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器參數

接口

HDMI 1.4、HDMI 2.0、DP 1.2、DP 1.4、Type-C接口、雷電3接口

分辨率

描述分辨率的單位有:dpi(點每英寸)、lpi(線每英寸)和ppi(像素每英寸),從技術角度說,“像素”只存在於電腦顯示領域,而“點”只出現於打印或印刷領域。

5K 5120 x 2,880
4K 4096 x 2,160(電影院分辨率)
超高清(UHD)3840 x 2,160(顯示器4k分辨率)
四路高清(QHD)2560 x 1440(顯示器2k分辨率)
2K 2048 x 1080(電影院分辨率)
WUXGA 1920 x 1200
1080p又名全高清(FHD)又稱高清1920 x 1080
720p又名HD 1280 x 720

刷新率

刷新率:一秒鐘掃描畫面的次數,單位是Hz。
幀率FPS:畫面每秒傳輸的幀數,FPS越高越流暢。一般30fps~60fps。
常見信號幀率:電影24fps;電視PAL25fps;電視NTSL:30fps

高幀率遊戲+低刷新率顯示器:有延遲,瞄準了打不中。

面板技術

LCD面板使用三種主要技術:扭曲向列(TN),垂直對齊(VA)和麪內切換(IPS)
TN面板是用手能按出水波紋的軟屏,響應時間快,但輸出灰階少、色彩偏白、可視角度小;
VA面板是用手按會出現梅花紋的軟屏,對比度高,黑、白色都更純淨,畫面豔麗,且不會漏光;
IPS面板較硬,用手指輕觸屏幕,畫面不會變形,勝在色彩上,畫面真實,但漏光和響應時間差的問題比較突出。

TN屏:響應快,高刷新率的電競顯示器
IPS屏:廣視角,色彩還原度更精準,平面設計使用
VA屏:對比度高,畫面相對柔和,長時間辦公使用

色域

色域是顏色的某個完全的子集。由於目前技術無法顯示所有的色彩,因此開發出不同的顏色子集標準(色域),色域標準主要有sRGB/NTSC/Adobe RGB等。

一款產品的色域是sRGB的105%覆蓋率,說的大致就是這款產品的色域是在sRGB標準色域圖中的色域覆蓋面積比sRGB標準要大5%左右。

NTSC和sRGB所包含的色彩範圍是不太一樣的,NTSC所表現的色彩要更多豐富一些,而sRGB所表現的色彩幾乎被NTSC所包含,下圖中藍框爲sRGB,綠框爲NTSC,可以看到sRGB的色彩範圍只有一小部分超出了綠框,而絕大部分色彩都在綠框的範圍內。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大致來說,sRGB相當於72%的NTSC色域值,也就是100%的sRGB的色彩表現差不多相當於72%NTSC,然而這句話反過來說可能就不太準確了,72%的NTSC並不相當於100%sRGB,因爲72%的NTSC所表現的色彩並不一定在sRGB的藍色框體內。

目前市場上筆記本屏幕常見的色域有45%NTSC、72%NTSC以及100%sRGB,其中45%NTSC是色彩表現豐富度最低的一個;72%NTSC和100%sRGB並不能直接來判斷誰的色彩表現更好一些,這裏還有一個屏幕調教的問題,如果屏幕調教不好,就算是色彩再豐富,可能也未必能顯示出最好的效果,非要做出一個判斷的話,購買100%sRGB屏幕的產品可能會更穩一些。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