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谈谈996

  最近996的话题被炒地热火朝天,github上相关的“导火索”项目也连日“荣登”trending前列,star数量一路飙升。
  这个话题还是很值得探讨一番的,因为笔者步入工作以来的9个月来,一直处于996的工作状态中,今天还因为项目上线干到了现在(北京时间2019-04-24 04:07)。居然毫无睡意,因为害怕这个点一个人打车回家,所以待在公司写点东西。
  吐槽996工作制的人大抵分为两派:一类是置身事外的非996工作者,纯粹的跟风叫唤;另一类是感同身受的真正的996工作者,譬如IT从业技术人员,金融行业的工作者等,在享受相对高薪的同时,也受着长时间劳动的torture。
  既然996的工作制危害这么多,为什么还有这么多人涌入这些行业呢?大抵和月薪相关(我指的是月薪而不是时薪)。对于企业而言,月薪支付已经主动包含了996工作制下相对于其他正常工作制度多出来的工资。站在企业的角度来看,如果我们想要收获更多的工资,就必须至少付出目前的4/3的工作时间。而我们如果想要过上正常的八小时工作制,请自觉地把自己的工资缩水到如今的2/3。(比例无据可依,仅代表个人观点)。
  996现象的风靡,和企业内部工作效率不高有着紧密的联系。不少人觉得反正晚上得加班赶工,还不如早上晚点来,9点的上班时间,10点到公司,然后泡茶,刷刷知乎,唠唠嗑然后就到了饭点,吃完饭后散个步take a snap 到了下午2点才开始进入工作状态,除去下午茶时间,工作自然而然得拖到了晚上加班才能完成。(我的描述或许有些夸张但确实存在此类现象)。因而营造出一种假奋斗的996氛围。在互联网公司中,项目发布上线基本会选择在零点进行,而且项目版本迭代很频繁所以加班加点也成了常态。
 随着国内互联网公司的发展,外企在择业者眼中也不再像十年前那么吃香。记得我收到蓝色巨人IBMOffer的时候,家里的前辈们都十分欣喜,在他们那个年代,这是一份既体面又挣钱的工作。但很悲伤的是,IBM给我的Offer中确定的薪资水平远远不及如今国内的一线互联网公司。外企的竞争优势是Have a balance between life and work.这是多少996工作者的奢望啊,但很多人还是会被996相对较高的薪资给吸引住,因为我们皆是俗人。
 永远不缺支持996的企业,也永远不缺自愿996的员工。而我们应该做的,是在工作的同时,提升自我,提升自身价值,让自己成为可替代性不那么强的员工。尽量能在保证生活品质的同时,尽可能地享受生活。
 我也有一个愿望,996的现象能越来越少,企业能慢慢转型为高效,高质量的运行机构,能让拥有真才实干的人才大放异彩,期待未来的kpi用工作结果说话而不是拼工作时长。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