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監管下 協議支付會是互金平臺救命稻草?(協議支付是代扣協議的升級版)

近期,第三方支付的快捷支付、代扣代付渠道驟然收緊,導致多個行業不同程度受到影響,互金受到的衝擊最爲直接明顯。

尤其是消費金融和P2P網貸行業,因爲對監管尺度的負面預期,情緒上的恐慌大於對業務的實際影響。

第三方支付再出重磅文件 銀行直連“一刀切”

據南方都市報報道,3月20日網聯剛剛下發了“42號文”,督促第三方支付機構接入網聯渠道。文件同時要求6月30日前,所有第三方支付機構與銀行的直連都將被切斷,之後銀行不會再單獨直接爲第三方支付機構提供代扣通道。

而在此之前,3月19日,農業銀行停止P2P、消費金融等支付通道的新聞在行業裏掀起了軒然大波。

麻袋理財研究院認爲,此次事件並不是特地針對P2P、消費金融的,而是“42號文”要求全國所有非銀行支付機構網絡支付業務調整的影響。

事實上,停止代收接口的不止農業銀行一家,包括招商銀行、民生銀行、華夏銀行也關停了對P2P的支付端口。

這次銀行支付端口關停,首當其衝受影響的是互聯網金融公司,多家P2P公司及消費金融公司發佈公告提醒用戶更換銀行卡。被關停的支付端口主要是快捷支付和代扣。包括長銀消費金融、長銀五八消費金融在內的持牌系,即有分期、即分期等互金公司的農行代扣通道都被關閉。

互金行業慘遭“降維攻擊”

對互金行業來說,自身能影響和掌控的只有借貸關係中的資金和資產兩端,中間的支付通道完全受制於人。

消息面看似錯綜複雜,其實歸結起來就是,資金和資產中間的支付通道被狠狠卡住!

毫無疑問,這次銀行突然關停代扣及快捷支付接口對互金行業的衝擊是巨大的,簡直可以說是“降維攻擊”。

目前,線上的支付方式主要有三種:網關支付、快捷支付、代扣。

網關支付中第三方支付平臺只起到跳轉作用,跳轉至銀行網銀支付頁面,用戶通過網銀完成支付;快捷支付過程中用戶只需要輸入第三方支付平臺的支付密碼即可交易;代扣則是在不需要用戶進行任何操作的情況下第三方支付公司直接從用戶銀行卡中扣除費用。我們常說的無卡支付,就是這後兩者。

被應用最廣泛的就是快捷支付和代扣,而銀行關停的接口剛好就是這兩個。

可以從兩方面看這次快捷支付和代扣關停對互金行業的影響:

理財端影響可以接受

P2P平臺投資者充值、購買產品最方便的就是快捷支付,否則就只能跳轉到網銀支付或換用其他銀行卡。操作繁瑣導致用戶體驗變差,會有一定用戶流失,對平臺總投資金額有影響。

不過,由於快捷支付限額很低(多在萬元左右),大額充值本來就要網銀支付,所以對用戶和平臺來說,沒有了快捷支付也可接受。

即使通過其他方式恢復了快捷支付,限額會進一步降低。42號文中提到,“商業銀行可對網聯平臺在生產測試環節中轉發的交易設置金額上限。”也就是說,支付額度可能將被調低。

截至4月2日,部分P2P平臺的農業銀行快捷支付通道已經恢復,確實限額進一步下降,單筆單日僅1萬元。

而且短期內快捷支付通道的稀缺,必然導致通道價格的上漲,增加平臺提供快捷支付服務的成本。

借款端被直擊要害

因爲部分借款人主動還款意願低,消費金融公司等借款平臺高度依賴第三方支付的代扣業務,直接從借款人銀行卡扣款。

代扣業務中斷,借款平臺的日子就不好過了,帶來的結果就是短期內逾期率上升、催收成本走高、客戶投訴增加。

例如這次農行關閉代扣通道,所有農行卡借款人的錢都沒法扣了,需要借款平臺一一聯繫這些借款人主動還款或者更換銀行卡。培養用戶主動還款的習慣是非常艱難的,更會導致很多借款人“被逾期”,增加客戶投訴甚至糾紛。

代扣只能通過第三方支付實現。2017年5月,中國人民銀行辦公廳內部發布了《關於加強小額支付系統集中代收付業務管理有關事項的通知》,規定嚴禁向公用事業類和公益類以外機構提供代收付服務。銀行不能爲借款平臺等提供代扣服務。

噩夢纔剛剛開始,“42文”中對第三方支付代扣業務的一刀切大限是6月30日。

隨着代扣通道的逐漸關停,此後借款平臺只能求着借款人主動還款?

出路:協議支付取代代扣

代扣的巨大市場需求要找出路。據南方都市報報道,已經有第三方支付公司推出“協議支付”取代代扣業務。

“協議支付”是代扣的升級版,這兩者有什麼區別呢?

根據央行2017年底印發的281號《關於規範支付創新業務通知》精神,代扣的流程是:在用戶授權後,第三方支付機構通過用戶的四要素(姓名、身份證號、銀行卡號、銀行預留手機號)及相關交易信息,將用戶銀行卡中的錢划走。授權方式,常用的方式是一紙代扣協議。問題在於,傳統的代扣業務,常常不需要協議也可以操作。

而“協議支付”與代扣最大的區別是,在代扣之前用戶需要自己完成綁卡操作,以綁卡代替代扣協議。

流程是這樣的:用戶向商戶提供自己的四要素,並填寫銀行返回的驗證碼。完成綁卡後,第三方支付機構纔有權利通過網聯將用戶在銀行卡中的錢划走。

可見,協議支付解決了傳統代扣業務中授權漏洞,成爲合規的代扣方式。

隨着接入網聯的第三方支付公司數量增加,協議支付可操作性強,快速落地的可能性很高。據北京商報報道,已有105家第三方支付公司接入了網聯。

互金行業的應對策略

“42號文”不是針對P2P行業,而是全國所有非銀行支付機構網絡支付業務的一次調整,切斷第三方支付機構與銀行的直連也並非是對業務的叫停。第三方支付只要接入網聯,快捷支付、代扣業務有合規的替代方式。

對於互金平臺來說,快捷支付沒有被一刀切,理財端的影響是暫時且有限的。在少數銀行取消快捷支付的情況下,用戶更換銀行卡或進行網銀支付,雖有體驗上的損失,但尚可接受。但快捷支付的成本將會上升。

而代扣業務被叫停,則對借款端有致命影響,導致逾期率上升、催收成本走高、客戶投訴增加。改變借款人還款習慣是非常艱難的,短期內平臺建議借款人換卡或者私下轉賬還款也許可以應急,但不是最終的解決方式。少數第三方支付提出的將代扣商戶僞裝成合法類型的“方案”更是掘地自焚。儘快用“協議支付”取代代扣通道纔是解決辦法。

不過,“協議支付”還沒落地之前,平臺是痛苦的。鉅額存量借款人的通知、綁卡,對平臺、借款人都是很大的成本。這也許是爲長期以來互聯網金融、第三方支付在灰色地帶形成畸形生態付出的代價。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