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西藏回來,腦子全是黃金/這裏面的祕密找誰訴說?


從拉薩回來有一個星期了,那個腦袋一直喔喔作響,

倒不是高反時發脹的太陽穴在作祟,

而是腦子裏的畫面一直有要出來的衝動。



映入眼簾的是坐落在紅山之上的藏式建築宮殿。

在山上的宮堡羣,由白宮和宏宮組成,山下是雪城,山後是龍王潭,





這不正是風水佈局嗎,精妙絕倫。

據說整個建築的設計是依據山勢和陽光照射的走向,而且關聯整體建築,

真不愧稱爲世界遺產,

有陽光照射的時候拍照都自帶光暈,

簡直厲害炸了。



記得站在布達拉宮前想起了幾個詞語:美麗、雄壯、震撼、前所未有、心曠神怡.......

看一下硬指標:

1、它屹立在紅山之巔,高115米,海拔3750米以上,是當今世界上海拔最高、規模最大的宮堡式建築。

2、它始建於公元7世紀,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

3、它裏有不計其數的文化藝術品,像靈塔、典藏文獻、佛教造像、壁畫、唐卡、織繡品、瓷玉器、骨木牙雕等無數珍寶。

4、它運用的是石木交錯的建築方式,全部的銅瓦鎏金裝飾,用經幡、寶瓶、摩羯魚、金翅鳥作裝飾點綴。

看到這些,讓我覺得不枉此行,亦或是不枉此生。

一直覺得最神奇的地方就是,

優美而又獨具匠心的建築,華美絢麗的裝飾,與天然美景間的和諧融洽,這種丰采,已經不單單是歷史和宗教所能解釋的了。

當時想的就是神聖的夢幻國度。



現在的時代大家對錢最感興趣,咱們就聊聊布達拉宮所珍藏的數以萬計的歷史文化藝術珍品,就是非常非常非常值錢的玩意。



就這門,由金剛杵所圍繞,配有五扇,它象徵五身佛、五力、五智和五道等宗教方面的含義,門扇上飾有精緻的鐵箍和鏤金花紋的門環。




布達拉宮是世界上藏族文物藏品和文化資源最豐富的宮殿之一,文物的藏品具有級別高、類別多、時代長、品質精、價值突出等特點。

單說那一道別致的風景—壁畫,就有3500餘平方米,畫面宏大精緻,內容極其豐富,色彩凝重、畫工細膩。









然後就是唐卡,有近萬幅繪製的和織繡的,內容很豐富,有多姿多態的神佛菩薩人物像,也有反映藏族歷史文化、民族風情、藏醫藏藥、天文歷算等





在明清時期,漢藏交流更密切,那時朝廷的賞賜頻繁,賞賜品除了佛像、法器外,還有大量的景德鎮官窯瓷器和絲織品,數千件明清瓷器、玉器、料器、琺琅器,以及大量織繡品。





布達拉宮還珍藏着金、銀、合金、銅、水晶、象牙、藥泥等不同質地的數萬件佛教造像,這些造像來自西藏本地和中原以及環喜馬拉雅山的廣泛地區,包括古代印度、尼泊爾、克什米爾以及阿富汗等地。











再有就是數萬部用金銀等八寶汁書寫的文獻、金石名錄、雕版印刷本,及寫在樺樹皮和貝葉上的經文等文獻典籍,其內容涉及歷史、宗教、哲學、語言文學、工藝、醫學、歷算、方誌、傳記等。




最後就是不同歷史時期的各種生活用具,如餐具、茶具、酒具、炊具以及宗教用品,其做工精湛、工藝考究,屬於極具民族手工藝品特點的代表作,其中金屬器、木器、陶器、皮具皆爲藏族器物藝術的獨特所在。

眼花繚亂的場景,覺得自己置身在一個滿地瑰寶的世界,太驚爲天人了,不可思議,不能細想。

金剛經最後一品說到:一切有爲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真的不知道一切是真實的還是虛幻的,閉上眼睛,金光燦燦,恍若昨日,

只記得那裏有一種不同的氣味,名叫藏香,此刻依然流連忘返,下次細說。


我是每天早上4點起來寫作的解憂小哥,

人生的使命是:

讓每個人少一些憂慮,多一些快樂。

2019年,陪着100位夥伴一起解掉你我的憂。

愛我就請關注,喜歡就去打賞,有意思就點個贊,一般般就看一看。

這樣,都挺美,感恩有你。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