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高效學習的方法,讓你的複習事半功倍

文/沉音  字數:1049  閱讀時間一分鐘

一、逆向學習:先考試,再學習 

記得之前在複習公務員行測的時候,在整合別人的學習方法時看到一條與我們平常想法不太一樣的說法——先做一套試卷然後再開始準備學習。

後來的考研複習中,我又找到另一種說法——逆向學習法。

兩種說法本質上是一樣的,都是通過直接做考試真題的方式去更加高效的學習。

用這種方式去複習英語,兩個月的時間,英語六級沒過,英語二考了69分。

雖然在沒有正式開始複習的時候,做一套題目會讓人覺得打擊到自信心,但是在某種程度上也是對頭腦的一個“擊打”,經過這次擊打,大腦會更加重視我們接下來應該複習的內容,從而讓我們能夠更高效的複習;其次,通過這種方式我們能夠檢測自身的知識儲備,更有針對性的去複習。

二、交替學習

交替學習包括兩點:一是學習場景的交替。當我們在某個地方開始複習的時候,這個地方的場景其實就裝進了我們的潛意識中,等到我們需要喚醒這份記憶時,通過還原當時的場景就能夠很好的幫助我們提取記憶以應對考試。

具體操作包括同一些知識和內容選擇在不同的地方複習;儘量還原考試場景,以增強喚起面積。

二是當我們在進行多項任務時儘量不要長時間的安排一項工作內容,而是不同任務交替安排。人腦高效集中注意力的時間最多達到25分鐘,之後的時間雖然還在保持學習,但是效率卻在慢慢的降低,因此想要更高效的去複習,就要讓自己一直保持高度的注意力集中。

當時在複習考研的時候嘗試了大概兩週左右的番茄鍾,每一個25分鐘過去,我都覺得時間過得好快,然後對於所要學習的東西始終保持着濃厚的興趣,而且適當的安排休息,對於提高效率也有很好的作用。

三、總結陳述

第三種方法我把它概括爲總結陳述。當我們在頭腦中對我們的知識進行主觀上的梳理時後再將其輸出時,其在我們腦海中停留的時間就會越長,理解也會更加的深刻。

例如當我們看一一篇文章時,我們在閱讀之後嘗試對這篇文章進行總結概括或者對他人講述這篇文章的內容之後,我們對於文章就會有更深的印象。

當然總結陳述的方法有很多種,思維導圖、金字塔、魚骨圖、流程圖,通過和別人講述自己學習到的知識內容或者乾脆自言自語的講給自己聽,都是很好的方式。通過對不同場景的分析,找出一種或者幾種適用於自己的方式,就可以極大的提升自己的記憶強度。


總結:個人認爲,學習的方法很多,但並不適用於每個人的每個階段,更重要的學習方法是認識自身,找到適合自己學習的方式,發現學習帶來的樂趣,才能夠將學習培養成一種習慣,而不需要耗盡毅力去堅持,畢竟堅持太難了,完全違背了人的天性。

希望對大家的複習有所啓發。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