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考05:軟件工程基礎知識(待更)

一、軟件工程概述
1、軟件生存週期
包括可行性分析、項目開發計劃、需求分析、設計(概要設計和詳細設計)、編碼、測試、維護等活動
(1)可行性分析:主要確定軟件的開發目標和可行性
(2)需求分析:主要解決做什麼的問題
(3)概要設計:如系統框架設計,數據庫設計
(4)詳細設計:要把功能轉變成精細的、結構化的過程
(5)程序編碼時,必須要制定統一的、符合標準的編寫規範,以保證程序的可讀性、易維護性、提高程序的運行效率
(6)軟件測試:在軟件設計完成以後要經過嚴密的測試
(7)維護:包括糾錯性維護和改進性維護兩個方面
2、軟件過程
(1)軟件過程能力評估的意義
(2)軟件能力成熟度模型簡介(CMM)
分爲五個成熟度級別:初始級、可重複級、已定義級、已管理級和優化級
(3)統一過程(UP)
是一種“用例和風險驅動,以架構爲中心,迭代並且增量”的開發過程
統一過程包括五個階段,初始階段、精化階段、構建階段、移交階段、產生階段
二、軟件開發模型
1、瀑布模型
2、增量模型
3、演化模型
4、螺旋模型
5、噴泉模型
6、基於構件的開發模型
7、變更控制
8、形式化方法的模型
三、軟件開發方法
1、結構化方法
2、Jackson方法
3、原型化方法
4、敏捷方法
5、面向對象的開發方法
四、需求分析
1、軟件需求
2、需求分析原則
3、需求工程
五、系統設計
1、概要設計的基本任務
1)設計軟件系統總體結構
2)數據結構以及數據庫設計
3)編寫概要設計文檔
4)評審
2、詳細設計的基本任務
六、系統測試
1、系統測試與調試

(1)系統測試的意義和目的
(2)測試過程
2、測試策略和測試方法
(1)軟件測試策略
(2)測試方法
3、測試面向對象軟件
4、測試web引用
(1)質量維度
(2)webapp測試策略
5、調試
七、軟件項目開發管理
1、成本估算
2、進度管理
3、軟件項目的組織
4、風險管理
(1)風險識別
(2)風險預測
(3)風險評估
(4)風險控制
八、軟件質量
1、軟件質量特性
(1)可靠性
(2)易使用性
(3)效率
(4)可維護性
(5)可移植性
(6)功能性
2、軟件質量保證
3、軟件評審
4、軟件容錯技術
5、軟件配置管理
九、軟件度量
1、軟件度量分類
2、軟件複雜性度量
(1)程序複雜性度量原則
(2)McCabe度量法
十、軟件工具和軟件開發環境
1、軟件工具
2、軟件 開發環境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