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配置系列一:永久组合与60/40组合之分析总结

对投资多少有些了解的朋友,应该对资产组合都不陌生,但是到底各种组合的意义和效果如何,想必就没那么清楚了吧。今天我们就来对比分析一下永久资产组合以及60/40组合。

两种组合的定义

永久组合,是1980年代美国专业投资人哈利·布朗提出的,在这个组合中是把投资资金四等分:25%的股票、25%的国债、25%的现金和25%的黄金。

60/40组合,又被成为基准投资组合,是把资金投资于60%的股票和40%国债的一种投资组合。由于该组合资产配置简单,也被经常用于作为比较基准,其收益和风险也是被广泛接受的。

历史表现对比

那么这两种组合的表现到底咋样呢?哪个收益更好?哪个表现更稳定?

下面我们引用张潇雨老师的《个人投资课》中相关数据,来看看这两种组合的历史表现。

首先,永久组合,以25%美国标普500指数基金,25%的美国十年期国债指数基金,25%的黄金指数基金以及25%的短期货币市场基金来配置。从1973年到2017年这45年的历史表现如下:

年化回报:8.15%

最大回撤:12.42%

其次,60/40组合,以60%美国标普500指数基金,40%短期货币市场基金配置,在同一时间段的历史表现如下:

年化回报:9.76%

最大回撤:29.69%

最后,我们也来对比一下如果同样的资金100%投资于美国标普500指数基金,同时间段的历史表现如下:

年化回报:10.52%

最大回撤:50.21%

从这三组数据中,我们很容易就发现:永久组合的回报相对低一些,回撤也最小,算是最稳定的投资组合;60/40组合,则表现居中,比例较高的股票带来了收益增长,也提升了整个组合的波动性;而100%的股票投资则无法避免较大的市场波动带来的较大回撤。

在实际的日常投资操作中,收益是考虑的一个方面,而组合的波动比例实际上是更加重要的。因为组合的波动情况,更考验我们在投资过程中的耐心和持有组合的时间,而持有时间决定了我们的最终的真实收益。

这么分析下来,小伙伴们对资产组合的作用和效果有些了解了吧。总结一下就是,在牺牲1%-2%的收益的情况下,尽量选择表现相对稳定的组合其实是一种更优的投资策略。

配置策略

上面的例子,我们都是以美国市场为例的,如果想把这套资产配置理论用在国内的市场上,我们该怎么操作呢?

实际上,在A股市场上,与美国标谱500指数相类似的是沪深300指数。因此,在股票配置方面,我们可以选择表现优异的沪深300指数基金。

债券配置方面,可以选择以中国国债作为底层资产,或者有债券基金投资经验的小伙伴,也可以选择一些表现较好,以国债以及短期债券为投资标的债券基金。

黄金配置方面,有两种选择:可以买入实体黄金,另一种则是买入与黄金挂钩的基金。在黄金相关的指数基金方面,张潇雨老师推荐美国安硕基金公司的黄金基金(IAU),道富的黄金基金(GLD),还有瑞士的黄金基金(SGOL),可供参考。

现金配置,则相对简单,可以选择活期存款、货币基金、3-6个月的定期存款等,方便在需要资金的时候随时取用。

以上,是永久组合与60/40组合的分析比较,希望小伙伴们可以get到相关的信息,在资金的投资组合中考虑到收益和回撤两个方面,并根据自身情况配置相应的资产。

后续,我会陆陆续续根据学习的情况,持续更新资产配置系列的相关文章,敬请关注!

参考:大类资产的属性总结笔记

上一篇:日常可用的三种金融思维:预期思维、贴现思维以及复利思维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