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網絡之網絡體系架構與IP

一、網絡體系結構

推薦的連接:

七層架構主要包括:

  1. 物理層:主要定義物理設備標準,如網線的接口類型、光纖的接口類型、各種傳輸介質的傳輸速率等。它的主要作用是傳輸比特流(就是由 1、0 轉化爲電流強弱來進行傳輸,到達目的地後在轉化爲 1、0,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模數轉換與數模轉換)。這一層的數據叫做比特。

  2. 數據鏈路層:主要將從物理層接收的數據進行 MAC 地址(網卡的地址)的封裝與解封裝。常把這一層的數據叫做幀。在這一層工作的設備是交換機,數據通過交換機來傳輸。

  3. 網絡層:主要將從下層接收到的數據進行 IP 地址(例 192.168.0.1)的封裝與解封裝。在這一層工 作的設備是路由器,常把這一層的數據叫做數據包。

  4. 傳輸層:定義了一些傳輸數據的協議和端口號(WWW 端口 80 等),

如:TCP(傳輸控制協議, 傳輸效率低,可靠性強,用於傳輸可靠性要求高,數據量大的數據),UDP(用戶數據報協議, 與 TCP 特性恰恰相反,用於傳輸可靠性要求不高,數據量小的數據,如 QQ 聊天數據就是通過這 種方式傳輸的)。 主要是將從下層接收的數據進行分段進行傳輸,到達目的地址後在進行重組。 常常把這一層數據叫做段。

  1. 會話層:通過傳輸層(端口號:傳輸端口與接收端口)建立數據傳輸的通路。主要在你的系統之間 發起會話或或者接受會話請求(設備之間需要互相認識可以是 IP 也可以是 MAC 或者是主機名)

  2. 表示層:主要是進行對接收的數據進行解釋、加密與解密、壓縮與解壓縮等(也就是把計算機能夠識別的東西轉換成人能夠能識別的東西(如圖片、聲音等))

  3. 應用層:主要是一些終端的應用,比如說 FTP(各種文件下載),WEB(IE 瀏覽),QQ 之類的(你 就把它理解成我們在電腦屏幕上可以看到的東西.就 是終端應用)。

各層使用的數據交換設備:

  • 網關:應用層、傳輸層。

    網關在傳輸層上以實現網絡互連,是最複雜的網絡互連設備,僅用於兩個高層協議不同的網絡互連。

    網關的結構也和路由器類似,不同的是互連層。網關既可以用於廣域網互連,也可以用於局域網互連。

  • 【重點】路由器:網絡層

    路由選擇、存儲轉發

  • 【重點】交換機:數據鏈路層、網絡層

    識別數據包中的 MAC 地址信息,根據 MAC 地址進行轉發,並將這些 MAC 地址與對應的端口記錄在自己內部的一個地址表中。

  • 網橋:數據鏈路層

    將兩個 LAN 連起來,根據 MAC 地址來轉發幀。

  • 集線器(Hub):物理層

    純硬件設備,主要用來連接計算機等網絡終端。

  • 中繼器:物理層

    在比特級別對網絡信號進行再生和重定時,從而使得它們能夠在網絡上傳輸更長的距離。

二、IP

IP 地址的分類

IP 地址是指互聯網協議地址,是 IP 協議提供的一種統一的地址格式,它爲互聯網上的每一個網絡和每一臺主機分配一個邏輯地址,以此來屏蔽物理地址的差異。

IP 地址編址方案將IP地址空間劃分爲 A、B、C、D、E 五類,其中 A、B、C 是基本類,D、E 類作爲多播和保留使用,爲特殊地址。

每個 IP 地址包括兩個標識碼(ID),即網絡 ID 和主機 ID 。同一個物理網絡上的所有主機都使用同一個網絡 ID ,網絡上的一個主機(包括網絡上工作站,服務器和路由器等)有一個主機 ID 與其對應。A~E 類地址的特點如下:

  • A 類地址:以 0 開頭,第一個字節範圍:0~127 。

  • B 類地址:以 10 開頭,第一個字節範圍:128~191 。

  • C 類地址:以 110 開頭,第一個字節範圍:192~223。

  • D 類地址:以 1110 開頭,第一個字節範圍:224~239 。

  • E 類地址:以 1111 開頭,保留地址。

詳細的,可以看看 《IP 地址分類(A類 B類 C類 D類 E類)》 文章。

IP 地址與物理地址的區別

  • 物理地址(MAC 地址),是數據鏈路層和物理層使用的地址。

  • IP 地址是網絡層和以上各層使用的地址,是一種邏輯地址。

  • 其中 ARP 協議用於 IP 地址與物理地址的對應。

詳細的,可以看看 《即生瑜,何生亮 —— MAC 地址與 IP 地址》 文章。

網絡層的 ARP 協議工作原理

網絡層的 ARP 協議完成了 IP 地址與物理地址的映射。

  • 首先,每臺主機都會在自己的 ARP 緩衝區中建立一個 ARP 列表,以表示 IP 地址和 MAC 地址的對應關係。

  • 當源主機需要將一個數據包要發送到目的主機時,會首先檢查自己 ARP 列表中是否存在該 IP 地址對應的 MAC 地址:

    • 如果有,就直接將數據包發送到這個 MAC 地址。

    • 如果沒有,就向本地網段發起一個ARP請求的廣播包,查詢此目的主機對應的 MAC 地址。此 ARP 請求數據包裏包括源主機的 IP 地址、硬件地址、以及目的主機的 IP 地址。網絡中所有的主機收到這個 ARP 請求後,會檢查數據包中的目的 IP 是否和自己的 I P地址一致。

      • 如果不相同,就忽略此數據包。

      • 如果相同,該主機首先將發送端的 MAC 地址和 IP 地址添加到自己的 ARP 列表中(如果 ARP 表中已經存在該 IP 的信息,則將其覆蓋),然後給源主機發送一個 ARP 響應數據包,告訴對方自己是它需要查找的 MAC 地址。

        • 源主機收到這個 ARP 響應數據包後,將得到的目的主機的 IP 地址和 MAC 地址添加到自己的 ARP 列表中,並利用此信息開始數據的傳輸。

        • 如果源主機一直沒有收到 ARP 響應數據包,表示 ARP 查詢失敗。

注意,在 OSI 模型中 ARP 協議屬於鏈路層;而在 TCP/IP 模型中,ARP 協議屬於網絡層。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