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凌亂,父母是訓斥+責罰?幫他收拾?還是另有出路?(原創)

走進孩子們的房間,最常見的就是衣服褲子亂七八糟的放在牀上、椅子上,甚至地上,鞋子、襪子更是滿地飛,書桌上也是亂亂的一堆課本與作業本,讓人不忍直視。

一遇到有客人要來,全家人常常手忙腳亂的收拾,實在來不及的情況下,機智的孩子通常會選擇將自己的房間門緊緊關閉,免得被大人們嘮叨說“凌亂”。

不知道你家的孩子是否也是這樣?

《智慧的管教》一書中,作者馬睿欣指出:“凌亂造成的種種外在問題,經常也反映出一個孩子內在失序狀況”。

這樣看來,“凌亂”折射的是孩子生命中的問題,就是不一件小事了,是需要引起重視與對付的。

一、“凌亂”並非你想象中的小事

1.“凌亂”有個孿生兄弟,他的名字叫“健忘”。

通常情況下,一個凌亂的孩子,常常也是健忘的孩子。因爲亂,所以找不到;因爲找不到,又不想被罵,最理想的藉口就是忘記了。

久而久之,人的惰性使然,形成了習慣,也就不想或無力改變了,於是,“健忘”伴隨着“凌亂”橫空出世,成了纏繞孩子的菟絲花,很難棄絕它。

2.“凌亂”不是個別現象,而是目前孩子們的普遍現象。

據家長羣裏父母們的交流,基本上十之八九的孩子都是凌亂的製造者,不僅是小小孩,高中生、大學生都一樣。孩子的這種行爲,常常讓父母氣得咬牙切齒,卻也只能從放棄到放縱,又從無力到無奈,只想着等他們工作或是結婚離開自己就眼不見心不煩了。

不知道身爲凌亂孩子的父母的你,是否心裏也是暗暗這麼想的?

說實話,這個算盤到是打得好。可是,孩子們離開你就能自動不凌亂了?他一參加工作,或是結婚了就自動變好了?

3.父母一廂情願的以爲,“凌亂”無傷大雅。

或許你認爲凌亂並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不會影響孩子的生活,也不會影響他將來的發展。事實是否如此呢?

曾在網上看到一個故事,大意是講某小夥子大學畢業初入職場,進了一家有名的公司,其才華非常受老闆的賞識,很快就成爲老闆身邊的紅人。他雖然工作上兢兢業業,卻有一個讓老闆很不喜歡的壞毛病——工作臺面常常很凌亂。有一次,居然將領導交辦的一份重要文件給整沒影了,找了許久都沒有找到,老闆一氣之下將他給開了。大好的前程泡了湯。

二、“凌亂”背後是生命的軟弱

有的父母認爲孩子“凌亂”是天性或者是遺傳,再不然,就是生命的一種缺陷,後天根本沒有辦法改變。

馬睿欣認爲,凌亂其實只是外表,內在是一個孩子生命的失序。

因爲亂,孩子對自己的時間與東西無法掌控,後果就是沒有獨自面對生活的安全感,情緒總是會不受控制。

因爲亂,孩子總是讓父母操心。於是,孩子幾乎天天生活在父母的嘮叨與被不被信任中。其實這些並非父母的本意,父母也是心情煩燥,迫不得已。久而久之,大多數這樣的孩子自己也就漸漸失去了自信心,惡性循環,沒有生活中應有的成就感,伴隨着失去了責任心。

而這一切,正是孩子生命的軟弱。既是軟弱,就是後天可以改變的。從“沒辦法”到“我可以”的路在哪裏呢?

三、“凌亂”的出路在哪裏?

1.父母與孩子在思想上要一致:我可以改變,我願意去嘗試。

世界上使社會變得偉大的人,正是那些有勇氣在生活中嘗試和解決人生新問題的人!--印度 泰戈爾

按馬睿欣的建議,作爲父母,要明白一件事——不是把孩子翻轉成一個整齊有序的人,而是幫助他們面對性格中一些軟弱的現實。父母要相信孩子可以改變。

作爲孩子,需要勇敢去面對自己性格中的一些軟弱的現實,願意嘗試去解決,而非一味的逃避和躲閃。孩子自己也要相信“我可以通過嘗試而帶來改變”。

有一句話說得很好:如果不開始行動,我們就永遠無法知道結果。失敗固然痛苦,但更糟糕的是從未去嘗試過。所以,開始行動吧。

2. 父母與孩子要釐清責任與分工

父母的責任是引導,而不是代工(即代替孩子做)。

父母爲孩子包辦一切是孩子自信心的頭號殺手。這樣的孩子,即使是成績好,也不過是生活的低能兒,遲早會重修生活中那些故意不學的重要功課。

2016年,央視《新聞調查》播出《“神童”的成長》,講述了一個現代版“傷仲永”的故事,主角魏永康,2歲就掌握了1000多個漢字,4歲即完成初中課程,13歲時以高分考入湘潭大學物理系,以在17歲時考取中國科學院碩博連讀研究生。典型的“神童”吧!

但魏永康取得如此成績的背後,全靠其母從小到大的精心照顧:什麼家務活也不幹,連牙膏都要媽媽擠好,衣服也要媽媽搭配好,甚至在17歲考研究所之前,居然是一邊看書,一邊被媽媽餵飯。後來,上了三年研究生的魏永康而被中科院退學回家,因爲生活完全不能自理。

身爲父母的你,願意自家孩子如此嗎?你還敢傻傻的代勞去收拾孩子的“凌亂”房間嗎?還有,你還敢傻傻的做他的生活助理,提醒他這提醒他那,補位他的“健忘”嗎?

有人說:父母爲孩子包辦一切是孩子自信心的頭號殺手。我深以爲是。

孩子的責任是行動,從而帶來改變,勝過生命中的軟弱。

3. 陪伴孩子勇敢挑戰自我的限制,爭取進步的空間

常言道:“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如果想試圖改變一些東西,首先應該接受許多東西。——(法)薩特

“井井有條的居住,並非本能,而是科學,需要用心鑽研和不斷花時間。”這是日本收納教主近騰麻理惠的名言。

那麼,父母如何引導孩子行動呢?

首先是讓孩子房間的東西變“少”。

馬睿欣指出:“凌亂”的真兇是囤積。對生活雜亂的孩子來說,沒有什麼比“少”更有效。

她自己的做法是,每隔一段時間,就會突然將孩子們召集起來,一人分發兩個不同顏色的袋子,要求孩子們在一刻鐘內迅速收納自己房間裏的東西,10樣完全應扔掉的東西放入一個袋子裏,另外再揀10樣自己不用卻又可以捐贈給別人使用的東西放入另一個袋子裏。另外,對準時做到的孩子給以適當的獎勵。

這樣做的好處頗多:一是給孩子們的房間瘦身;二是趁此機會多瞭解孩子們真正的需要;三是使孩子們的整頓變輕鬆了。

其實,這個辦法也完全適用於大人的。

期間,父母要注意不要心疼扔了東西,也不要罵他們浪費。

無獨有偶,日本收納整理大師山下英子在她的《斷舍離》中也表達了類似的觀點。因爲我們生活中需要的東西其實不多,不必爲了不需要東西而煩惱。

其次是讓孩子爲自己的東西建立“家園”。

意思就是讓孩子們漸漸學會自立更生,爲自己的物品確定安放它們的合宜位置。

小時候,一般是父母代勞,或規定好每樣物品的歸納處,然後訓練孩子只要照着行就OK。但隨着孩子漸長,完全可以讓他們自己根據自己的喜好而重新規劃物品的歸宿位置。自己規劃的路線,有自己的思考,方便自己記憶,更利於孩子的獨立。

第三是讓孩子學會自我提醒。

對於孩子的生活管理,“自我提醒”非常重要。尤其是那些自稱有“健忘”症的孩子,一定要學一些實用技巧。比如利用便利貼、手機記事本、鬧鐘等,以幫助自己記憶重要的事項,避免錯過或延誤。

這樣做的目的不僅僅是避免出錯,更是讓孩子正面自己的弱點,養成去補救的思維與習慣。

馬睿欣講述她兒子的故事,是個不折不扣的健忘大師,曾一年內在家人輪流看照下,還是可以整丟5幅眼鏡。雖經衆人各種幫忙與獻策,一一試過之後仍然收效甚微,真是令人沮喪。最後,他自己終於領悟到,只有眼鏡不離開自己,纔是最好的防止遺失的方式。於是,媽媽爲他專門買了一條眼鏡繩,讓他在不用戴眼鏡的時候仍然可以與眼鏡在一起。

這個方法未必新鮮,但對兒子來說,確是非常管用。並且,兒子從中獲得了“我可以勝過……”的成就感與經驗,這就是最大的進步。

第四是建立主動整理的習慣。

現今的時代,孩子們功課太多,時間常常被安排得滿滿的,若是被父母勒令搞大掃除、做徹底整理房間的事,他們多半不會樂意。就算勉強做了,維持不了幾天就會原型畢露。搞得他們又疲累,又無成就感,全家都不開心。

對此,我自己深有體會。以前,我自己也喜歡動不動就來大整理,但真的維持不了幾天。現在,隨着更多整理收納的學習,還是覺得馬睿欣提出的方法很容易:建立一個15分鐘的主動整理習慣。即一次整理不超過15分鐘,只需要整理一部分,而非全部的“凌亂”。但這個習慣需要在生活中主動固定下來,可以是一些休息時的片斷時間。

建立主動整理的習慣,比立刻翻轉眼前的“凌亂”更是要緊。因爲前者在乎長遠的,後者只在乎眼前的果效。智慧的父母們千萬要明白這一點。

分享到最後,歸納一下,總意就是:面對生命的軟弱,父母要做的不是代勞,而是幫助孩子找到一條適合自己的出路纔是上上策。通過讓孩子房間的東西變“少”、讓孩子爲自己的東西建立“家園”、讓孩子學會自我提醒、建立主動整理的習慣四大技巧,父母可以高質量的陪伴孩子勇敢挑戰自我的限制,爭取進步的空間。

其實,生命在於成長,父母的榜樣也很重要,如果過去我們自己也是凌亂,不妨自己先學習,然後教導孩子,共同進步。這是生命中的美好,也是上帝將孩子賜予父母,對父母生命的成全。

(我是70後職業女性,一個關注孩子身心靈健康成長的媽媽。有一些育兒經驗,也在不斷的學習成長中,歡迎和大家多交流親子關係、父母成長等。本文爲原創,首發於 今日頭條  https://www.toutiao.com/i6690151832456528396/,如果覺得對你有幫助,歡迎留言分享,轉發其它平臺請備註來源,謝謝)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