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中__pycache__文件夹的产生与作用

模块的调用
Python中导入模块时,实际上会把被导入的模块执行一遍,如下: 
先看被调用的模块test.py:

def haha():
    print("哈哈")

haha()

再看主程序main.py:

import test

print("一条大树")

执行结果是:

哈哈
一条大树

那怎么才能只是单纯调用而不执行被调用模块的代码呢?要想被调用模块代码不被执行,前提得知道变量__name__是什么意思,简单来说就是,如果不涉及模块导入的话,__name__的值就是” __main__“,如果当此模块被导入引用的话,那么这个模块内的__name__值就是文件的名字(不带.py),如下test_1.py:

def haha():
    print("哈哈")

haha()
print(__name__)

test_1.py执行结果为:

哈哈
__main__

如果test_1被导入引用的话,如test_2:

import test_1

print("一条大树")

test_2x运行结果为:

哈哈
test_1
一条大树

上边所说要是弄懂的话,那我们在被调用的模块中,可执行的代码前加上这么一句判断,if __name__ == '__main__':,被调用的模块的代码就不会被执行了!

接下来才是正题
以下参考自Joy_Shen的一个回答。 
先大概了解一下python基本运行机制。Python程序运行时不需要编译成二进制代码,而直接从源码运行程序,简单来说是,Python解释器将源码转换为字节码,然后再由解释器来执行这些字节码。

解释器的具体工作: 
1、完成模块的加载和链接; 
2、将源代码编译为PyCodeObject对象(即字节码),写入内存中,供CPU读取; 
3、从内存中读取并执行,结束后将PyCodeObject写回硬盘当中,也就是复制到.pyc或.pyo文件中,以保存当前目录下所有脚本的字节码文件。

之后若再次执行该脚本,它先检查【本地是否有上述字节码文件】和【该字节码文件的修改时间是否在其源文件之后】,是就直接执行,否则重复上述步骤。

那有的小伙伴就有疑问了,__pycache__文件夹的意义何在呢? 
因为第一次执行代码的时候,Python解释器已经把编译的字节码放在__pycache__文件夹中,这样以后再次运行的话,如果被调用的模块未发生改变,那就直接跳过编译这一步,直接去__pycache__文件夹中去运行相关的 *.pyc 文件,大大缩短了项目运行前的准备时间。
--------------------- 
作者:yitiaodashu 
来源:CSDN 
原文:https://blog.csdn.net/yitiaodashu/article/details/79023987 
版权声明:本文为博主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博文链接!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