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ideline2.1大禮包&Guideline4.3大禮包最新解決思路

最近和行業人士針對 Guideline2.1 & Guideline4.3進行了最新的討論,下面是分享內容。我相信今天看到這篇文章的肯定都是在過去一年中飽受蘋果摧殘的開發者們,我看大家下午都很熱情。接下來我們先一起回顧一下蘋果整個上架的現狀。

目前,蘋果對國內馬甲包的套路已經逐漸摸透,導致的是蘋果最近一年對蘋果的馬甲包打擊力度,呈幾何式增長,現在大家普遍遇到的情況就是:

第一:上架呢,就像大家說的,4.3已經成爲頭號殺手,往往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奮戰一個月顆粒無收;
第二:複審嚴。不管是千萬把,還是先支付,沒幾天就得下,甚至老包都受牽連,整個下架的應用比上架還多,這個數據大家去清邁上異常都能看得到。

不過,就算千難萬難,我們該上還得上。針對這就近兩年來上架經驗來分享一下對蘋果審覈的理解,首先剖析一下蘋果的審覈流程,我自己對蘋果審覈流程做了定義,分爲以下四個環節,第一個環節: 開發者環節; 第二個環節:代碼審查環節; 第三個環節:人機交互審查環節和最後一個環節等待發布或者是被拒的一個環節。

第一個環節,開發者環節,這是我們掌握主動性的一個環節,時間由我們開發者自己掌握,這個時候主要爲後續的蘋果審覈做好規避工作,主要從兩個層面來做分析,第一個代碼的層面大家都知道,至於如何修改代碼,在今天的課程中會詳細介紹,當然,爲了更好的應對蘋果不斷升級的審覈政策,我們的代碼務必要做到規範管理,這樣也是爲後續做更多的馬甲包做好準備工作。

一、蘋果對馬甲包打擊力度增加。導致現在遇到的主要問題是

1.上架難,4.3 已經成爲頭號殺手;
2.複審嚴,下架頻繁,下架應用比上架還多。

二、蘋果主要的審覈流程:

2:運營上的細節處理,主要是爲了規避4.3
運營上的處理又可分爲3點:

  a:ip切換,保證ip不重複,在沒有vpn的情況下,用手機熱點飛行模式五分鐘即可

第二個層面,運營上的事情必須注意的細節,主要也是爲了規避4.3,從三個方面來看,第一個方面,IP的切換,我們開發者包括運營人員,在任何與蘋果產生交互的情況下,都要做好IP切換,保證IP不重複。包括證書的處理,打包以及傳包等等的情況,那麼我相信很多人都會問,在沒有VPN的情況下,如何不停的變化IP呢? 給大家分享一個小技巧,我們打開手機的飛行模式,五分鐘再開一個熱點就是一個新的IP。

  b:保證設備更換,若無法更換設備,那麼證書參數要處理到位,基礎證書每次都要清空處理

第二,設備的更換,蘋果是一個封閉的系統,我們的每一次操作,蘋果對設備都是有記錄的,所以說有條件的開發者們在處理的同時,儘量用不同的設備打包,這個時候可能自己沒這麼土豪,哪有這麼多設備可以用,但是你可以選擇租,但是租也只能是少數情況,我也做不到,每次都更換設備,所以這個時候證書的處理就顯得更加重要,要儘量誤導蘋果,以爲這是新的設備,有一點基礎,千萬不要自主導致自動導證書,而且基礎證書每次都要清空處理,那大家想要學習如何規範地導證書,可以實現,可以私信我。

  c:元數據填寫,切勿複製應用介紹和測試賬號,不得重複

第三,原數據的填寫,這個就是蘋果後臺的一些信息填寫,這個環節相對簡單,但大家也不可以大意,千萬不能偷懶複製粘貼,尤其是測試賬號,大家每次都要記錄。保證不重複,避免被關聯上因小失大。

B:代碼審查環節(機審環節): 就是等待審覈環節

第二個大環節-代碼審查環節。對於蘋果後臺的是正在等待審覈的環節,也就是大家通常所說的機審。那麼機審到底是審哪些東西,當然蘋果有他自己的核心算法,我們是不可能完全知道,但作爲開發者,我們一定要通過不斷地提審測試,去更加深入的瞭解蘋果的計算算法,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

目前我通過親手提審的1000個包來看,蘋果主要會對文件名, 函數名,類名,方法名等進行對比,而不是全局二進制文件的每一個代碼進行對比。這是有依據的,另外給大家一個小提示: 如果應用首次提交,在這個環節,停留時間超過72小時,建議撤回。很明顯,蘋果已經不想審覈你的應用了,如果堅持提升,很有可能會被封號,我看到下午羣裏有很多開發者說,在這個環節。等了一個星期,甚至半個月。那麼。我建議你放棄了,換個ID重新提,不然賬號可能都廢了。

主要審覈內容:對“文件名,類名,函數名,方法名”等進行比對;而不是對全局每一個二進制文件的代碼進行比對。

小貼士:如果應用首次提交,在這個環節的時間如果超過72小時,建議撤回哦,否則有封號風險

 C: 人機AI交互環節:這個環節是ai機器人配合人工體驗應用的環節。(正在審覈環節)——時間大概在幾十分鐘到幾個小時之間,若超過72小時建議放棄,否則依然有封號風險

第三個大環節,人機的AI交互審查環節,這正在審覈的環節。也就是我們平時所謂的人審這個環節,其實AI機器人配合人工審查應用的環節。所以在我看來,蘋果其實沒有純粹的人審,這個環節我們同樣只能被動的等待。但這個環節一般很快,大多數就是一兩個小時的時間,事情,甚至有時候十幾分鍾。一樣的,你在這裏如果超過了72小時,我還是建議你放棄。同樣是有封號的風險。

但這裏大家可能會質疑,你憑什麼斷定蘋果不是純粹的人審,那我的看法是,蘋果作爲全球最頂尖的科技企業,需要的是高效的工作模式,單純的人工審覈不符合當前的人工智能的發展方向,蘋果怎麼還會讓單純靠勞動力的情況出現呢,所以蘋果不可能是單純的人審。

至於爲什麼會有人機交互,損差,因爲人有人的優勢,人是具有強大的主觀判斷意識,機器有機器的優勢,機器的效率是人不可比擬的。但目前AI機器人還做不到過於複雜的內容判斷。所以有些問題還是需要人工來判斷,如果我們的代碼混淆沒有問題,等內容涉及違規或者敏感問題,甚至涉及當地國家的一些法律法規的問題,這個時候審覈人員的作用就體現出來了,因爲機器沒有辦法做出準確的判斷。

a:蘋果審覈主要分爲
1:代碼問題——機審
2:內容違規問題——需審覈人員來做判斷
b:出現人機交互審查的原因:機器記憶力和工作效率是人不可比擬的,但是人的主觀判斷意識又是機器沒有的

這裏再來談談大家所謂談論的人審的問題,假設真的有人審。那麼問題來了,是哪個人類有這麼牛逼的記憶力,能夠做到過目不忘,要知道蘋果的4.3條款,指的是重複應用,而不是相似應用哦,長期跟蘋果審覈打交道的人都應該知道,蘋果的做事風格,蘋果每天審覈全球數萬甚至數十萬的應用,他們有着嚴格的審覈機制,所以只有在十足的把握的情況下,纔會把你的應用以4.3打回。所以你感覺到的人審其實是一種錯覺,下這個結論的還是AI的人工智能。

 c:人審4.3是不可能的,4.3條款是指重複應用,而不是相似應用,嚴謹高效的蘋果審覈環節,一旦給到你4.3,那一定是他有了十足的把握才被4.3打回,這是單靠人審做不到的絕對

當然,就算你收到了截圖的4.3,拘審也不是人工截圖的,也是機器截圖給到一個非常有依據的證據,是機器做出的判斷,而不是靠人的主觀意識,當然,我相信卡在這個所謂的人審環節的,最多的不是應用的產品,而是遊戲。因爲產品的素材少,更換容易,不像遊戲素材太多,替換成本太高。

 d:卡在所謂人審4.3的這個環節死的最多的不是應用類,而是遊戲類——遊戲類素材太多,替換成本太高

第四個環節就是被拒環節,這個環節我們已經得到了蘋果的審覈反饋,如果是過了,那是皆大歡喜,當然,以後過程的小夥伴都可以給我私發個紅包慶祝一下。但是一把過的概率極低,在被蘋果拒審後,我們要根據駁回的原因作必要的修改,這個是大家遇到的常態,如果被拒時收到了蘋果的截圖,那我告訴你。這是一件好事,這種情況下,說明你的應用很大概率是可以過程的。因爲蘋果還是想告訴你要如何修改,這其實是在幫助你過審,最怕的是。給你一個條款,什麼截圖都沒有,你只能靠自己猜。

 D:被拒環節:指得到反饋

過審最好,但是一把過的可能極低,收到截圖是好事,已便下次過審;


關於被拒情況的觀點分享:敲黑板, 看重點!!!


觀點一:兩次裝機審覈

繼續閱讀請點擊小專欄 https://xiaozhuanlan.com/topic/8492635017 喜歡此專欄記得訂閱哦~

**

下期預告:《如何讓包活的更久》,敬請期待哦**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