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爲孩子的學習焦慮嗎?看過來,這樣做可以大大緩解(原創)

開會的時候,偶遇M女士,她坐在離我很遠的位置上,玩着手機。我想起幾年前的一個場景,也是在一個會議室開會,我和她的座位緊鄰,由於彼此的女兒曾經是小學同學(初中時不再同校,她女兒上的成都最牛掰的中學,精英薈萃,我女兒上的是相比之下較普通的學校),就互相聊了聊。

至今讓我仍印象深刻的是,當時她手機震動了一下,只見她連忙拿起手機看,之後笑臉收住,長嘆了一口氣,挺沮喪的樣子。我問她怎麼了,原來是收到孩子週考排名情況,她女兒成績略有下滑。其實,成績波動不是很正常的事嗎,但她說:“你不曉得,**學校實行末位淘汰制,學生壓力大得很,週週都考試,並且每次考試都會排名,還要在班級羣裏公佈。孩子考得好還好,不然,影響家長一個星期的情緒。”

哎,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父母比孩子對學習更上心也更焦慮了。回想我自己也曾經這樣,好些時候甚至控制不了自己的焦慮情緒,對着女兒唸叨不已。多年以後,談及往事,女兒向我吐露心扉,她曾一度因我表現出的焦慮而倍感壓力。然而當年的我,卻全然不知。

著名心理學家武志紅在《爲何家會傷人》一書告誡父母:別把焦慮轉嫁給孩子!現在讀來,竟然有一種相見恨晚的感覺,若是早有人告訴我那樣做的心理與行爲都是錯的,想必女兒會更快樂一些吧。因此,很想結合自己的經歷與所讀內容與年輕的父母們有所分享,期望能讓你們及孩子的生活多一些快樂。


一、焦慮的表現與衍生

1.孩子的學習成績與父母的愛劃等號

如果父母公然對孩子說:“你成績越好,我們越愛你,若是成績不好,我們就不愛你。”肯定會被一些吃瓜羣衆的唾沫淹死。但事實上,大人們嘴上不說,實際上就是這麼幹的,只不過自己可能還對此無意識吧。

再小的孩子,也有天生的聰明,漸漸從父母的行爲中,感受得真真切切。比如,孩子考試在前幾名,總會看到父母滿臉的笑容,得到他們的獎勵。反之,若是萬一考差了,迎接孩子的就是大人們拉長的苦瓜臉,還有一頓臭罵或好打。

2.早教機構成爲最賺錢的項目之一

如今城市中,越來越多的早教機構如雨後春筍班出現,隨便哪個大型購物中心附近都至少會有一家甚至幾家。父母帶着學齡前的孩子上早教,已成爲另一道城市的風景。早教費用貴死人,然而父母樂此不疲。

3.陪讀媽媽異軍突起

隨便哪個學生家長羣裏,都能找出幾個甚至更多專職的陪讀媽媽。從小學到高中,不少父母給孩子的信息就是:你只要埋頭讀好書,其它無需管,父母可以搞定一切。於是,孩子們的生活能力越來越差,離開了媽媽,幾乎不能生存。

浙江衛視播出的《陪讀媽媽》更是將視角展望到了海外與大學生,陪讀媽媽無處不在,無論國外還是國內,無論中小學還是大學。

二、父母爲何會深陷焦慮?

1. 愛的盲目與無知

大部分的父母肯定是愛孩子的,但卻用錯了方法。他們以爲自己是愛孩子,其實卻是傷害孩子。比如,拿成績好壞與愛的表現掛勾,會讓孩子從根本上認爲你愛的是成績,而不是他本人,這是何等可悲的事。

如果你是愛“好的成績”,那何必親自生娃呢?或者,你可以去領養一個成績好的孩子當作你的孩子來養嘛。這話聽起來很不中聽,但其實還真是不少孩子的想法。還記得女兒小時,我因她成績考差了罵她,同時拿另外一個成績又好又聽話的孩子來與她比較。她情急之下真說:“那你讓她喊你當媽媽嘛。”

2. 擔心落在起跑線上?

曾幾何時,“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口號傳過大江南北,中國幾乎沒有一個地方不被它攪動。然而,這話是真理嗎?我看未必!

首先,人生的起跑線並不在早教班上,也不在補習班、興趣班上。

其次,那些被上了早教班、興趣班的孩子後來也不咋樣。成爲悲劇的也不少,如曾讓大家震驚的女律師樑素素自殺事件。

3. 父母不成長,將全部希望寄於孩子身上

《爲何家會傷人》一書中,徐浩淵博士更是深刻剖析:父母將自己的焦慮轉嫁給了孩子。尤其是媽媽們,他們自己的成長停滯了,對自己能否繼續適應現代社會的發展變化產生了巨大的心理焦慮。可恨的是,他們並非通過自己不斷的成長來解決,而是錯誤的將全部希望寄託在孩子身上,結果讓孩子在承受自身學業壓力之外,還得承受來自父母的額外壓力。

這其實是家長的怯弱與懶惰。最可恨的是,他們自己不優秀,卻逼着孩子必須優秀;他們自己不完美,卻強求孩子必須完美。這邏輯思想也真是夠荒謬的。

三、如何才能不焦慮?

1.家長自己要成長

什麼是成長呢? 有人說,成長就是自身不斷變得更好、更強、成熟的一個變化過程。這個世界變化快,不僅表現在舊有的東西淘汰得很快,也表現在新事物新知識更新得很快,若不成長,你自己就會被淘汰。所以,成長,是必須的。

作爲家長,要怎麼成長呢?

我以爲首先是認知的提高。關於養育孩子,和孩子建立親密關係,你得去認識你孩子們的共通點、興趣點、需求點是什麼。這些是需要有效的溝通與不斷學習才知道的,絕非你自己頭腦的臆想。

其次是行動力的提高。父母不僅是孩子的第一老師,也是終身老師。你必須親自成爲好榜樣,有行動力,而不是空談的理想者。

《爲什麼家會傷人》中,徐博士指出,如果父母自己也在成長,就不容易有對社會的恐慌感,同時自身也會少很多焦慮。如此,要轉移的焦慮也會大大減少。這簡直就是雙贏的局面。

例如,上海一位49歲的宿管阿姨上個月成爲新網紅,原因是她與兒子同時考取研究生。這簡直不是一般的勵志。據悉,這位阿姨在當宿管期間,連續3年旁聽交大的專業課程,堅持上網課,背單詞。功夫不負有心人,媽媽的成長從側面成爲兒子的榜樣。陪讀若能到達此等高度,相比那些沒事就把全部的勁往孩子身上使的媽媽,這位宿管阿姨式的媽媽應是非常受孩子們喜歡的。

圖片來自網絡

2. 給孩子獨立的空間

孩子是活生生的人,隨着年齡的增長,自我意識也越來越強,他們需要屬於自己的成長空間。若父母對孩子事事、時時監管與約束,孩子就失去了自我探索成長的機會,不僅父母與孩子都累得要死,而且讓孩子感到格外壓抑,對身心靈都不利。

那麼,怎麼給孩子成長空間呢?

其實也不難,某些事上,適當的讓孩子自己做選擇或決定。

比如,讓孩子自己決定要學什麼興趣愛好,讓孩子自己決定補課還是不補課。甚至,可以讓孩子自己選擇讀什麼學校,學什麼專業。因爲,父母除了引導,真的不可以再前進代替了。

孩子終究要離開父母獨立生活,這是永恆的真理。選擇與決定是人存活於世的基本技能,但不是本能,並非生來就會。父母不放手,一味的代替,只會削弱他們這方面的技能。我懷疑,那些所謂的“選擇困難症”恐怕與父母的包辦、控制有關。

放手讓孩子選擇,給他決定權,也是培養孩子的責任心。父母的選擇不是他的喜歡與本心所向 ,終究是又費馬達又費油,結局往往是白辛苦一場。對此,我自己有切身的體會。女兒初升高時,我聽信上銜接班的重要,不顧女兒的反對,花費不菲送她去補課,結果她聽得是懂非懂。到了正式上高中時,不甚用心,成績下滑歷害。現在想來真是後悔,如果當初不逼她,是不是情況會好很多呢?

3. 轉變愛的方式

愛不只是用嘴說的,更是用行動上表現出來的。在無數次條件刺激下,孩子們已然知道一個不想被父母承認的事實:父母的愛=孩子的學習成績。

但事實上,身爲父母,對孩子的愛應是無條件的。這愛是真正的愛,無條件的接納、包容與信任,從小就需要培養。這樣,無論孩子在外遇着了怎樣的風波,經歷了怎樣的坎坷,他(她)纔會總想着、也敢回到家的港灣。

那些在外留學卻抑鬱不得志的孩子,那些深陷裸貸的姑娘們,若全然相信父母的愛是無條件的,怎會走向輕生的不歸之路?

中國人常說“打是親,罵是愛”,但對於孩子,恐怕這樣的方式太過於LOW與不適用了。責備是有藝術的,目的卻沒變過,那就是愛。

4月17日22時許,上海盧浦大橋,一名17歲少年因在校與同學的衝突而遭到媽媽的批評,居然就跳橋身亡了。這樣的悲劇讓人格外痛心,網上談論間,許多人表示搞不懂青春期孩子們在想啥子,爲何會如此脆弱,嘆息聲一大片,哀痛聲一大片。

如果,那位媽媽轉變愛的方式,不把心頭對孩子的擔心焦慮之情立時發作表現出來,是否事情的發展會不一樣呢?當然,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這事應成爲廣大家長的借鑑,並藉此機會好好反省自己愛的方式對不對,要不要轉變或進化一下了。

關於有效的、好的愛的方式,我現在暫時是講不清楚的(以後可以詳細分享),但我知道學習是方向,不學習永遠不知道。

四、做好自己,讓焦慮遠去

雖然這個時代焦慮無處不在,哪怕爲着孩子的學習,許多父母也深陷焦慮之中,但我們的生活要繼續,家長們可以試着從自己要成長,給孩子獨立的空間,轉變愛的方式這三個方面來操練讓焦慮遠去。同時,不將自己的焦慮無原則地傻傻的轉移給孩子,讓自身散發出來的正能量自然的傳遞到孩子那裏,如此良性循環起來,孩子的成長才會健康。

(本文首發於 今日頭條,你爲孩子的學習焦慮嗎?看過來,這樣做可以大大緩解(原創)如果喜歡,請點個贊,歡迎評論交流。)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