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我離職了

終於可以敞開說這件事情了,年後的這一個月,我徹底停更了,並不是偷懶了,而是我要找工作。大家也都知道18年的寒冬,很多大廠開始裁員,所以我要更加認真的學習,畢竟跟大廠出來的相比,自己沒有什麼優勢。

現在工作這件事情終於塵埃落定,我也可以繼續更文了。

至於我爲什麼要找工作呢?主要原因有二:

1.因爲錢。我們並不是老一輩的人,認爲公司就是自己的全部,自己要把時間完全投入工作。我們95後(其實我是94的,但是覺得思想觀念更接近於95後)認爲工作就是工作,生活就是生活,不要談什麼理想,光畫大餅有什麼用。而工作的唯一目的就只是錢。我們並不是爲了多高的理想來工作的,我們都只是凡夫俗子,只是想要自己過得更好點,想要父母有事的時候自己可以幫忙,想要實現奶茶自由,車釐子自由。(不得不說,車釐子真貴,竟然要100多一斤)

2.因爲平臺。老實說,現在這家公司(因爲離職有交接工作,所以我還沒真正的離開原來的公司,但其實也差不多了)也還可以,就是屬於高不高,低不低的狀態,他也不是那種初創的公司,就幾十人,但也不是那種大廠。他是做新零售的,emmm,不能透露太多了,現在的確新零售已經成爲電商爭奪的第二戰場了。畢竟電商行業的線上可以做爛了,線下還是很大的一塊蛋糕。整個工作環境還是比較舒適的,生活環境也比較好,同事,領導都還行,很適合剛畢業的人。但是我現在已經工作接近兩年了,還是期望多去更大的平臺,想趁着年輕,多多嘗試一下不同的工作氛圍。之前有看過一則報告,說95後的平均跳槽時間爲9個月,很多“老人”都說我們沉不下心來,其實我們很清楚的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不要在錯誤的事情上面越走越遠,要做到及時止損,亡羊補牢。

有了離職的想法,我就開始了幾次面試。因爲還在職的原因,所以沒有像之前找實習的一樣海投簡歷,一天可以兩場面試,而是有選擇的投遞簡歷,有所取捨。通過這次跳槽的經歷,我總結了兩點經驗:

1.千萬千萬不要深究業務代碼,除非你想在這家公司幹一輩子。我沒找工作之前,覺得自己對現在公司的項目很瞭解,可以對我找工作有一定的幫助。結果面試官要通過那短短的一個小時就對我兩年的工作有一個清晰的把握,還能通過業務邏輯考察我是不是真的清楚,這一點真的很難。而且很少的機率能做到兩家公司的主營業務是高重合的。去了新的公司,原來的業務邏輯就完全沒用了。

2.一定要多投資自己。無論是工作,還是生活。工作上就好好理解我們平時使用的框架,不要只停留在使用方面,這樣真的很low。生活上就開心點,多運動(劃重點,不然真的可以完成一年胖10斤的目標的,emmmm,不要問我咋知道的)。

至於面試會提問啥問題,就是接下來的更文系列的。哈哈哈,趕緊誇我,面試的時候,我就在想,這個不錯,記下來,要更文,咦咦咦,那個也不錯,也記下來。面試完,趕緊拿本子記下問題,就是爲了更文的時候提供素材。真是個小機靈鬼。

好了好了,坐等明天的更文吧。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