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程同步命令-rsync

作用和介紹:
rsync 是一個遠程數據同步工具,可通過LAN/WAN快速同步多臺主機間的文件。rsync使用所謂的“rsync算法”來使本地和遠程兩個主機之間的文件達到同步,這個算法只傳送兩個文件的不同部分,而不是每次都整份傳送,因此速度相當快。

  • rsync功能:
    作爲命令,實現本地-遠程文件同步
    作爲服務,實現本地-遠程文件同步
  • rsync特點:
    可以鏡像保存整個目錄樹和文件系統
    可以保留原有的權限(permission,mode),owner,group,時間(修改時間,modify time),軟硬鏈接,文件acl,文件屬性(attributes)信息等
    傳輸效率高,使用同步算法,只比較變化的
    支持匿名傳輸,方便網站鏡像;也可以做驗證,加強安全
  • rsync同類服務:
    sync 同步:刷新文件系統緩存,強制將修改過的數據塊寫入磁盤,並且更新超級塊。
    async 異步:將數據先放到緩衝區,再週期性(一般是30s)的去同步到磁盤。
    rsync 遠程同步:remote synchronous

    rsync格式

    rsync [OPTION] … SRC   DEST
    rsync [OPTION] … SRC   [user@]host:DEST
    rsync [OPTION] … [user@]host:SRC   DEST
    rsync [OPTION] … SRC   [user@]host::DEST
    rsync [OPTION] … [user@]host::SRC   DEST

rsync常用選項

-a 包含-rtplgoD
-r 同步目錄時要加上,類似cp時的-r選項
-v 同步時顯示一些信息,讓我們知道同步的過程
-l 保留軟連接
-L 加上該選項後,同步軟鏈接時會把源文件給同步
-p 保持文件的權限屬性
-o 保持文件的屬主
-g 保持文件的屬組
-D 保持設備文件信息
-t 保持文件的時間屬性
--delete 刪除DEST中SRC沒有的文件
--exclude 過濾指定文件,如--exclude “logs”會把文件名包含logs的文件或者目錄過濾掉,不同步
-P 顯示同步過程,比如速率,比-v更加詳細
-u 加上該選項後,如果DEST中的文件比SRC新,則不同步
-z 傳輸時壓縮

實例操作

// 本地同步:
    rsync -av /etc/passwd /tmp/1.txt
// 遠程同步: 
    rsync -av /tmp/1.txt 192.168.36.131:/tmp/2.txt 

rsync通過ssh方式同步

// 推送文件
// 方式1:
rsync /etc/passwd 192.168.36.131:/tmp/cc.txt
// 方式2:
rsync -av /etc/passwd 192.168.36.131:/tmp/cc.txt

// 拉取文件:
rsync -av /etc/passwd 192.168.36.131:/tmp/cc.txt
rsync -avP 192.168.36.131:/tmp/cc.txt /tmp/123.txt

// 指定端口
rsync -avp -e "ssh -p 22" /etc/passwd 192.168.36.131:/tmp/cc.txt

rsync 通過服務的方式同步

  • 配置:
    1.編輯配置文件/etc/rsyncd.conf
    2.啓動服務rsync --daemon
    3.格式:rsync -av test1/ [email protected]::test/
  • 配置樣例:
    port=873
    log file=/var/log/rsync.log
    pid file=/var/run/rsyncd.pid
    address=192.168.36.130
    [test]
    path=/tmp/rsync
    use chroot=true
    max connections=4
    read only=no
    list=true
    uid=root
    gid=root
    auth users=test
    secrets file=/etc/rsyncd.passwd
    hosts allow=192.168.36.131 (多個ip以空格隔開,也可以寫ip段:192.168.36.0/24)
  • rsyncd.conf配置文件詳解
    port:指定在哪個端口啓動rsyncd服務,默認是873端口。
    log file:指定日誌文件。
    pid file:指定pid文件,這個文件的作用涉及服務的啓動、停止等進程管理操作。
    address:指定啓動rsyncd服務的IP。假如你的機器有多個IP,就可以指定由其中一個啓動rsyncd服務,如果不指定該參數,默認是在全部IP上啓動。
    []:指定模塊名,裏面內容自定義。
    path:指定數據存放的路徑。
    use chroot true|false:表示在傳輸文件前首先chroot到path參數所指定的目錄下。這樣做的原因是實現額外的安全防護,但缺點是需要以roots權限,並且不能備份指向外部的符號連接所指向的目錄文件。默認情況下chroot值爲true,如果你的數據當中有軟連接文件,阿銘建議你設置成false。
    max connections:指定最大的連接數,默認是0,即沒有限制。
    read only ture|false:如果爲true,則不能上傳到該模塊指定的路徑下。
    list:表示當用戶查詢該服務器上的可用模塊時,該模塊是否被列出,設定爲true則列出,false則隱藏。
    uid/gid:指定傳輸文件時以哪個用戶/組的身份傳輸。
    auth users:指定傳輸時要使用的用戶名。
    secrets file:指定密碼文件,該參數連同上面的參數如果不指定,則不使用密碼驗證。注意該密碼文件的權限一定要是600。格式:用戶名:密碼
    hosts allow:表示被允許連接該模塊的主機,可以是IP或者網段,如果是多個,中間用空格隔開。 
    當設置了auth users和secrets file後,客戶端連服務端也需要用用戶名密碼了,若想在命令行中帶上密碼,可以設定一個密碼文件
    rsync -avL [email protected]::test/test1/  /tmp/test8/ --password-file=/etc/pass 
    其中/etc/pass內容就是一個密碼,權限要改爲600
  • 自定義操作
    //把端口改了之後需要使用--port 指定端口
    netstat -tlunp
    //【客服端】配置密碼文件可不用輸入密碼
    rsync -avp /tmp/test --port=8730 --password-file=/etc/rsync_pass.txt [email protected]::test/
    cat /etc/rsync_pass.txt
    a123456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