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工程師考試第一節計算機硬件基礎

一:課程內容提要
1:數據的表示
2:計算機系統的組成與體系結構
3:存儲系統
4:總線系統
5:可靠性
6:效驗碼

數據的表示
二:進制的轉換
*R====>轉10進制(按權展開法)*
步驟
1:R進制每一位用R^k形式表示
2:k和該位和小數點之間的距離有關
(二進制)10100.01
------->10100爲左邊,個位k爲零從右到左依次加1即k的取值
------->01爲右邊,k爲負值,k從-1開始依次減1
結果
其他進制轉10進制原理一樣

*10進制====>R進制*
1:利用斷除法
2:2進制8進制16進制的關係(1位3位4位)

三:數據的表示
原碼,反碼,補碼,移碼
原碼:計算機中的信息都是以二進制形式表示的,數值有正負之分,計算機就用一個數的最高位存放符號(0爲正,1爲負)
反碼:解決負數加法運算問題,將減法運算轉換爲加法運算,從而簡化運算規則;
補碼:解決負數加法運算正負零問題,彌補了反碼的不足。
移碼:移碼常用來比較大小,一般會把浮點數的階碼用移碼錶示,說的再通俗一點,你把數值用移碼表示出來可以一眼看出他們的大小。這樣很容易判斷階碼的大小,移碼可用於簡化浮點數的乘除法運算。

1:最高位==>符號位0:正 1:負
2:反碼
正數的反碼爲本身,
負數:符號位不變,其他位取反
列:
原碼:1000 0010
反碼:1111 1101
3:補碼
正數的補碼就是原碼,
負數:反碼+1(數字的表示一般用補碼來表示)
注意:這裏符號位是可變的
4:移碼
將符號位取反
列:
1-1

原碼
1-------->   0000 0001
-1 ------->  1000 0001
1-1 原碼:1000 0010
反碼
1-------->0000 0001
-1-------->1111 1110
1-1 反碼:1111 1111
補碼
1-------->0000 0001
-1-------->1111 1111
1-1 補碼:0000 0000
移碼
1-------->1000 0001
-1------->0111 1111
1-1 移碼:1000 0000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