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百度生態之爭的新啓示:小程序能成谷歌搜索的未來嗎?

2010年,Google宣佈退出中國,這個決定不僅讓Google錯失了巨大的搜索市場,更錯失了中國移動互聯網產業模式的創新大潮,如今Google不得不放下身段向中國同行們學習,而這一次學習的是小程序。

2018年小程序行業生態多維,巨頭先後入場,以騰訊爲代表的封閉生態和以百度爲代表的開放生態全面爆發。如今從歷經相對沉寂的初期發展階段,再到能力不斷豐富,小程序也已經從慢熱逐步走向風口。

小程序賽道,百度成爲谷歌最好的老師

剛剛召開的Google I/O上,Google宣佈將會在搜索服務和語音助手 Google Assistant 上推出一個名爲 “Mini-apps”(小程序)的功能。Google Search項目經理Allen Harvey對此表示,Mini-app的使用類似於普通的App,能夠幫助用戶更快找到他們需要搜索的內容。

相比一年前就已經推出智能小程序的百度,Google這次嘗試顯得姍姍來遲,而百度智能小程序自推出以來所取得的成績已令業界矚目。在百度2018年Q4財報中,智能小程序被特意提及,百度智能小程序月活用戶達到1.47億,環比增長30%。在2019百度聯盟生態合作伙伴大會的智能小程序分論壇上也公佈了,自推出9個月以來,百度智能小程序開發者入駐突破8萬家,月度活躍用戶數已突破2億,開源聯盟成員已達24家,其中9家已跑通。

百度智能小程序的成功,不僅證明了「搜索作爲小程序觸達用戶入口」的可行性,也給予了百度一個重塑生態的機會。在PC互聯網時代,百度把持着信息和服務的分發入口,但移動端一個個垂直信息和服務平臺的崛起,百度在搜索上的壟斷優勢在一些細分領域被打破了。

用戶對服務的需求,可能轉而通過美團、58同城等本地生活服務平臺,對信息的需求則可能被今日頭條直接分發,或者通過微信就能獲取。百度對智能小程序的定位既是爲了提升用戶搜索的體驗,也是爲了打開新的流量入口和出口,解決一直懸而未決的信息孤島困境,這或許也是爲何智能小程序推出沒多久,卻已成爲百度戰略級業務的原因所在。

百度所面臨的信息孤島困境,谷歌同樣存在。對谷歌來說,流量增長瓶頸清晰可見,而經歷了一年多的發展,百度不僅證明了小程序對移動搜索是很好的補充,也證明了小程序可以爲搜索入口帶來流量增量。

很顯然,同樣是搜索引擎巨頭,百度智能小程序在模式和基因上可以給谷歌很好的借鑑,正如谷歌搜索產品經理阿倫·哈維(Allen Harvey)所說,「這些交互式的、類似應用程序的體驗可以幫助用戶更快地找到他們正在搜索的信息。它們被設計的目的是能夠滿足你想要接觸的用戶的需求,他們將幫助打造更好的用戶體驗」。

BT決戰小程序,雙雙進入變革深水區

2017年的最後幾天,一款遊戲小程序「跳一跳」跳進億萬用戶面前,一夜間成爲「全民遊戲」,小程序開始真正走進衆多用戶的視野。

作爲先發者的微信在小程序市場上有着得天獨厚的優勢,微信小程序天然就是以人和內容爲核心引發消費需求,小程序能夠把開發者和用戶連接起來,把產品推送到用戶面前,從而藉助社交網絡天然的裂變效應引爆產品,但長遠來看,微信toB基因的缺乏也對小程序的進一步發展造成制約。

回顧百度和騰訊對小程序的看法,在微信創始人張小龍看來,「我們希望在線下,小程序是一種掃碼的方式來觸達,在線上,是可以通過社交傳播和搜索觸達」,而百度副總裁沈抖則認爲,「智能小程序是百度AI落地和重構移動生態的重要產品,將給開發者一個重新找回流量、服務用戶的新途徑」。

通過這兩段話,我們可以看到開發者對小程序平臺主要有三大訴求:1)這個生態中必須具有海量的用戶,能夠幫助企業找到最精準的用戶;2)小程序核心是在線下,作爲一個小程序生態要有線下連接的能力;3)生態要有一個公平公正的土壤和互利共贏的機制,形成一個良性循環的開發者生態。百度和騰訊的小程序之爭也就此展開。

微信致力於連接一切,線下的連接能力是微信小程序的優勢所在,但微信主打封閉生態,過度依賴於社交流量分發場景,很多長尾應用得不到有效分發,且微信生態中並不鼓勵小程序利用一些營銷裂變的方式快速獲取用戶,微信更希望小程序的流量來自線下,來自於用戶的主動發起。

百度則主打開放生態,搜索和信息流原本就和小程序天然契合,百度信息流中存在很多信息和服務的精準需求,這也使得藉由搜索建立的生態往往具備很強的長尾效應,能夠讓用戶更好地觸達各種小程序,避免了缺少被觸達機會而導致的馬太效應。

微信官方既是裁判,又是運動員的角色,這使強調去中心化的小程序往往會給騰訊系產品絕不同於其他創業者的中心化特權,而在百度的生態中,各行業的企業主都能從智能小程序中分一杯羹,QuestMobile數據數據則顯示非百度系佔比更是高達83.3%,像小紅書、攜程、趣頭條等合夥夥伴都通過和百度App的合作擴大了流量來源。

相比微信,百度的工具屬性更強,更符合張小龍“用完既走”的定義,搜索也有着可媲美社交平臺的用戶粘性,再加上成熟的變現機制,百度智能小程序在幫助開發者變現上,實際上已做到後發先至。被稱爲下沉三巨頭之一的趣頭條是其中一個典型,在早期的發展過程中,趣頭條從微信渠道獲得了大量的用戶,但在收入上趣頭條卻更多依賴於百度渠道,2016年至2017年,來自百度聯盟的收入佔趣頭條總收入比例分別爲69.9%和43.7%,可以說趣頭條深受百度滋養。

流量優勢是百度激活智能小程序生態的重要驅動力,尤其是今年3月開始陸續全面開放的搜索入口給開發者帶來了實實在在的紅利,但百度智能小程序開放生態的賦能,實際上不僅僅只是給開發者“流量圈”的支持,更重要的是“生態圈”的賦能能力。去年11月,百度還宣佈成立智能小程序開源聯盟。作爲業界首個也是唯一一個開放的小程序生態,其開源聯盟成員已達到24個,其中9個成員已開始支持運行智能小程序。

百度智能小程序開源聯盟成員可以基於百度智能小程序開源框架,基於業務特點二次開發;同時,智能小程序可以在開源聯盟所有成員App上運行,這使得百度智能小程序可以在多場景和平臺中有效觸達目標受衆,解決了流量獲取的困境, 真正實現了“一次開發多端可運行”。

如今趣頭條也已經加入百度智能小程序開源聯盟,進化成智能小程序的宿主,其獲得百度的賦能是基於百度“生態圈”能力的,既有爲他們解決流量、場景問題的開放生態,又有解決生存與盈利問題的聯盟生態。如今從戰略及生態發展角度看,百度智能小程序已成爲一股不容忽視的力量。

產業機會將至,與企業的匹配是未來制勝關鍵

隨着消費互聯網紅利已經消失,產業互聯網開始正式拉開序幕,這已經是業界的共識。去年BAT相繼進行架構調整,整體上都是在佈局產業互聯網。微盟創始人兼董事長孫濤勇對此表示,「未來在小程序賽道中,80%是來自於企業級的小程序,小程序會逐步代替傳統的域名和官方網站成爲企業的官方渠道,成爲企業私域流量運營的載體」。

對於這個趨勢,百度早有預料。百度App總經理平曉黎認爲,「小程序其實就是新時代的官網,且是包含品牌與服務的新官網」,百度歷來都是品牌營銷的重要陣地,百度智能小程序作爲品牌與目標受衆的一個重要紐帶,可以同時進行展的品牌和服務直達,幫助開發者滿足不同服務場景下的用戶需求,打通“用戶” 與“服務”的最後一公里。

小程序的便利性毋庸置疑,但作爲一種新生的互聯網生態,過去很多的開發經驗都不再適用,要想在風口完成滑翔,並不容易。產業互聯網之爭,終究是看對待B端的賦能能力。騰訊小程序對B端的賦能,更多是從支付切入進行商業賦能,讓遊戲、電商更迅速的進行商業轉化,而百度的基因決定它爲用戶提供的是「帶着問題找答案」的搜索服務,換句話說,百度最擅長的就是滿足用戶的需求,另外通過信息流機器推薦的形式,覆蓋一部分需求不是特別明確的用戶羣體。

在小程序從toC到toB的升維戰中,百度智能小程序開放生態的優勢逐漸彰顯。內容電商小紅書是體現兩大平臺賦能能力的一個最佳案例。QuestMobile數據顯示,今年2月,百度智能小程序爲小紅書帶來的新增用戶爲1560萬,與微信小程序的1758萬不分伯仲。兩大平臺在用戶拉新上不分伯仲,但在用戶轉化上,百度智能小程序卻遠高於微信小程序。

報告指出,小紅書百度智能小程序與電商APP重合用戶佔比爲60.6%,這也意味着,約有945.36萬人通過小紅書百度智能小程序進入電商APP,成爲潛在消費人羣。在此方面,微信小程序的數據爲38.3%,即有673.31萬人成爲潛在消費人羣。這也說明,百度智能小程序在搜索、信息流以及AI上的優勢,更能助力小紅書這樣的社區產品獲得精準流量。

互聯網下半場,小程序淘盡流量價值展露商業價值,企業佈局小程序成爲一種趨勢,而百度作爲to B生意的入口,天然與企業級用戶有着更好的匹配,比如本次“新官網”等形式的出現,百度車展的一站式解決方案、瑞士國家小程序的上線,均顯示出百度小程序幫助企業級甚至國家級客戶,建立與用戶連接的發展方向,在BAT中只有百度率先具備了這種能力。這種連接是更上游的,而非從線下,或者交易等下游關係鏈出發。

利用小程序改變行業格局,正在成爲新的趨勢。無論是趣頭條依靠百度智能小程序實現商業流量變現,還是小紅書選擇百度智能小程序開啓用戶二次增長之旅,都在說明百度智能小程序生態的日趨成熟,已成爲未來移動互聯網玩家又一成熟的選擇。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