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碎念]來談談寫作這件事

寫作這件事,很多大佬都談過,但我還是想從自己的角度去談談.

說到寫作,我們就需要來說,我爲什麼要去寫作,或者說,寫作帶給了我什麼.

1 ,可以系統性的思考.
我覺得你肯定有這樣的感受,就是一個知識點我明明懂了,可是給別人講的時候,卻總是講不明白.知道爲什麼嘛?因爲你只是以爲你自己懂了,實際上你並沒有懂.
而寫作就相當於你在給別人講,那麼你爲了寫明白一個知識點,爲了讓別人讀懂你這篇文章,你會怎麼做?
就拿這篇文章來說,爲了向別人說明寫作的重要性,你會怎麼展開?起碼會從是什麼,爲什麼,怎麼做,這三點去展開說,對吧.
那麼,當你這樣去寫的時候,你發現,我好像對是什麼不太清楚,所以你就會去查資料;我爲什麼要去用這個呢,想不明白,再去查資料;我怎麼用這個知識呢,再去查資料或者實踐.
這樣做一次兩次三次…當你堅持這樣寫完 100 篇文章的時候,你的思考角度,思維模式,絕對和寫作之前不一樣.

2 ,構建影響力.
對於一個人來說,最重要的是什麼?是有自己的「影響力」.
當你有自己的影響力時,你就能夠在整個行業裏面脫穎而出,從而能夠有機會結識更加優秀的人.
但是影響力很輕鬆就能構建?只想說,別做夢了.
那麼,我怎麼構建影響力?

  • 高質量的內容
    一件事情,你一定要想清楚,就是你和我都互相不認識,那麼我憑什麼信任你,我憑什麼受你的影響,對吧.靠的就是高質量的內容.
    我寫博客,特別是需要實操的內容,比如安裝 mysql , keepalived 這些文章的時候,都是自己操作一遍之後,確實是成功了,纔敢發表出來.自己沒有實踐就寫出來,我覺得是對讀者的不負責任,那自然也就沒有信任這一說.
  • 交給時間
    只要保證自己的內容是高質量的,剩下的交給時間就行了.
    因爲時間會告訴你,這一切是值得還是不值得.

既然寫作給我帶來了以上好處,那我該怎麼做?

1 ,找到你擅長的內容,不斷細分,細分再細分,然後錘鍊,錘鍊再錘鍊.
關於你擅長的內容,這一點需要你自己去尋找.
比如我,對於前端,運維,後端,等等都有一些學習和鑽研,那我就開始寫這方面的內容.
但是前端,運維,後端每一個都是很大的方向,我怎麼着手去寫?一個辦法:細分.細分到什麼程度呢?比如說,我今天遇到了一個前端的問題,我寫下來記錄一下,可不可以?完全 OK 啊!
但是寫完了就沒事了?不是的,還需要再錘鍊.
我一般是寫完之後,就發表出來.如果有人給我評論一下,指出我哪裏做的不是太好,我真是太開心了,又是一個可以成長的機會.
然後我過一段時間之後,會再來看之前寫的文章,這裏寫的不太好,改改.那裏排版看着不太舒服,再改改.
所以如果你感興趣的話,可以看看我最近寫的內容,和剛開始寫的內容,不管是內容,深度,還是排版,我打保證,絕對是不一樣的.
而這,都是因爲我找到了擅長的內容,不斷細分,然後一直錘鍊的結果.

2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能夠走得更遠.寫作這件事也不例外,你也可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或者更準確的說,模仿.
到底怎麼做呢?這麼多年了,肯定有一篇文章,能夠打動你,或者你認爲寫得很好.那麼這篇文章就是巨人的肩膀.不斷地去剖析這篇文章的組織架構,不斷地去思考爲什麼作者這樣寫.
思考完了你以爲就可以了?不不不,還差得遠.思考完了,你覺得把這篇文章理解的差不多了對吧,嘗試着不看文章,就把這篇文章寫下來.結果你發現跟原文還是不一樣的,對吧?然後再思考,這裏作者爲什麼要用這個詞語呢,作者的構思在這裏和我不太一樣,他這樣寫是出於什麼思考呢?然後覺得自己思考的差不多了,再嘗試不看文章,就把這篇文章寫下來.上面這個過程,重複,重複再重複,直到你真的寫出來了原文.
這個時候,你以爲沒事了?不不不,然後你需要再尋找下一篇你覺得好的文章,再重複上面的內容,等你重複這樣做幾十遍之後,當你再自己寫文章的時候,你會驚訝的.
啊?你跟我說,你沒有欣賞的文章?那你可以去讀一讀閱讀量 10W+ 的文章,一篇文章如果能夠有 10W+ 的閱讀量,說明這篇文章可圈可點的內容有很多,可以去分析,模仿,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走的更快,也更遠.

既然寫作有這麼多的好處,爲什麼寫作的人不多?

我覺得相當一部分的原因是因爲,大多數人還沒開始寫作,就自己被自己嚇死了.
怎麼講?你有沒有這樣的憂慮,當你想要開始寫作的時候,突然有壓力了,我如果寫不好怎麼辦,我如果寫的非常差勁怎麼辦,我還沒蒐集好相關素材…然後寫作這件事就一直被放在了一邊.
有這樣的想法再正常不過,因爲我剛開始在 CSDN 上寫博客的時候也是這樣,一想要在 CSDN 上寫博客,心裏就犯怵,我的天啊, CSDN 上牛人那麼多,人家寫的那麼好,我再打磨打磨自己,我再深入學習學習,巴啦啦各種藉口.後來就是破罐子破摔了,寫的爛就寫的爛了,先寫出來再說吧.就這麼逼着自己,先做起來.
結果呢,寫出來之後發現,哎,這件事也沒自己想象中那麼難嘛~然後就這麼一路寫了下來.

寫作的人不多,我覺得可能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我寫了但是沒有人看,沒有人跟我互動,讓我突然沒有了堅持下去的動力.
對於這一點,我只想說「將欲取之,必先予之」.
你想讓別人來看你的博客,想讓別人評論你的博客,給你動力或者提意見,讓你寫的更好,憑什麼?
有一段時間我就挺雞賊的,就是跑到各個博主下面去評論博客,因爲別人評論我博客的時候,我會順手點到對方博客裏面去,看一眼別人寫的內容,感興趣的話,我就評論一下.這種心態,我覺得每個人可能都有,所以呢,我就跑到各個博主下面去評論人家的博客,有的博主就禮尚往來一下,也評論一下我的博客.
然後我一看,哇塞,有人評論我的博客了,不行我得再給對方評論回去.就這麼一來二去,博客評論竟然也不少了,還連帶着騙了很多粉絲,然後給我的動力就更大了,這樣就形成了一個正反饋的閉環,直到現在寫作對我來說成爲了習慣.
所以呢,遇到問題,先從自身想想,別人憑什麼要給你評論博客,這樣問題就比較好解決了.

「寫作」和「筆記」的區別

我是一直建議身邊的朋友寫作的,但是幾乎每次建議的時候,他們都會說,我有寫啊,你看我都有記筆記.
所以這裏說一下,「寫作」和「筆記」的區別.
寫作就是你需要發表出來,讓別人看.如果寫的太差勁了,你肯定不好意思發表出來,對吧?所以爲了寫一篇文章,你可能要花上兩三個小時去寫,我現在寫一篇文章,都是先寫一點兒東西,然後放在一邊,過幾天再回來看,再進行修改,然後再放在一邊,過幾天再來看,然後再修改.就這麼一來一回,一篇文章從開始寫,到它發表出來,至少有 5 天的時間.我寫年終總結的時候,都是花費一週兩週甚至是一個月的時間去寫的,因爲怕自己沒寫好,就把自己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信任給弄沒了.
但是筆記呢,就是自己看,不需要發表出來,也不用擔心寫的好不好,遣詞造句這些都不需要考慮,所以就寫的比較隨意,一個筆記,可能一分鐘兩分鐘就完事了.結果呢?
我自己記的筆記,有時候過一段時間再回來看,我這兒寫的啥,這上下文啥意思,一臉懵逼.嗯,就是隨意到這種程度.
所以「寫作」和「筆記」不一樣,受衆不一樣,花費的時間不一樣,質量也就不一樣,而且留給自己的印象也不一樣.
如果可以,還是儘可能的「寫作」吧.

什麼人最適合寫作

請注意一下,我這裏說的是「最適合」,並不是說不是這類型的人就不適合寫作,而且這是我個人的觀點,你可以不贊同.
我覺得大學生最適合寫作.之所以這樣認爲,是有以下幾點:

1 ,有時間.
在大學裏面的自由時間真的是太多了.一天除了上課之外,其餘的時間都是自己的,最爽的是還有週六日.
工作之後就不一樣了,首先工作之後,每天的 8 個小時是肯定要給公司的,等到公司這邊忙完了,下班了,上司叫你去一個飯局;男/女朋友想讓你陪她溜達溜達…你發現了嘛,等你工作之後,你的時間就已經不是你的時間了.
好,就算下班之後,你什麼事情都沒有,工作了一天,覺得很累吧?自制力差點兒的,想放鬆放鬆,刷刷抖音吧?所以就算下班之後,什麼事情都沒有,還能有人逼着自己去學習,去思考,去寫作,不能說沒有,但是很少.
對了,上面的情況,還沒算加班.這樣一對比,就能發現在大學,能夠利用的時間,真的是太多太多了.

2 ,沒有壓力.
大學生有什麼壓力呢?不用買房;不需要考慮父母年紀大的問題;還沒成家,不需要考慮孩子的問題,不需要考慮婆媳關係.沒錢了,給父母打個電話,上一秒還窮的不行,下一秒就富得流油.
所以寫作這件事,對於大學生來說,是一件毫無壓力的事情.我今天有靈感,就多寫點兒,明天心情不開心,就不寫了.也不用刻意的去追求,這篇文章要達到多少多少的閱讀量,隨心而動,率性而爲.
但是工作了的人,你跟他說,好好寫作吧,寫作給你帶來了很多很多的好處,他們都聽不進去的.
也可能聽得進去,也可能想要去做,但是一篇文章需要耗費好幾個小時,還需要寫很長時間纔能有效果,他們就熬不下去了.

3 ,寫作這件事情,肯定是越早開始越好.
什麼?你還想問問我爲什麼這件事越早開始越好?建議你再翻到上面,看看寫作給你帶來了什麼好處.
系統性的思考,這種能力,越早鍛鍊自己,在以後越能少走彎路.通過寫作,讓自己的思考慢慢變的嚴謹,想法慢慢變得成熟,知識慢慢變得系統.
這種能力,動動小腦就應該知道,越早培養越好,對吧!

所以寫作這件事,對大學生來說,真的是再適合不過了.(不要臉的說一句,我就是活生生的一個例子)

最後說幾句

寫作這件事情,如果認認真真去做,堅持下來,直到成爲習慣,真的可以給你帶來很多東西,但是這些東西都是無形的,就像前面說到的,系統性的思考,影響力,這些都沒辦法去量化.
但是如果因爲看不到寫作的意義,就不去寫作,我覺得是一件非常可惜的事情.
生活中很多事情,其實我們都看不到它的意義,但是正因爲這樣,生活才充滿了無限可能和樂趣,對不對?

以上.
非常感謝您的閱讀~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