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气质,顺势而教——《气质论》读后感

文/曹红格

《气质论》,本书作者是美国医学博士斯泰拉·切斯与亚历山大·托马斯,由谭碧云翻译。

本书涵盖了了解气质的临床访谈和拟合优度在气质上的概念,还有父母指引,父母与儿童教育,学生行为表现,儿科实践,护理实践,儿童、青少年与成人心理治疗,生理学研究,文化影响,以及其他一些内容。

初读这本书,陌生的概念与理论,让我感觉有些艰涩。慢慢读下来,对气质有了朦胧的理解。尤其是第15章《气质与学校教育》中的两个案例,引起了我的思考。

案例一

卡尔,典型的棘手气质,无论是第一次洗盆浴,第一次进食固体食物,还是第一个生日派对等等,每一次新的体验都激起他的抗拒与排斥,表现为高声持续的哭闹。

卡尔发脾气的时候,他的父亲,总是非常耐心和冷静地对待。父亲的正确处理,使卡尔的问题行为一年比一年减少,除了面对完全陌生的新环境时卡尔还会偶尔冲动之外,在他身上已经看不到棘手气质的影子了。

在他初入大学时,出现了极度的不适应,给切斯打电话预约,讨论他的问题。切斯知道他曾经是一个棘手的孩子,他有过在父亲、老师与朋友的支持下,逐步适应新要求的机会。他一直住在同一个社区,与自己的同学与朋友一道升学,新的课程也是循序渐进的引入的。进入大学后,情况完全不同了。他面临一系列的新处境——环境是新的,需要交新的朋友,学业的要求与往日不同。卡尔的气质特征决定了他不可能一下子适应这么多新的严苛的要求。

切斯向卡尔解释了他出现问题的根源,卡尔着手采取行动——暂时减少新课的数量。学年结束时,他已经过渡到了正常。后来再遇到意想不到的新环境时,他已经能自己处理了。

案例二

凯西,属于不活跃气质,她缓慢的肢体动作非常显眼。同学们讥笑她是“笨娃”,老师也建议她去读特殊的“智障班”。凯西的父母当面咨询了切斯。经过测试,切斯认为,凯西的表现不应该被人们称为“迟缓”,而应该成为“慎重” ,并且将研究报告提交给凯西的老师,建议她与凯西的父母对她保持耐心,并且在她经常成功完成某些任务与活动之后给予表扬。凯西的老师完全按照切斯的建议去实施。学年结束的时候,凯西的学习已经达到了该年级的水平。

这两个案例中的孩子,在旁人的眼中,可能都是不正常的孩子。一些不明情况的人可能会给孩子贴上“坏”的标签,甚至指责孩子父母“失之管教”。但是其实他们都是正常的儿童,只是气质个性不同。

儿童的气质是与生俱来的,很难改变的。了解了孩子的气质特征,认识到气质不同,孩子的行为风格也会不同,认识了解气质之间的差异,是教学与管理的基础。了解了孩子的气质个性,老师的态度与孩子的行为达成拟合优度,孩子就会走上健康的成长之路。

等孩子大些了,告诉其自身存在的问题,他们就会像案例中的卡尔一样,会试着改变自己,从而变得更优秀。

这本书还让我明白了与家长沟通时,了解孩子要具体详细地了解孩子在家中的日常行为,以及一些偶然出现的特殊行为。从而向孩子父母提出建议——父母改变行为与态度,减轻孩子承受过大和有害的压力。

了解气质理论,对不同气质的儿童,采取不同的策略,顺势而教,会让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更有效果。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