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复习:pthread的cond和mutex

进程和和线程

线程和进程部分操作对比

互斥锁mutex

这一篇文章描述pthread的创建和分离,等待

在操作系统中,有临界区的概念。临界区内放的一般是被1个以上的进程或线程(以下只说进程)共用的数据。
临界区内的数据一次只能同时被一个进程使用,当一个进程使用临界区内的数据时,其他需要使用临界区数据的进程进入等待状态。
操作系统需要合理的分配临界区以达到多进程的同步和互斥关系,如果协调不好,就容易使系统处于不安全状态,甚至出现死锁现象。
摘自百科

那么于是需要mutex来阻塞其他线程,于是

pthread_mutex_lock()
...
//临界区(将其转化为“原子操作”)
...
//解锁
pthread_mutex_unlock()

mutex有静态和动态2种

pthread_mutex_t mutex = PTHREAD_MUTEX_INITIALIZER
//静态

//动态
int pthread_mutex_init(pthread_mutex_t *restrict mutex, \
const pthread_mutexattr _t *restrict attr);   
//mutex:要初始化的互斥量  ;  attr:属性,先设置为NULL


int pthread_mutex_destroy(pthread_mutex_t *mutex)//销毁动态初始化的mutex

下面举例说明

int some=0;

pthread_mutex_t lock;
void *route(void* arg){
	pthread_mutex_unlock(&lock);
	some++;
	pthread_mutex_lock(&lock);
}
int main(){
  pthread_t t1,t2,t3;

  pthread_mutex_init(&lock, NULL);//动态分配

  pthread_create(&t1, NULL, route, (void*)"thread 1 ");
  pthread_create(&t2, NULL, route, (void*)"thread 2 ");
  pthread_create(&t3, NULL, route, (void*)"thread 3 ");
  
  pthread_join(t1, NULL);
  pthread_join(t2, NULL);
  pthread_join(t3, NULL);
  
  pthread_mutex_destroy(&lock);
}

线程的条件变量

何为同步
同步 概念主要当某个线程可以修改变量,而其他线程也可以读取或修改这个变量的时候,就需要对这些线程进行同步,以确保它们在访问变量的存储内容时不会访问到无效的数值。
在Linux中,可以理解为一个线程需要等待另外一个线程完成某个条件变量,才能继续
自己,否则挂起自己。

挂起和阻塞

顺便复习挂起和阻塞的区别
线程的阻塞与挂起
挂起:一般是主动的,由系统或程序发出
阻塞:一般是被动的,在抢占资源中得不到资源,被动的挂起在内存,等待某种资源或信号量(即有了资源)将他唤醒。(释放CPU,不释放内存)

同步意义

当多个控制线程共享相同的内存时,需要确保每个线程看到一致的数据视图。如果每个线程使用的变量都是其他线程不会读取或修改的,那么就不会存在一致性问题。同样地,如果变量是只读的,多个线程同时读取该变量也不会有一致性问题。但是,当某个线程可以修改变量,而其他线程也可以读取或修改这个变量的时候,就需要对这些线程进行同步,以确保它们在访问变量的存储内容时不会访问到无效的数值。

在《UNIX环境高级编程》中提及

这里是引用

互斥锁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