成熟度方面的獨立評估活動。TR5目的是確保產品符合預定的功能和性能要求,以滿足前期確定的產品包需求。

7、TR6:是一個關注於系統級的評審,確保產品的製造能力已經能適應全球範圍內發貨的需求。

IPDTR(TechnicalReview)是指IPD流程中定義的TR1、TR2、TR3、TR4、TR4A、TR5、TR6等7個技術評審點。用於檢查IPD實施到一定階段以後產品的技術成熟度,發現遺留的技術問題,評估存在的技術風險,給出技術上的操作建議。

 

向左轉|向右轉

擴展資料

TR2到TR4,對應測試設計階段,主要任務是完成測試前期設計,包括測試方案設計和測試用例設計兩個階段。TR4到TR6階段,是測試執行階段。這是整個產品測試生命週期中持續時間最長,投入最大的階段。

TR4之前所有的測試工作,像測試計劃,測試策略和測試設計都將在這個階段接受檢驗。從這個時候起,產品測試團隊的作用明顯的體現出來——測試團隊的工作直接決定了產品的進度和質量,一個優秀的測試團隊將是高質量產品的最佳保障。

IPD流程對一個產品包從概念到生命週期管理階段結束所需所有流程的主要活動進行管理。流程分爲6個階段:概念、計劃、開發、驗證、發佈和生命週期。DCP標誌着大多數階段的結束。在每個DCP,提出繼續前進或終止項目或重新確定方向的建議。

1、概念階段

目的是保證PDT根據項目任務書,對市場機會、需求、質量、潛在的技術和製造方法/風險,成本/進度預測和財務影響進行(概要地)評估和歸檔。概念決策評審點(CDCP)是概念階段的終點。

2、計劃階段

計劃階段的目的是將產品包/解決方案業務計劃擴展成詳細的產品包定義,啓動對開發方法的正式規劃,包括完整的產品定義、開發與製造方法、銷售與營銷計劃、項目管理計劃、產品支持計劃、詳細的進度以及財務分析。

3、開發階段

包括產品設計、集成和驗證、製造工藝設計/實施、性能、技術或構建模塊和製造風險評估的各個方面。開發階段退出是開發階段的結束,退出的主要標準是成功進行TR5。

4、驗證階段

以成功完成內部測試和向製造發佈爲起點。包括進行硬件/軟件壓力測試,標準和規格的一致性測試,以及獲得專業認證。驗證階段退出的主要標準是成功進行TR6。

產品線IPMT批准通過可獲得性決策評審點(ADCP)或終止項目或重新確定方向。可獲得性決策評審是要保證產品包做好發佈的準備。

5、發佈階段

該階段是以決定繼續進入到產品包發佈和GA開始的。發佈階段包括達到量產的準備,填充管道和制定最終的盈虧計劃。一般可獲得性(GA)是指產品包可以大批量交付給H3C客戶的時間。

6、生命週期階段

生命週期階段在GA開始,包括產品生命週期內對產品包營銷/銷售,生產及服務的監控。在生命週期階段會出現:停止生產(EOM)檢查點,停止銷售(EOS)檢查點,停止服務與支持(EOL)檢查點。當所有與停止服務及支持相關的活動都完成時,生命週期階段就結束了。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