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这个图标就是我啊,你点它就能和我微信了…

目不识丁的妈妈终于也能赶上互联网时代潮流,用微信学会了发语音给我了,虽然她还不会用语言聊天、视频聊天给我...

80、90后一代的父母大多是50、60后,如今已知天命、花甲之年。他们大多没读书或读得少,不识字自然不会电子产品,所以用的手机多是老人机,当然我说的大多是城乡镇的广大农民叔叔阿姨啦!




而微信其简单粗暴的操作方法广受全民欢迎,别说父母辈,但凡有点点墨水的爷爷奶奶辈也都拥有自己的微信号,别提多拉风了。全民微信时代的到来给更多家庭沟通交流方式带来了实质性的变化呢!

早前,看到身边很多朋友都用上微信与父母聊天、视频、语音时,我就很想如果我和妈妈这样那该多好,只是妈妈连小学都没上,不识字不会写自己的名字不会看所以有关字的任何东西..(想到这些心里就有点酸酸的心疼)!

每次回家都产生了给她买一台触摸手机(她一直用着老人机,只会接听那种),直到这次端午节我下定决心教会她用。

趁着三天假期回家把小心意完成了,早在一个月前就寻思着回家了,回家过程有点小曲折,但依然没有影响到我回家的喜悦。

回到家的第二天和妈妈去看望了外公,回到家附近就带她去镇上看手机,已经下午四五点了,因为需要办理流量、下载一些经典老歌诸如此类的琐事搞了一个小时,我在和店长沟通,妈妈则在旁边一侧坐着等我,也有一个小时左右了,她趁我没留意她就趴着柜台眯着眼睛,(一身疲倦的样子让我很是心疼)。

发现很多活泼开朗的性格大多是外向的孤独患者,我也一样!这种性格的人大多在一座城市住久了就不会轻易离开。广州是一座包容性强、机会多、机遇常在的城市,现在我习惯也喜欢上这里。因为我要很努力工作,才能让家人让自己过上好一点的生活。

自高中寄校读书后时常离开家,妈妈都会送我出去坐车,每当这个时候我就会产生一种很逃避现实的想法,“什么都不想要了,只想留在家里陪着妈妈。”

买好手机回到家,想尽办法让她快点学会打电话接电话、听歌、上微信,打电话只能存上爸爸、哥哥、我还有婶的,之前的老人机我是按照字母开头并多次叮咛她第一个是爸爸、第二个是哥哥...以此类推!

而这次不能用这个方法了,因为手机系统自带两栏其他选项,无法按照第几第几来定哪位。妈妈是知道我们生肖属性的,我就按照我们的生肖属性排下去,蛇、猪、羊、鸡...分别代表某某某,并且都是动物的图像,她倒是认识也看到出,想起来这行为也甚是可爱。

触屏版的音乐播放器比老人机的复杂很多,让我担心她找不到,毕竟妈妈工作的时候可以听听歌,这是她很重要的娱乐方式之一。我只设置了微信、音乐、通讯录三栏在一个页面,也把其他能卸掉的软件卸载了,她又不会关程序,后台估计一直运行中。(又是逼死我这个强迫症的了)……

微信这个东西,我是这样和她说的:“微信就行打电话一样,可以和我聊电话,我在广州您在家,我们可以在手机上看到对方,还可以看视频、听语音、发语音。”

她不知道微信是什么、视频是什么、语音是什么、更不知道为什么这么神奇远程可以看到对方。(估计,妈妈脑袋里浮现出有十万个为什么了吧)!

我用很通俗易懂的方式统统和她讲了好几遍,光说不练没用,一实践起来还真的没学会。这时候我想起小时候妈妈一遍又一遍教我做事,从不会做到做得比妈妈还优秀,全靠妈妈的耐心教导。

“最左边是微信,绿色的,中间蓝色听歌的,右边有个电话的标志就是打电话给我们的。滑向绿色(健康)就是通电话,滑向红色(警告、血的颜色)就是挂电话......”

教了她一个晚上似乎她大概有了点框架,因为第二天我就要离开家了,爸爸识点字但看不清,也是拙手拙脚的,看着也会让人干着急的。

我把她拉进一个村里妇女联盟群,教她点语音、讲语音、看图片、小视频,听到手机里能发出平日里只能通过面谈才能听到的声音她感觉到很奇妙。我说,您也可以讲话的,她有些紧张,刚帮她按着她一时慌张无措不知说什么,我便安慰引导,什么都可以说的,回她们的问题,提出问题、问好都行……

她像个孩子一样沉浸在微信语音聊天的世界里,犹如以前没有手机的年代,拥有了属于一台自己的MP3一样,如果你体会不到这种快乐说明你的童年是快乐的呢!

果然,第二天离开家我发了很多个语音、很多张图片、很多次语音通话,妈妈都没有回应我,(我知道她肯定又忘记怎么接了,哈哈哈)...

几天过去了,收到妈妈发来的语音、语音通话、视频聊天,估计是在她和老爸的各种尝试研究下,学会了?!不管怎样,现在和妈妈经常发语音,偶尔听到老爸在旁絮叨絮叨着家常,这种感觉真的很温暖、很安心,工作累了生活苦了和父母聊聊天,心情就会好起来了,就是那种很朴实的幸福感。

妈妈丫--我今生最疼爱人儿啊,愿您百岁无忧、健康平安!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