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了家紡巨頭的夢想,SAP 用雲拼出了一個「9周奇蹟」

爲了家紡巨頭的夢想,SAP 用雲拼出了一個「9周奇蹟」
本文作者:IT時報記者郝俊慧

從中國最大的家紡市場江蘇省南通市疊石橋國際家紡城出發,沿溫州東路向西開,大大小小的招牌不停從車窗外閃過,快遞公司、包子鋪、超市……當然,最多的還是家紡公司,但大多是隻有兩到三層的低層建築,這讓遠處一棟11樓樓層上的五個字格外引人注目——新世嘉家紡。

爲了家紡巨頭的夢想,SAP 用雲拼出了一個「9周奇蹟」

10分鐘,4公里,這便是新世嘉與家紡界「宇宙中心」——疊石橋國際家紡城的距離,這條路,吳永惠走了15年。然而,生於斯長於斯的他,從幼年與媽媽一起在昏暗的燈光下踩縫紉機開始,命運便與這片中國最早的紡織工業發源地綁在了一起,如今,身爲新世嘉家紡集團(以下簡稱新世嘉)董事長的吳永惠,更是以前瞻的眼光、大膽的創新,在這片土地上成爲中國紡織業進入工業4.0的先行者。

“讓中國的家紡工廠打響綠色環保、智能製造的招牌,讓中國的家紡工人體面地工作,和企業一起享受經濟增長的紅利,讓中國的家紡產品滿足更多國際市場的需求,”今年8月,新世嘉在江蘇省海安市將落成全新的織造、印染、裁剪、縫紉等一體化的家紡製造工廠,而全自動化的生產線、全數據化的 SAP 雲端企業管理系統,是吳永惠「夢想」實現的數字引擎。

爲了家紡巨頭的夢想,SAP 用雲拼出了一個「9周奇蹟」

1
9周完成實施的「奇蹟」

3月5日,在這座11層新世嘉大樓的5樓車間裏,爲美國沃爾瑪超市生產的四件套牀上用品正在緊張地生產中。車間裏聽不到喧囂的機器聲和人聲,頭頂上一條條半成品的布料吊掛在軌道上,如流水般在近百米的生產線上流動。每隔數米,便有一名女工將掛在吊架上的布料拿下來,完成自己的工作後,又將其掛上吊架。吊架繼續向前滑動着,大約3分鐘後,經過掛片、牀笠做角、拉鬆緊、整理四道工序,一條牀笠疊得整整齊齊,放在包裝臺上。

爲了家紡巨頭的夢想,SAP 用雲拼出了一個「9周奇蹟」
車間女工正在爲牀笠拉鬆緊

車間的另一頭,一臺佔地面積約30平方米的車牀也在吞吐着:一大卷花色棉布被送入車牀「口中」,一分鐘後,兩個一組的枕套疊得整整齊齊從車牀尾部被「吐」了出來,除了兩個看守機器的工人,整個生產過程均不需人動手。

這裏是新世嘉的家紡車間,也是南通市示範智能車間(家紡全流程智能生產車間),2015年12月,新世嘉獲得了這個榮譽,這套自動吊掛系統也是全南通市引入的第一套同類系統,如今已更新至第六代,那臺德國製造的自動「枕套機」,更是2013年第一次通過新世嘉進入中國。

爲了家紡巨頭的夢想,SAP 用雲拼出了一個「9周奇蹟」

從車間出來下樓,一樓是公司管理部門所在地,秦巍打開電腦,點擊桌面上的 SAP 圖標, 除了剛纔看到的生產數據,這批訂單的交付時間、物料和輔料的庫存情況、供應商是否需要補貨等等信息清晰在列。

秦巍是新世嘉集團 IT 總監,三個多月前,他剛剛完成一項被稱爲「奇蹟」的工作,9周之內上線 SAP S/4HANA Cloud 系統,原有的 MES 數據和 SAP S/4HANA Cloud 生產工單數據也在同步。這個速度在以往實施週期通常在6-12個月的 IT 行業看來,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奇蹟」是怎麼發生的?

2
老闆的夢想

在「智慧駕駛艙」裏掌舵未來

吳永惠今年要開兩個廠。第一個在南通市下轄的海安市,佔地25萬平方米,預計今年8月投產,另一個在美國東海岸新澤西,廠房已經找好,正在批合規手續。對於這兩個新工廠,他的要求很明確:數字智能化。

新世嘉是全國地區最大的外貿家紡出口廠家之一,產品遠銷美國、加拿大、歐洲各國、中東等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沃爾瑪、梅西百貨、Target 等等都是它的客戶。作爲南通家紡企業翹楚,吳永惠很清楚,隨着中國製造業進入轉型升級階段,只有堅持創新驅動、綠色發展,才能讓新世嘉在世界工廠的競爭中繼續保持領先地位,而在一個「智慧駕駛艙」裏掌舵未來工廠,是他最大的夢想。

夢想一:從手工縫紉機到全自動「綠色工廠」

對技術的熱愛,流淌在吳永惠血液中,而這種信仰,是這片中國現代紡織工業發源地在他基因中打下的深深烙印。

吳永惠是土生土長的南通人。

在中國輕工業近代史上,南通有着舉足輕重的地位。1895年,洋務派、清末狀元張謇在南通唐家閘建成一座擁有20,400枚紗錠的近代化紗廠——大生紗廠,從此一家一戶手工作坊式的紡紗織布逐步被現代工業的機器大生產所代替。彼時,大生碼頭「車水馬龍,舟楫如雲」,南通也逐漸成爲中國重要的紡織基地和家紡類商品的主要集散地,尤其是南通縣(現在通州區)和海門縣交界處——疊石橋,經過數十年的發展,刺繡、枕頭、被罩等家紡商品市場發展逐漸成熟。

吳永惠的童年是和縫紉機一起度過的。20世紀80年代中期,疊石橋家紡市場氣候漸成,勤勞的南通人不再將目光僅限於江蘇,而是通過「10萬銷售大軍」將南通的輕紡產品推銷至全國,吳永惠的父親便是「十萬大軍」中的一員,向西北、新疆一帶的商店推銷枕套,一出門便是一個多月。

留守在家裏的母親任務是枕套加工。每天早上,她從家紡市場批發一匹布料(約33米)回來,然後按10米一段一段裁開,一部分送到繡孃家裏,一部分留着自己做,10米布料正好可以做10對枕套。晚上放學回家的吳永惠,總是讓忙碌一天的母親休息一會,而他則開始在那臺蝴蝶牌縫紉機上蹬踩。從小愛動手的他,甚至把家裏的縫紉機拆開又重新裝上,竟然沒多出零件。

20世紀80年代中期,天生「不安分」的心,與噴涌而來的改革浪潮一起,將吳永惠「推」出了校門,卻又讓他不墨守陳規,恪守「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的金科玉律,儘管生意幾經起伏,卻始終靠着先進的技術,先人一步,重回潮頭。

爲了家紡巨頭的夢想,SAP 用雲拼出了一個「9周奇蹟」
新世嘉家紡集團董事長吳永惠

從小時候對縫紉機的興趣開始,吳永惠一直對用現代技術改造紡織工藝情有獨鍾。20世紀90年代中期闖東北時,他便將一臺絎被子的絎縫機改造成牀墊絎縫機,每天自己手動絎50條牀墊。後來回到南通,更是自學了 CAD 等各種軟件,電腦製版、機器繡花,這些專業活都難不倒吳永惠。

2000年開始向歐洲出口繡花水洗被時,爲了避免出現「漏繡」,他親自上陣研究製版,顏色如何安排順序纔會沒有線頭?起針要怎樣跳纔會顯得更圓潤?「手藝人」吳永惠一頭扎入紡織機械的技術改造中。

2004年,吳永惠成立新公司——新世嘉,並在現址上蓋起了新車間,進入新廠房的每臺設備,都是他一手挑選,甚至和廠商一起修改圖紙,爲新世嘉量身定製的。2014年,吳永惠更是拿出300多萬歐元與德國 TEXPA、加拿大 AUTOMATIC 等公司開展合作,研發引進全自動家紡生產設備,開啓了公司生產自動化之路。

即將在8月交付的海安新工廠,印染、織造、生產、裝箱都將自動化,在老廠房看到的人工縫紉機也都將消失,而且作爲一家有着印染業務的企業,新工廠污水指標是「零排放」,這將是一家徹徹底底的「綠色」智慧工廠。

夢想二:讓所有人體面地工作
之所以一門心思撲在設備技術改造上,一方面源自吳永惠對新鮮事物、高科技產品那與生俱來的好奇,另一方面則是童年媽媽在昏暗燈光下蹬踩縫紉機的身影,讓他對在家紡業這種勞動密集性工業中辛勤勞作的工人,充滿天然的同情。

2015年,家紡全流程智能生產車間建成,林潔(化名)覺得自己一下輕鬆了。在沒有吊掛系統之前,林潔要不停地按10條一紮從車間管理員那裏領料,做好牀單、布料、被子,圍着縫紉機工位堆放在地上,夏天一到,身上全是痱子,加上要不停地將棉料搬來搬去,一天下來,胳膊好像不是自己的,擡都擡不起來。

自動吊掛系統上線後,林潔只需坐在工位上,等着面料從前一道工序轉過來,做好後,它便晃晃悠悠自動轉向下道工序,每天上班時間還是9個小時,但完成的工作量卻多了三分之一,林潔的收入也比以往提高了15%。

爲了家紡巨頭的夢想,SAP 用雲拼出了一個「9周奇蹟」

吊掛設備上的計件器

“我就是想通過不斷的技改,讓工人幹活越來越省力,錢越賺越多,幸福指數越漲越高。”2017年初,新世嘉啓動了海安新工廠的建設,吳永惠在對未來的規劃中,首要一條便是全自動化,“一定要讓工人幹得更加輕鬆,讓工人們也能有雙休。”

「體面的工作和經濟增長」,是聯合國17個可持續發展目標之一,在聯合國看來,持續缺乏體面的就業機會以及投資和消費不足,會侵蝕最基本的社會契約,即「進步所得,人人有份」,因此,要想實現可持續的經濟發展,社會各界需創造條件爲人們帶來高質量的工作,讓他們能夠體面的工作。

林潔覺得,自己現在的工作,是體面的。

但吳永惠覺得還不夠,他清楚地知道,讓所有人都享有充分的生產就業和體面工作,只有靠先進的生產設備和現代化的管理,通過多樣化經營、技術升級和創新,重點發展高附加值和勞動密集型行業,才能實現更高水平的經濟生產力。在他看來,未來的工廠中,傳統的縫紉工、搬運工這些低附加值的工種都應該被機器替代,所有的流程都應該被數據化,並通過信息化系統爲管理者決策提供支撐,“並不是我們刻意在淘汰這些工種,而是我們的下一代已經沒有人願意做這些事了。”

出生於20世紀90年代,甚至本世紀初的中國新一代,知識結構和對世界的認知已經與父輩完全不同,他們不再甘於做單純的體力勞動者,更希望將自己的成長與時代的進步綁在一起。

中國勞動力市場發生的新變化,與吳永惠的設想不謀而合,機器沒有替代人,它只是打開了一個新的世界,一個由工業化、數據化組成的未來智慧企業。

3
老闆的「化學課」

與「雲端」SAP 的化學反應

2017年底開始,爲了實現自己對智慧工廠的構想,吳永惠將主要精力投入海安新工廠的智能製造建設以及信息化系統建設上,此時,他遇到了 SAP。當「極客老闆」和世界頂尖管理軟件公司相遇時,對技術極致的追求,讓新世嘉企業管理項目產生了不同尋常的化學反應。

無人投訴的項目
一切都剛剛好。

對高科技天然沒有「免疫力」的吳永惠與 IT 結緣甚早。20世紀90年代中期,他在黑龍江創業期間,便自己「攢」了一臺兼容機,並用起了當時時髦的單機版進銷存軟件「管家婆」,“當時,很多大學生都不會用電腦。”談起自己的第一臺電腦,吳永惠仍覺得十分得意。

2000年以後,吳永惠的企業逐漸走上規模化道路,到2004年新世嘉成立,更是成爲當時南通少有的信息化軟硬件都相對完備的家紡工廠。2013年之後,隨着自動化設備的加入,MES(製造企業執行系統)系統率先上線,通過 MES,每個工人每天完成的工作量、耗費的工時、用料都清清楚楚,生產效率大幅提升。

爲了家紡巨頭的夢想,SAP 用雲拼出了一個「9周奇蹟」

自動車間的吊掛系統

然而,新的煩惱又出現了。對於訂單型出口製造業而言,如何根據訂單準確安排生產資源,儘可能降低庫存,仍是最大挑戰。每週五下午四點後,新世嘉10樓產銷協調辦公室便會成爲整個樓層動靜最大的地方,一週一次的「產銷協調會」上,計劃、產品開發、車間主任等幾個部門的老大,常常爭得面紅耳赤,“下週就要交貨了,原料爲什麼還沒到?”“幹了兩天才發現輔料少一半!”“不是說貨早就到了嗎?怎麼沒找到?”

近幾年,隨着中國人口紅利的降低,家紡企業的出口毛利不斷下降,因此接到訂單後,工廠的管理者必須明確知道,這一單有多少盈利空間?庫存是否能滿足生產?生產中,諸如機器折舊、材料成本、水電煤等間接費用,又該如何快速計入生產成本?單單依靠原有的財務軟件,這些問題都無法回答。

“我們要建立完善的生產體系、成本可控,縮短內部價值鏈。怎麼做?一定要通過科學的管理。”早先年,新世嘉用過一套國產 ERP,但這套系統擅長財務管理,對於生產資源管理、生產線製造執行系統的數據整合、遠程移動管理等等新需求,便有些力不從心。

爲了家紡巨頭的夢想,SAP 用雲拼出了一個「9周奇蹟」
德國進口的自動枕套機

在向多名行內朋友諮詢後,吳永惠親自打通了 SAP 的電話,這家全球卓越的企業管理軟件廠商良好的口碑和德國人嚴謹的工作作風,早在幾年前去歐洲考察時,便給他留下了深深的印象。

SAP 沒有讓他失望。

“到現在爲止,沒有人來找我投訴。”從2018年7月選型,到10月 SAP S/4HANA Cloud 上線,僅僅用了9周的時間,新世嘉便成功實施了 SAP 雲系統,上線三個多月來,沒有一個部門因爲系統問題過來找吳永惠投訴,而原先喧鬧的「產銷協調會」更是變得和風細雨,大家不再「拼嗓門」,而是直接打開電腦,讓系統說話,吳永惠對此非常滿意。

雲端 SAP:可以快所以快
奇蹟的發生總是有跡可循。

新世嘉年產值約在4億左右,產品以外銷爲主,內銷爲輔,業務結構相對標準化,是一家典型的中國家紡製造企業,屬於典型的中端市場。加上南通地處蘇中,IT 人才儲備相對較弱,因此,SAP 一開始便爲它選擇了雲產品 SAP S/4HANA Cloud。

“9周實施成功,並不是爲了快而快,而是因爲可以快。”懷思信息技術諮詢有限公司是此次新世嘉 ERP 項目的實施方,其 SAP 事業羣中心執行副總裁徐雲斌認爲,SAP S/4HANA Cloud 的「井形」架構和「最佳業務實踐」方案,是項目成功的關鍵。

所謂「井形」架構,是指系統可以支撐多維度的企業管理體系。傳統的企業管理軟件大多是樹狀的,公司總部、工廠、倉庫等實體部門自上而下,但企業實際管理中,往往還會建立一些虛擬關係,比如各個事業部、關聯公司,這種多渠道、多維度的管理模式,需要系統對所有數據設定不同標籤。這樣,無論數據索取者處於「井形」結構的任何一個位置,都可以迅速將所需數據從系統中抽離出來,形成適合每個公司特色的管理模式。

「最佳業務實踐方案」更是 SAP 的獨門祕籍。1972年成立之後,作爲全球老牌 ERP 廠商,SAP 爲全球425,000多家企業提供服務,世界500強中更是有80%公司都是它的客戶,47年間,SAP 積累了大量優秀企業先進的信息化項目經驗,並通過標準化的形式,將這些經驗根據細分領域在軟件中固化。如此一來,同行業的企業再進行信息系統改造時,不僅可以快速根據標準化產品進行部署,同時將頭部企業的管理精華「灌輸」到中小企業中,從而使整個項目實施更加敏捷。

秦巍則對 SAP 專家的服務讚不絕口。此次新世嘉項目採用的方式是雲端企業管理系統,是 SAP 2018年開始在中國大力推廣的新產品,對實施商而言也是比較新的產品。因此,新世嘉使用了 SAP 原廠服務部門 Digital Business Services 的 S/4HANA Cloud 價值保障服務包,在實施過程中,SAP 專家可以提供明確指導,而客戶則既享受了雲產品實施週期短的優勢,同時也規避了項目風險,保證了項目質量。

“S/4HANA Cloud 其實是在幫企業做一場革命。”作爲專業的企業系統實施專家,徐雲斌對此深有體會。

一起踏上「新長征之路」
這場「革命」已經邁出了×××長征第一步,而新長征路上,SAP 是最好的同行者。

目前新世嘉已完成實施的 SAP 雲項目主要聚焦於供應鏈,使用模塊包括SD(銷售分銷)、MM(採購庫存)、PP(生產模塊)、QM(質量監管)和 FICO(財務),可以實現銷售、採購、倉管、物料需求計劃、生產、管理和質檢到財務的集中管理,實現採購和生產計劃的總協調性。

在吳永惠設想中,這只是開始。

海安和美國新工廠的規劃,吳永惠完全按照工業4.0的標準做了設計,比如,他要求所有機牀上的馬達工況須實時可見,所有設備的數據接口也必須開放,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大量工業數據,比如家紡、織造、印染的 MES、倉儲 WMS 等生產系統都要與 SAP 雲系統做全程對接,同時,SAP 雲系統也必須能根據大數據提供相應的決策支持。爲此,吳永惠甚至果斷叫停了第二次選型時已進入實施階段的某系統,“因爲它根本做不到”。

反觀 SAP 的智慧企業解決方案,可以通過集合多種前沿科技,例如機器學習、區塊鏈、人工智能、物聯網等,實時瞭解企業各個環節的狀況。尤其當進入智能製造階段的企業,通過傳感器把企業的產成品、生產設備、交通運輸工具、消費者等所有相關環節連接在一起後,SAP 的雲可以將傳感器採集的數據,直接在雲端以大數據的方式進行運算和分析,這些強大功能都直擊吳永惠的「夢想」。

更重要的是,通過一期系統實施,吳永惠發現員工的「標準化」意識增強了,SAP 嚴謹的工作思路,也讓內部管理團隊受到了良好的「薰陶」,以軟件爲基礎,整個企業的效能得到極大提升,抗風險能力也隨之加強。這對準備加快國際化道路的新世嘉而言,尤爲重要。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