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語言學習筆記(一)

原文請參考:http://www.runoob.com/go/go-tutorial.html
Go 是一個開源的編程語言,它能讓構造簡單、可靠且高效的軟件變得容易。
Go是從2007年末由Robert Griesemer, Rob Pike, Ken Thompson主持開發,後來還加入了Ian Lance Taylor, Russ Cox等人,並最終於2009年11月開源,在2012年早些時候發佈了Go 1穩定版本。現在Go的開發已經是完全開放的,並且擁有一個活躍的社區。

Go語言的特色

Go 語言最主要的特性:

  • 簡潔、快速、安全
  • 並行、有趣、開源
  • 內存管理、數組安全、編譯迅速
  1. 自動垃圾回收
  2. 更豐富的內置類型
  3. 函數多返回值
  4. 錯誤處理
  5. 匿名函數和閉包
  6. 類型和接口
  7. 併發編程
  8. 反射
  9. 語言交互性
Go語言的用途

Go 語言被設計成一門應用於搭載 Web 服務器,存儲集羣或類似用途的巨型中央服務器的系統編程語言。
對於高性能分佈式系統領域而言,Go 語言無疑比大多數其它語言有着更高的開發效率。它提供了海量並行的支持,這對於遊戲服務端的開發而言是再好不過了。

Go語言環境安裝

參考:http://www.runoob.com/go/go-environment.html

Go語言結構

Go 語言的基礎組成有以下幾個部分:
包聲明
引入包
函數
變量
語句 & 表達式
註釋
接下來讓我們來看下簡單的代碼,該代碼輸出了"Hello World!":

package main

import "fmt"

func main() {
   /* 這是我的第一個簡單的程序 */
   fmt.Println("Hello, World!")
}

讓我們來看下以上程序的各個部分:

第一行代碼 package main 定義了包名。你必須在源文件中非註釋的第一行指明這個文件屬於哪個包,如:package main。package main表示一個可獨立執行的程序,每個 Go 應用程序都包含一個名爲 main 的包。

下一行 import “fmt” 告訴 Go 編譯器這個程序需要使用 fmt 包(的函數,或其他元素),fmt 包實現了格式化 IO(輸入/輸出)的函數。

下一行 func main() 是程序開始執行的函數。main 函數是每一個可執行程序所必須包含的,一般來說都是在啓動後第一個執行的函數(如果有 init() 函數則會先執行該函數)。

下一行 // 是註釋,在程序執行時將被忽略。單行註釋是最常見的註釋形式,你可以在任何地方使用以 // 開頭的單行註釋。多行註釋也叫塊註釋,均已以 /* 開頭,並以 */ 結尾,且不可以嵌套使用,多行註釋一般用於包的文檔描述或註釋成塊的代碼片段。

下一行 fmt.Println(…) 可以將字符串輸出到控制檯,並在最後自動增加換行字符 \n。
使用 fmt.Print(“hello, world\n”) 可以得到相同的結果。
Print 和 Println 這兩個函數也支持使用變量,如:fmt.Println(arr)。如果沒有特別指定,它們會以默認的打印格式將變量 arr 輸出到控制檯。

當標識符(包括常量、變量、類型、函數名、結構字段等等)以一個大寫字母開頭,如:Group1,那麼使用這種形式的標識符的對象就可以被外部包的代碼所使用(客戶端程序需要先導入這個包),這被稱爲導出(像面嚮對象語言中的 public);標識符如果以小寫字母開頭,則對包外是不可見的,但是他們在整個包的內部是可見並且可用的(像面嚮對象語言中的 protected )。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