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家纺巨头的梦想,SAP 用云拼出了一个「9周奇迹」

为了家纺巨头的梦想,SAP 用云拼出了一个「9周奇迹」
本文作者:IT时报记者郝俊慧

从中国最大的家纺市场江苏省南通市叠石桥国际家纺城出发,沿温州东路向西开,大大小小的招牌不停从车窗外闪过,快递公司、包子铺、超市……当然,最多的还是家纺公司,但大多是只有两到三层的低层建筑,这让远处一栋11楼楼层上的五个字格外引人注目——新世嘉家纺。

为了家纺巨头的梦想,SAP 用云拼出了一个「9周奇迹」

10分钟,4公里,这便是新世嘉与家纺界「宇宙中心」——叠石桥国际家纺城的距离,这条路,吴永惠走了15年。然而,生于斯长于斯的他,从幼年与妈妈一起在昏暗的灯光下踩缝纫机开始,命运便与这片中国最早的纺织工业发源地绑在了一起,如今,身为新世嘉家纺集团(以下简称新世嘉)董事长的吴永惠,更是以前瞻的眼光、大胆的创新,在这片土地上成为中国纺织业进入工业4.0的先行者。

“让中国的家纺工厂打响绿色环保、智能制造的招牌,让中国的家纺工人体面地工作,和企业一起享受经济增长的红利,让中国的家纺产品满足更多国际市场的需求,”今年8月,新世嘉在江苏省海安市将落成全新的织造、印染、裁剪、缝纫等一体化的家纺制造工厂,而全自动化的生产线、全数据化的 SAP 云端企业管理系统,是吴永惠「梦想」实现的数字引擎。

为了家纺巨头的梦想,SAP 用云拼出了一个「9周奇迹」

1
9周完成实施的「奇迹」

3月5日,在这座11层新世嘉大楼的5楼车间里,为美国沃尔玛超市生产的四件套床上用品正在紧张地生产中。车间里听不到喧嚣的机器声和人声,头顶上一条条半成品的布料吊挂在轨道上,如流水般在近百米的生产线上流动。每隔数米,便有一名女工将挂在吊架上的布料拿下来,完成自己的工作后,又将其挂上吊架。吊架继续向前滑动着,大约3分钟后,经过挂片、床笠做角、拉松紧、整理四道工序,一条床笠叠得整整齐齐,放在包装台上。

为了家纺巨头的梦想,SAP 用云拼出了一个「9周奇迹」
车间女工正在为床笠拉松紧

车间的另一头,一台占地面积约30平方米的车床也在吞吐着:一大卷花色棉布被送入车床「口中」,一分钟后,两个一组的枕套叠得整整齐齐从车床尾部被「吐」了出来,除了两个看守机器的工人,整个生产过程均不需人动手。

这里是新世嘉的家纺车间,也是南通市示范智能车间(家纺全流程智能生产车间),2015年12月,新世嘉获得了这个荣誉,这套自动吊挂系统也是全南通市引入的第一套同类系统,如今已更新至第六代,那台德国制造的自动「枕套机」,更是2013年第一次通过新世嘉进入中国。

为了家纺巨头的梦想,SAP 用云拼出了一个「9周奇迹」

从车间出来下楼,一楼是公司管理部门所在地,秦巍打开电脑,点击桌面上的 SAP 图标, 除了刚才看到的生产数据,这批订单的交付时间、物料和辅料的库存情况、供应商是否需要补货等等信息清晰在列。

秦巍是新世嘉集团 IT 总监,三个多月前,他刚刚完成一项被称为「奇迹」的工作,9周之内上线 SAP S/4HANA Cloud 系统,原有的 MES 数据和 SAP S/4HANA Cloud 生产工单数据也在同步。这个速度在以往实施周期通常在6-12个月的 IT 行业看来,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奇迹」是怎么发生的?

2
老板的梦想

在「智慧驾驶舱」里掌舵未来

吴永惠今年要开两个厂。第一个在南通市下辖的海安市,占地25万平方米,预计今年8月投产,另一个在美国东海岸新泽西,厂房已经找好,正在批合规手续。对于这两个新工厂,他的要求很明确:数字智能化。

新世嘉是全国地区最大的外贸家纺出口厂家之一,产品远销美国、加拿大、欧洲各国、中东等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沃尔玛、梅西百货、Target 等等都是它的客户。作为南通家纺企业翘楚,吴永惠很清楚,随着中国制造业进入转型升级阶段,只有坚持创新驱动、绿色发展,才能让新世嘉在世界工厂的竞争中继续保持领先地位,而在一个「智慧驾驶舱」里掌舵未来工厂,是他最大的梦想。

梦想一:从手工缝纫机到全自动「绿色工厂」

对技术的热爱,流淌在吴永惠血液中,而这种信仰,是这片中国现代纺织工业发源地在他基因中打下的深深烙印。

吴永惠是土生土长的南通人。

在中国轻工业近代史上,南通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1895年,洋务派、清末状元张謇在南通唐家闸建成一座拥有20,400枚纱锭的近代化纱厂——大生纱厂,从此一家一户手工作坊式的纺纱织布逐步被现代工业的机器大生产所代替。彼时,大生码头「车水马龙,舟楫如云」,南通也逐渐成为中国重要的纺织基地和家纺类商品的主要集散地,尤其是南通县(现在通州区)和海门县交界处——叠石桥,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刺绣、枕头、被罩等家纺商品市场发展逐渐成熟。

吴永惠的童年是和缝纫机一起度过的。20世纪80年代中期,叠石桥家纺市场气候渐成,勤劳的南通人不再将目光仅限于江苏,而是通过「10万销售大军」将南通的轻纺产品推销至全国,吴永惠的父亲便是「十万大军」中的一员,向西北、新疆一带的商店推销枕套,一出门便是一个多月。

留守在家里的母亲任务是枕套加工。每天早上,她从家纺市场批发一匹布料(约33米)回来,然后按10米一段一段裁开,一部分送到绣娘家里,一部分留着自己做,10米布料正好可以做10对枕套。晚上放学回家的吴永惠,总是让忙碌一天的母亲休息一会,而他则开始在那台蝴蝶牌缝纫机上蹬踩。从小爱动手的他,甚至把家里的缝纫机拆开又重新装上,竟然没多出零件。

20世纪80年代中期,天生「不安分」的心,与喷涌而来的改革浪潮一起,将吴永惠「推」出了校门,却又让他不墨守陈规,恪守「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金科玉律,尽管生意几经起伏,却始终靠着先进的技术,先人一步,重回潮头。

为了家纺巨头的梦想,SAP 用云拼出了一个「9周奇迹」
新世嘉家纺集团董事长吴永惠

从小时候对缝纫机的兴趣开始,吴永惠一直对用现代技术改造纺织工艺情有独钟。20世纪90年代中期闯东北时,他便将一台绗被子的绗缝机改造成床垫绗缝机,每天自己手动绗50条床垫。后来回到南通,更是自学了 CAD 等各种软件,电脑制版、机器绣花,这些专业活都难不倒吴永惠。

2000年开始向欧洲出口绣花水洗被时,为了避免出现「漏绣」,他亲自上阵研究制版,颜色如何安排顺序才会没有线头?起针要怎样跳才会显得更圆润?「手艺人」吴永惠一头扎入纺织机械的技术改造中。

2004年,吴永惠成立新公司——新世嘉,并在现址上盖起了新车间,进入新厂房的每台设备,都是他一手挑选,甚至和厂商一起修改图纸,为新世嘉量身定制的。2014年,吴永惠更是拿出300多万欧元与德国 TEXPA、加拿大 AUTOMATIC 等公司开展合作,研发引进全自动家纺生产设备,开启了公司生产自动化之路。

即将在8月交付的海安新工厂,印染、织造、生产、装箱都将自动化,在老厂房看到的人工缝纫机也都将消失,而且作为一家有着印染业务的企业,新工厂污水指标是「零排放」,这将是一家彻彻底底的「绿色」智慧工厂。

梦想二:让所有人体面地工作
之所以一门心思扑在设备技术改造上,一方面源自吴永惠对新鲜事物、高科技产品那与生俱来的好奇,另一方面则是童年妈妈在昏暗灯光下蹬踩缝纫机的身影,让他对在家纺业这种劳动密集性工业中辛勤劳作的工人,充满天然的同情。

2015年,家纺全流程智能生产车间建成,林洁(化名)觉得自己一下轻松了。在没有吊挂系统之前,林洁要不停地按10条一扎从车间管理员那里领料,做好床单、布料、被子,围着缝纫机工位堆放在地上,夏天一到,身上全是痱子,加上要不停地将棉料搬来搬去,一天下来,胳膊好像不是自己的,擡都擡不起来。

自动吊挂系统上线后,林洁只需坐在工位上,等着面料从前一道工序转过来,做好后,它便晃晃悠悠自动转向下道工序,每天上班时间还是9个小时,但完成的工作量却多了三分之一,林洁的收入也比以往提高了15%。

为了家纺巨头的梦想,SAP 用云拼出了一个「9周奇迹」

吊挂设备上的计件器

“我就是想通过不断的技改,让工人干活越来越省力,钱越赚越多,幸福指数越涨越高。”2017年初,新世嘉启动了海安新工厂的建设,吴永惠在对未来的规划中,首要一条便是全自动化,“一定要让工人干得更加轻松,让工人们也能有双休。”

「体面的工作和经济增长」,是联合国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之一,在联合国看来,持续缺乏体面的就业机会以及投资和消费不足,会侵蚀最基本的社会契约,即「进步所得,人人有份」,因此,要想实现可持续的经济发展,社会各界需创造条件为人们带来高质量的工作,让他们能够体面的工作。

林洁觉得,自己现在的工作,是体面的。

但吴永惠觉得还不够,他清楚地知道,让所有人都享有充分的生产就业和体面工作,只有靠先进的生产设备和现代化的管理,通过多样化经营、技术升级和创新,重点发展高附加值和劳动密集型行业,才能实现更高水平的经济生产力。在他看来,未来的工厂中,传统的缝纫工、搬运工这些低附加值的工种都应该被机器替代,所有的流程都应该被数据化,并通过信息化系统为管理者决策提供支撑,“并不是我们刻意在淘汰这些工种,而是我们的下一代已经没有人愿意做这些事了。”

出生于20世纪90年代,甚至本世纪初的中国新一代,知识结构和对世界的认知已经与父辈完全不同,他们不再甘于做单纯的体力劳动者,更希望将自己的成长与时代的进步绑在一起。

中国劳动力市场发生的新变化,与吴永惠的设想不谋而合,机器没有替代人,它只是打开了一个新的世界,一个由工业化、数据化组成的未来智慧企业。

3
老板的「化学课」

与「云端」SAP 的化学反应

2017年底开始,为了实现自己对智慧工厂的构想,吴永惠将主要精力投入海安新工厂的智能制造建设以及信息化系统建设上,此时,他遇到了 SAP。当「极客老板」和世界顶尖管理软件公司相遇时,对技术极致的追求,让新世嘉企业管理项目产生了不同寻常的化学反应。

无人投诉的项目
一切都刚刚好。

对高科技天然没有「免疫力」的吴永惠与 IT 结缘甚早。20世纪90年代中期,他在黑龙江创业期间,便自己「攒」了一台兼容机,并用起了当时时髦的单机版进销存软件「管家婆」,“当时,很多大学生都不会用电脑。”谈起自己的第一台电脑,吴永惠仍觉得十分得意。

2000年以后,吴永惠的企业逐渐走上规模化道路,到2004年新世嘉成立,更是成为当时南通少有的信息化软硬件都相对完备的家纺工厂。2013年之后,随着自动化设备的加入,MES(制造企业执行系统)系统率先上线,通过 MES,每个工人每天完成的工作量、耗费的工时、用料都清清楚楚,生产效率大幅提升。

为了家纺巨头的梦想,SAP 用云拼出了一个「9周奇迹」

自动车间的吊挂系统

然而,新的烦恼又出现了。对于订单型出口制造业而言,如何根据订单准确安排生产资源,尽可能降低库存,仍是最大挑战。每周五下午四点后,新世嘉10楼产销协调办公室便会成为整个楼层动静最大的地方,一周一次的「产销协调会」上,计划、产品开发、车间主任等几个部门的老大,常常争得面红耳赤,“下周就要交货了,原料为什么还没到?”“干了两天才发现辅料少一半!”“不是说货早就到了吗?怎么没找到?”

近几年,随着中国人口红利的降低,家纺企业的出口毛利不断下降,因此接到订单后,工厂的管理者必须明确知道,这一单有多少盈利空间?库存是否能满足生产?生产中,诸如机器折旧、材料成本、水电煤等间接费用,又该如何快速计入生产成本?单单依靠原有的财务软件,这些问题都无法回答。

“我们要建立完善的生产体系、成本可控,缩短内部价值链。怎么做?一定要通过科学的管理。”早先年,新世嘉用过一套国产 ERP,但这套系统擅长财务管理,对于生产资源管理、生产线制造执行系统的数据整合、远程移动管理等等新需求,便有些力不从心。

为了家纺巨头的梦想,SAP 用云拼出了一个「9周奇迹」
德国进口的自动枕套机

在向多名行内朋友咨询后,吴永惠亲自打通了 SAP 的电话,这家全球卓越的企业管理软件厂商良好的口碑和德国人严谨的工作作风,早在几年前去欧洲考察时,便给他留下了深深的印象。

SAP 没有让他失望。

“到现在为止,没有人来找我投诉。”从2018年7月选型,到10月 SAP S/4HANA Cloud 上线,仅仅用了9周的时间,新世嘉便成功实施了 SAP 云系统,上线三个多月来,没有一个部门因为系统问题过来找吴永惠投诉,而原先喧闹的「产销协调会」更是变得和风细雨,大家不再「拼嗓门」,而是直接打开电脑,让系统说话,吴永惠对此非常满意。

云端 SAP:可以快所以快
奇迹的发生总是有迹可循。

新世嘉年产值约在4亿左右,产品以外销为主,内销为辅,业务结构相对标准化,是一家典型的中国家纺制造企业,属于典型的中端市场。加上南通地处苏中,IT 人才储备相对较弱,因此,SAP 一开始便为它选择了云产品 SAP S/4HANA Cloud。

“9周实施成功,并不是为了快而快,而是因为可以快。”怀思信息技术咨询有限公司是此次新世嘉 ERP 项目的实施方,其 SAP 事业群中心执行副总裁徐云斌认为,SAP S/4HANA Cloud 的「井形」架构和「最佳业务实践」方案,是项目成功的关键。

所谓「井形」架构,是指系统可以支撑多维度的企业管理体系。传统的企业管理软件大多是树状的,公司总部、工厂、仓库等实体部门自上而下,但企业实际管理中,往往还会建立一些虚拟关系,比如各个事业部、关联公司,这种多渠道、多维度的管理模式,需要系统对所有数据设定不同标签。这样,无论数据索取者处于「井形」结构的任何一个位置,都可以迅速将所需数据从系统中抽离出来,形成适合每个公司特色的管理模式。

「最佳业务实践方案」更是 SAP 的独门秘籍。1972年成立之后,作为全球老牌 ERP 厂商,SAP 为全球425,000多家企业提供服务,世界500强中更是有80%公司都是它的客户,47年间,SAP 积累了大量优秀企业先进的信息化项目经验,并通过标准化的形式,将这些经验根据细分领域在软件中固化。如此一来,同行业的企业再进行信息系统改造时,不仅可以快速根据标准化产品进行部署,同时将头部企业的管理精华「灌输」到中小企业中,从而使整个项目实施更加敏捷。

秦巍则对 SAP 专家的服务赞不绝口。此次新世嘉项目采用的方式是云端企业管理系统,是 SAP 2018年开始在中国大力推广的新产品,对实施商而言也是比较新的产品。因此,新世嘉使用了 SAP 原厂服务部门 Digital Business Services 的 S/4HANA Cloud 价值保障服务包,在实施过程中,SAP 专家可以提供明确指导,而客户则既享受了云产品实施周期短的优势,同时也规避了项目风险,保证了项目质量。

“S/4HANA Cloud 其实是在帮企业做一场革命。”作为专业的企业系统实施专家,徐云斌对此深有体会。

一起踏上「新长征之路」
这场「革命」已经迈出了×××长征第一步,而新长征路上,SAP 是最好的同行者。

目前新世嘉已完成实施的 SAP 云项目主要聚焦于供应链,使用模块包括SD(销售分销)、MM(采购库存)、PP(生产模块)、QM(质量监管)和 FICO(财务),可以实现销售、采购、仓管、物料需求计划、生产、管理和质检到财务的集中管理,实现采购和生产计划的总协调性。

在吴永惠设想中,这只是开始。

海安和美国新工厂的规划,吴永惠完全按照工业4.0的标准做了设计,比如,他要求所有机床上的马达工况须实时可见,所有设备的数据接口也必须开放,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工业数据,比如家纺、织造、印染的 MES、仓储 WMS 等生产系统都要与 SAP 云系统做全程对接,同时,SAP 云系统也必须能根据大数据提供相应的决策支持。为此,吴永惠甚至果断叫停了第二次选型时已进入实施阶段的某系统,“因为它根本做不到”。

反观 SAP 的智慧企业解决方案,可以通过集合多种前沿科技,例如机器学习、区块链、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实时了解企业各个环节的状况。尤其当进入智能制造阶段的企业,通过传感器把企业的产成品、生产设备、交通运输工具、消费者等所有相关环节连接在一起后,SAP 的云可以将传感器采集的数据,直接在云端以大数据的方式进行运算和分析,这些强大功能都直击吴永惠的「梦想」。

更重要的是,通过一期系统实施,吴永惠发现员工的「标准化」意识增强了,SAP 严谨的工作思路,也让内部管理团队受到了良好的「薰陶」,以软件为基础,整个企业的效能得到极大提升,抗风险能力也随之加强。这对准备加快国际化道路的新世嘉而言,尤为重要。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