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博士自白:畢業放棄學術去企業,從天之驕子墜落成天生白癡

這輩子讀書應該是讀夠了的,前前後後,6歲發矇,27歲博士畢業,從幼兒變成了青年,從青年踏入了中年的門檻。

臨近畢業的時候,我是一片迷茫,滿頭霧水,而眼前則是白茫茫真乾淨。

要錢,沒有,每月領那幾千塊錢少的可憐的博士津貼;結婚,對象倒是有一個,可要房沒房,都快奔三的人了,連個落腳的地方都沒有。

看着牆上掛着的那一摞證書、獎狀,一篇篇的這頂級雜誌那頂級雜誌的論文,我是一個不錯的科研人員,也是老師、同學還有行業裏小有名氣的潛力新星。

可我出門請客沒錢,都2008年了,帶着女朋友上街,我還是隻能給她買地攤貨,吃開封菜,出門坐地鐵,打個車都扣扣索索的。

說實在的,我不是歧視勞動人民,因爲我是再正宗不過的勞動人民,可我又痛恨自己,因爲我希望我能讓我的父母,享受他們應得的孝敬;讓我心愛的女人,未來的孩子,過上富足而並不奢侈的生活,我想,這是一個男人應有的責任。

曾經抄襲自己卷子的,已經輝煌騰達了,做個山寨手機,快速積累了億萬財富;曾經騙自己零食的小姑娘,已經成了黃鱔大王,出門豪車,入門豪宅;小的時候悶不出屁的笨頭笨腦的小鄰居,打個工,大財沒發,可包點小工程,房子蓋起來了,小車買上了,老婆孩子熱炕頭,紅紅火火。

就我,還是個窮書生。每天就是實驗室、寢室還有食堂三點一線,看的是花紅柳綠,瞅的是高樓大廈,小洋樓,可天天如此,就是顏如玉,也成了老母豬。奈何,奈何,奈何。

我不缺OFFER。我可以留校,我也可以去別的名校,國內國外的,邀約對我來說,都不是太大的問題;我可以去工作,國企、上市公司的offer,也都有那麼幾份。

我的導師希望我留下來。用她的話說,就是我“是個有天分的人”。因爲我總能在不可能的地方找出可能,而且總有那麼些小聰明,導師說,那叫“直覺”,也就是天分。所以她希望我留下來,如果還有衣鉢傳人這一說的話,那麼,我有那種直覺,她會把衣鉢傳給我的。

可她給不了我高薪。她給不了我豪車,房子,能給我的,只有虛無縹緲的未來,還有那不能換飯吃的名譽,名聲。

所以我的選擇就定了,去企業。不爲別的,只爲了那薪水。因爲薪水可以換來衣食住行,可以換來包包和化妝品,可以換來我熱望的高配置筆記本、勞力士還有車,即使不是豪車。

 

我是一個狂熱的車迷。

我買過無數多的汽車類雜誌。

發動機的轟鳴聲是這個世界最好聽的聲音。

它能讓我陶醉。

所以導師很可惜。

她認爲我是屬於實驗室的。

在那裏我才能找到自己真正的價值。

她說我適應不了職場的是是非非。

我不信。我認爲我很聰明。

這個世界還沒有我搞不定的東西。

當時,我就是這麼自信。

躊躇滿志,我就這麼踏入了職場。

很快,我就從天之驕子變成了天生白癡。我不再有發揮的空間。我要做的就是把一件件分解成碎片的一個個數據變成現實,他們管這叫做KPI。

不管你是博士、碩士還是本科,你在這裏就是一顆顆流水線上的螺絲釘。

公司與實驗室的區別就是嚴格的流程,你完全沒有發揮的空間,尤其是初入職場的菜鳥。你過往的一切都是過去,對於現在的你來說,它不代表任何東西。它的價值在你辦完手續入職的那一天就結束了。

其實,抱怨歸抱怨,我知道公司沒有錯,公司天生只是一個賺錢的機器,它要的是你按照它的戰略、它的目標、它的行事。降低成本、提升利潤、迴避風險,做公司,其實沒那麼那麼複雜,就這三件事。

 

可這三件事,分解成一個一個的小細節,一樣一樣的流程。無數個細節就組合成了一架無比複雜的的機器,而你我就是機器上一個個的小零件,小螺絲釘。確保這架巨大的機器運轉正常就是所謂的管理。

而我要調整的就是調適自己的心態。因爲你進入了一個團隊,進入了一個集體,你要做的就是適應它的規章制度,適應它的文化,而不是自怨自艾。因爲社會自有其運行的規則,老子把它稱爲“道”。

而對於走入職場的我們來說,要不你就去適應這套規則,要不你就離開。

而我選擇了離開。

因爲我更喜歡實驗室的罈罈罐罐,我更喜歡那挑逗的小火苗,看着那紅紅綠綠的有機的、無機的混合在一起,變成截然不同的另外的東西、新的材料、新的寶貝,那裏面有我的事業。

轉了一圈,我才發現,那纔是我真正喜歡的東西。

社會沒錯,企業沒錯,是我錯了。我要做的就是找到我的路。

每一個人都需要找到自己的路。如果你爲了你不喜歡的委曲求全,那你的人生一定全是憋屈。

幸好,我碰到了很多的知友,良師,我走的彎路並不長。

希望各位也能順風順水。

供稿作者:南開大學  江北陸遜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