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活着》

    喝了那麼多雞湯,你依然過不好這一生。

    因爲你只是喝了雞湯,卻並沒有吸收雞湯的營養。這樣就算雞湯喝的再多也是徒勞,一份好的雞湯不僅要你慢慢品嚐,還要你時時回味,在做事做人方面不要像往常慣用的模式去生活,要潛移默化的去應用去嘗試用新的辦法或者良好的心態是不是更好。如果一件事有更好的解決辦法,我們爲什麼不用比較好的方法去解決呢,幹嘛要執迷不悟,非要一條道走到黑呢!

    談一下我最近看的這本書,餘華的《活着》,想着大家應該都不陌生,文章圍繞了主人公福貴的一生,本來祖上是富貴人家的福貴,到了他這一輩,父親已經把爺爺積攢的三百多畝土地揮霍剩下一百多畝,福貴從小也在蜜罐里長大,不食人間疾苦,從小就不好好上學,讓僕人揹着他整天到處瘋玩,經常把父親氣的半死,但是也拿他沒辦法,誰讓就這一根獨苗呢!捨不得打罵,有時候罵他沒出息,他還頂嘴:你指望你兒子,我還指望我兒子光宗耀祖呢!惹得大家哈哈大笑,爹爹深知自己做不到的事情也別爲難兒子了。就這樣福貴每天在僕人的背上,瀟灑的出入青樓和賭場,不到半年,家裏的一百多畝地被他霍霍完了,老父親欲哭無淚,活活的被這個敗家玩意氣死了,唉。從此他們過上了食不果腹的日子,媳婦和老孃還有四五歲的女兒跟着他吃苦,有一次母親病重,媳婦從丈人那裏拿來倆個銀元,讓他去縣城請個大夫,誰料想他剛一進城就被國民黨抓去當壯丁了,一路向北離家越來越遠,後來經過那麼多戰爭,他竟然命大的活了下來,後來一路跋山涉水終於回到家鄉,當他走到那條熟悉的小路上,看到了妻兒,女兒已經不會說話,變成了聾啞人。後來妻子說是因爲一場發燒,女兒就再也不能說話了。這時候妻子說起母親那場病重中已經離世了,臨死前還在念叨着:福貴肯定不會去賭博的,不會的。福貴心中一陣說不出的錐心的痛。生前母親是最疼愛他了,到死也沒見到兒子一面。

    未完待續......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