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槽 ,你跳的是工資,還是階層?

我最近有點浮動,所以我在思考這個問題。

        好像又不是時機,我知道,但心在癢癢的。雖然買的車沒有車貸,但不是我裸辭的資本。因爲我每個月要上交錢給爸媽的,目的是給我努力的動力。今天一個朋友說,他不敢裸辭,因爲2個月沒有房貸,房子就要被拍賣。我確實待膩了,想換個環境了,我的合夥人告訴我,我們的產品還在做,隨時就面臨着我們一起裸辭,然後推廣產品,而現在一切不確定的時候,就應該做好現在的事,他的話提醒了我,好像不能辭職。有時候就是內心的一股衝動吧。或許這是我人生的最後一份工作,我知道創業的人即使失敗了,都不會在打工了,不久我可能就要去流浪了,面臨的一段艱苦的過程,可能也沒有時間去思考這個問題,因爲我心態的問題,我的合夥人說明晚一起見面聊,我承認他們思考的問題比我慎重,每天很辛苦,我們是4個人,他是第一個辭職的,他爲產品付出很多,他有孩子要養,爲了產品辭職了,我由衷的佩服。而我做的是擴展人脈,我今天告訴他,這些你不用擔心,我都有計劃,你儘管做產品,其他的交給我,他說聽到我這樣說,他看到了希望。想想他犧牲的,他付出的,我更應該做好現在的,而不是任性的要裸辭。在沒有下一個計劃時,就應該做好現在的事,跳槽即使漲工資了,帶來的30%的漲幅,它也讓我們失去了很多,在沒有確定自己的定位時,不要跳槽,也就是你跳的工資,還是階層?

跳槽,是職業生涯發展中最大的誘惑,也是最大的陷阱。

年薪10萬變成了年薪13萬,年薪20萬變成了年薪26萬,它讓你體會到了彎道超車的快感。

        我是IT行業者,也是現在社會的高危的碼農,前不久中軟就有員工猝死,這種消息在我們行業是經常耳聞的。可我們也都知道互聯網行業是高薪人羣,不上不足,比下有餘,也因此讓我們洋洋自得,乾的不爽就跳槽,這是大部分程序員的心態。

     我承認跳槽確實能漲工資,跳槽一次能有30%的漲幅。我畢業2年了,待第4家公司,好像有點多了,每一次不舒服了,就想跳,罵一次覺得工資不高了,又想跳了。就這樣反覆的心態在遊動。

將跳槽鎖定在階層之內,30%的工資漲幅,真的穩賺不賠?

你的生活真的變好了,只是沒有好那麼多。

而用來交換這30%工資漲幅的,是我們的3大成本:

1、風險成本:告別知根知底的團隊,赤手空拳闖入陌生領地,面試官和你透露的再多,進入的前一秒,你都仍然無法真正知曉這裏的真實情況。

2、時間成本:跳槽之前,你糾結了幾個月,籌備了幾個月,加起來的半年,你不能好好做任何事情,因爲要請假面試,小心臟每天還遭受着不小的震幅。

3、機會成本:你的每一次選擇都是在放棄,對方用30%買斷了你未來的2年,或者是你的全部未來。在你的所有可能性面前,30%的工資漲幅,也許仍然是對方能給出的不錯價碼,但對你自己來說,你會不會一不小心錯過了一個300%?

當階層之差,和盈虧之險同時擺在眼前,如何跳槽,成了全新的命題。

平凡人跳工資,高手跳的是階層。

在跳槽面前,平凡人和高手,走的是兩套計算邏輯。

橫着跳工資,縱着跳階層。

橫着跳的邏輯很簡單,用調薪、跳槽、晉升,串聯一股力量,在不變更跑道的情況下,跑出速度,觸碰高點,但跑道本身,可能是你最大的瓶頸。

縱着跳的邏輯也簡單。選中,瞄準,蓄力,起跳,進入新的軌道,跟上新的節奏。你一次次突破跑道本身帶來的瓶頸,幸福不再是“不得不”,而是選擇的自由。

爲了跳躍階層,那麼你就要做好一切準備時,在跳,因爲人生沒有很多個10年,爲自己的第一個10年加油。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