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更84:贊恩的笑容……你值得溫柔以待

        在看到這張海報的時候,覺得這個小男孩笑的有些彆扭不自然,再看看片名”何以爲家“,心裏只覺得這是一部小衆家庭倫理片,會有淚點但結局一定是完美的。是臨時決定看這部片,只在開場前匆匆查了一下內容簡介,”十二歲的男孩把父母告上了法庭“這句話醒目的印在了我的腦海裏,帶着這個問題我走進了電影院。

        影片開篇是在法庭上,法官慢慢引導小男孩說出起訴父母的原因,通過小男孩的訴說向我們展示了貧民生活的混亂和荒唐,但你會感覺太真實了,有點兒像記錄片。在小男孩的記憶裏,每天帶着處方到每個藥店去騙處方藥(這個藥貌似和毒品有關),拿到藥片後敲碎化在水裏用來浸泡衣服,而這些衣服在母親帶小孩去探監的時候送進監獄,監獄裏也是一片混亂,總之,”混亂“是我對部影片開始的印象,是和我的生活完全不同的體會。之後,他帶着妹妹在街頭賣糖水和零食,這期間還要不斷的去趕走騷擾妹妹的”混蛋“們,好吧,這就是貧民的生活。因爲貧窮,一大家人睡在一個房間裏,父母絲毫不顧忌的過夫妻生活,而孩子對這些司空見慣,也沒有感覺到尷尬,但從贊恩的眼神裏看出了厭惡。

      在某天的清晨,贊恩在大妹妹的牀單上發現了一點血跡,他很自然的放在了鼻子下聞了一下,又帶着複雜的眼神看了一眼大妹妹,出了家門後把大妹妹拉到公共衛生間,用水洗掉妹妹內褲上的血跡,警告她不能讓媽媽知道了,媽媽知道了會有不好的事發生,並脫下自己的外衣給妹妹當衛生巾用,還在回家的路上告訴妹妹用完的衛生巾不能隨便扔,更不能讓媽媽看到。看到這裏,心情變得沉重起來,女孩初潮意味着長大,是值得慶祝的事情,而哥哥知道這些一點尷尬也沒有,還處理的輕車熟路,能有一個這樣的哥哥是她的幸運,可生在這樣的家庭又是她的不幸。

        大妹妹終於還是被賣出去了,在他決定要帶她出走的那天早上,賣給了他打工的雜貨店老闆當小妻子。在感覺無望的時候他毅然決定離家出走,他在遊樂場遇到了一對相依爲命的黑人母子,在他們身上,贊恩找到了家的感覺,和他們生活在一起,但這個母親沒有證件,是黑戶,爲了辦假證辛苦的工作,但錢依然不夠,證件販子告訴拉希爾,要不拿錢來,要不把約納斯交出來,拉希爾再辛苦都沒有交出約納斯。

        在一天清晨,拉希爾去給她的媽媽打電話後就再也沒回出租屋,因爲她被警察抓住,沒有證件而投入監獄,從此與贊恩失聯。在這段日子裏,贊恩想盡一切辦法帶好約納斯,但生活的無情讓贊恩又一次絕望了,想照顧他卻無能爲力,在最大的惡面前仍在堅持善良,這種無奈與倔強則讓無數人爲之動容,最後他不得不把約納斯賣給假證販子,用換來的錢準備偷渡去向往的國度。

        在回家拿證件的時候,發現自己也是沒有證件的黑戶,而且他一直記掛的大妹妹因年幼懷孕導致大出血死掉了,整篇電影的矛盾在這裏得到了激化,贊恩用刀將雜貨店老闆捅傷而被投進了少管所,這種強烈的憤慨和悲痛讓很多人覺得難以承受,無法用言語來表達。當母親來看他時說,上帝從你身邊拿走一樣,同時會賜給你另一樣,看到這裏,我心想:她不會又懷孕了吧?果然,她懷孕了,告訴贊恩,希望是個女孩,還叫薩哈,而贊恩迴應她的是,不想再看見你,並把給他的食物當着她的面扔進了垃圾桶,頭也不回的走了。

        在回到少管所以後,他一直是一個人獨處,他並沒有隨波逐流,而是在思考,思考的結果就是把父母告上了法庭,理由是“生了我”,告他們生了小孩卻無法好好養育,還把妹妹當貨物一樣給賣掉。生而不養,爲什麼還要不停的生?

        在法庭上,贊恩母親無比憤怒的說:我這一生都是奴隸,你還敢批評我?你有什麼權利批評我,你有我這種處境嗎?她一味的覺得自己很苦,在很艱難的情況下還在生育和養育小孩,很偉大,犯錯是可以被包容的。可她從沒想過,沒人讓她做奴隸,是她的選擇讓自己成了奴隸。一開始的選擇就錯了,再努力都是笑話。自己的人生已經成了笑話,她還在讓下一代重複自己的生活,成爲下一個笑話。這樣一個羣體的存在讓人類的進程由進化變成倒退,拖慢整個人類的向前發展進程。

        在自己可以控制的經濟條件範圍內選擇生育小孩,可以讓小孩最大限度的接受良好的教養而健康成長,並且自己的生活也不會一團混亂。人類繁衍的目的在於進化,而不是倒退。在衆多的電影評論中我看到了這樣的評論:生而不養,是爲人父母最大的惡;請不要以’生’之名,讓孩子用一輩子的痛苦去報’生’恩。

        像贊恩的父母這樣生而不養,不僅無恩,而且有罪。因爲他們逃避了自己的責任,施加給孩子只會是終其一生難以磨滅的傷痛。

        生養是一場輪迴,爲人父母,生了要養,養了要教,正是因爲這個過程不容易,所以自古而今,我們才宣揚一個“孝”字。任何理由都不能構成自己不負責任的藉口。如果當初你沒有盡到爲人父母的責任,如何奢求子女的回報呢?

        與贊恩父母的做爲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黑人女工拉希爾,她在絕望的時候都不曾放棄養育自己的小孩,她帶給小孩最大教養是“愛”,並用它感染了贊恩,贊恩留了下來,對他來說,這纔是像樣的家。在她失聯的日子裏,給了贊恩最大的勇氣去面對生活裏的磨難,用最大的善良對待約納斯,直到他再無法承受。

        愛其實是一種選擇,維繫家庭的不僅僅是血緣,還有愛,如果愛缺失,那麼即使是血脈相連的父母子女,也會成爲陌生人。但若是愛與責任存在,哪怕是住在鐵皮箱裏,也可稱之爲家。所以,比起血緣的聯繫,更重要的是後天形成的羈絆。

        在影片的結尾,要給贊恩辦護照照片了,要求他笑一下,他依然沒有反應,無法有笑容,直到攝影師告訴他:贊恩,這是護照照片,不是死亡證明!贊恩才露出他在影片中的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笑容,這大概是最珍貴的笑容了!

        現實生活中,很多孩子都是獨自長大的,缺少或者沒有陪伴、沒有愛,世界扔給他們的只是孤獨、不安,以及不敢期待的明天。

希望影片帶給爲人父母的和即將成爲父母的人們一個人生課題:即已生,如何養?

        每一個小孩都是父母的天使,都值得我們去溫柔以待。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