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過像唐僧一樣的男人

仁美說,如真,我愛衆生


前後的事情,一轉身都忘記了。知道今天文學史課上講到西遊記裏唐僧和女兒國國王之間的情感。纔回頭去糾結那些事,我又記仁美和如真之間,也許也是有感情的吧。


前後的事情一轉身都忘了,我快忘記了很多,依稀記得仁美對如真說,我愛衆生。回頭去找,也沒有在書裏翻到,就如同他們一轉身的距離便是如真已經得遇良人。


仁美和唐僧有點相似,唐僧是要在西方求取真經,仁美是被認爲是前幾世仁波切的轉世,唐僧是那個求佛法的唐僧,仁美是衆生的仁美,當他被任命爲仁波切的轉世之後,他的身份註定着他有自身的限制。他在幻海和如真的經歷,只是他普渡衆生中的一個小小經歷,而那一句似乎存在的,“我愛衆生”大概是他最後的,最能說出口的告白。


他告訴如真,我不是一個完美的修行者,我不配做你的上師。他看到如真來到夏摩山谷時掩飾不住的喜悅,他在法會結束後和如真聊天時的輕鬆……


如真來到夏摩山谷我曾經以爲他們是相會,因爲知道在這個快節奏的時代裏可以讓你提筆寫信的人是何等重要,如真能在那個乾淨的愛人面前提起,自己愛仁美,我以爲我是爲了仁美來到這裏的……這難道不是愛情嗎?


仁美和如真最後的結局,仁美成爲如真的上師,把在淨月寺時師父送給他的佛珠給瞭如真。仁美對如真說,我愛衆生。


仁美愛衆生,如真是衆生裏的一個,他愛她,只是衆生不止這一個,他從小的教育註定仁美是衆生的仁美。


重新回頭去找那句“如真,我愛衆生”卻怎麼也找不到,大概那就是他們在幻海的一段經歷吧,前後一轉身,只在心中留了寫痕跡。


仁美是衆生的仁美,而慈誠可以是如真的慈誠。


書中描寫他們第一次相遇,是在慈城開車去接如真的時候,如真的眼裏那個男子就是那樣乾淨,溫暖,事事周到,形容心中那個人沒有說好感,卻知道她對他映像很好。


如果愛情真的是一場相遇,那麼我們最初遇見對方的樣子就是我們最深刻的樣子,他們眼中彼此都是自己心儀的樣子。


有些人,明明是第一次相見,你就覺得他們會在一起,即使是800頁的故事才發展的400頁,你也相信他們會在一起。


不是像極了愛情,那就是愛情。如真爲了仁美來到夏摩山谷,卻在夏摩山谷遇到慈誠。慈誠夢醒後發短信給如真,夢見你在淨月寺外轉塔……


在遇見慈誠的時候,如真意識到自己該離開夏摩山谷了。夏摩山谷在書裏是一個神奇的地方,有些人來了之後一輩子再也沒有離開過,有些人離開的時候恍然大悟。我想如真是悟到了。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