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計算總體架構及其應用與商業模式探討

楊艦友 唐彥 來源:萬方數據

關鍵字:雲計算 雲架構 軟件即服務(SaaS) 平臺即服務(PaaS)


雲計算具有全新的IT架構,可以靈活提供服務給具有不同需求的用戶。通過對雲架構的研究,指出雲架構主要分爲服務和管理兩部分,詳細解析了軟件即服務(SaaS)、平臺即服務(PaaS)和基礎設施即服務(IaaS)及其實現的關鍵技術,以及管理部分客戶層、管理功能層和監控層的架構和功能實現。最後,面向應用,給出了具體雲計算構架的實例,並結合應用,提出了雲應用的4種商業模式,即公有云、私有云、行業雲和混合雲,對雲服務供應商面向客戶的運營選取有一定的指導作用。

引言

雲計算,是一種可用於商業化運作的技術架構,雲計算是新一代的計算機技術IT模式,是IT發展歷程的迴歸,是自喬布斯創新PC分散應用以來IT領域第一次大集中應用。雲計算的誕生,仍然應遵循經濟規律,利用技術上的創新實現需求的增長和運營成本的降低。面對大量資源利用率不足的計算機,通過雲的形式,利用富裕的已存在的高性能資源,使其虛擬成池以提供服務滿足社會各方面的信息軟件化需求,這是目前IT業大舉進攻的目標市場。雲計算是技術,有自身的技術架構,通過對雲計算架構中功能模塊的解析和架構應用實例的分析,闡述了雲計算實現的基本模型,並對雲計算的商業模式進行了分類展望。

1 雲架構

雲計算經過初期的摸索,架構漸漸清晰,主流分爲兩部分:服務和管理。雲架構的總體結構框圖如圖1所示。

服務分3層:SaaS,PaaS和IaaS。

SaaS是出現最早且現在應用最普遍的雲計算服務。隨着互聯網的高速發展,基礎網絡條件的日益成熟,用戶通過瀏覽器聯網即能用雲上的軟件服務。SaaS最靠近用戶,按需付費就能享受雲計算服務商提供的軟件服務,用戶因此省去了前期軟硬件和後期維護的資金投入,這種高體驗性服務,促成了SaaS產品在雲計算產品中的高市場份額。SaaS包含以下常見技術:




圖1 雲架構系統框圖

1)超文本標記語言(HTML)。現在主流的Web頁面標準技術HTML4正逐步過渡至HTML5,視頻的高品質需求體驗是其推動力。

2)物件導向語言(JavaScript)。用於豐富Web頁面功能的動態描述語言,提高人機交互時的動畫體驗。

3)級聯樣式表(CSS)。控制Web頁面的外觀,例如,鏈接文字的變化(頁面的內容和表現的形式相互獨立。

另外還有富聯網應用(RIA)的技術,動畫和矢量表示工具(Flash)和微軟富聯網應用(Sliverlight),這裏不做敘述。開發涉及成本,由於Adobe公司和微軟涉及軟件許可和應用的收費,所以以上3種技術的組合被市場廣泛採納,通用且學習成本低。在HTML5被人們廣泛接受之前,RIA的應用會佔到一定的比例,與HTML4相比,E27在用戶體驗性方面具有優勢。

PaaS是目前出現最晚但潛力較大的雲計算服務,提供軟件開發和部署應用平臺給應用軟件的開發人員。平臺包括軟件開發工具(開發部署和測試環境,具有高整合率,支持上萬的應用軟件。平臺的高經濟型,使得開發人員省去服務器軟硬件和網絡搭建的高投入。PaaS包含以下常見技術:

1)表述性狀態遷移(representational state transfer,REST),響應服務調用的技術,將中間件層所支撐的部分服務提供給調用者。

2)多租戶。一對多的服務,一個應用實例對應多個組織,具有高經濟性。

3)並行處理。應對於海量數據處理,服務器集羣規模大,面向科研及統計分析機構。

4)應用服務器。處理Web響應的呼叫。

5)分佈式緩存。降低後臺服務器的高負荷壓力,提升響應速率,使服務器保持較好的數據處理能力。

不同的PaaS平臺,對以上技術的選取也是不同的。應用服務器和分佈式緩存是必需的。REST用於對外的接口。多租戶技術用於SaaS應用的後臺,對於有些公司的 PaaS平臺,SaaS的用戶編程接口(API)是依賴 PaaS的API。並行服務的特殊性決定了其作爲單獨服務推出。

IaaS是底層技術的雲計算服務,面向大中型企業,這類服務的需求是企業級的。其常見技術如下:

1)虛擬化技術。在物理服務器上虛擬多個虛擬機,類似電腦中存在多個操作系統。服務器的購置成本和維護成本將大大降低。

2)分佈式存儲。將海量數據分配至多臺服務器上進行存儲和管理。

3)關係型數據庫。利用改良的事物關係表達抽象數據庫結構模型以適應雲服務的應用。

4)非關係型數據庫(NoSQL)。對關係型數據庫的補充,應對非關係型數據庫和海量數據管理的需求。

雖然不同IaaS平臺對以上技術的選取是不同的,但虛擬化技術是必需的。數據庫技術和分佈式存儲技術則應根據不同IaaS雲計算服務企業所投放的服務靈活選取。


管理同樣分3層:客戶層(管理功能層和監控層。客戶層,面向使用雲計算服務的客戶,通過以下4個功能模塊爲客戶提供優質服務:

1)客戶管理。客戶管理包含3個方面,賬號管理(登陸管理和客戶配置管理。賬號管理對客戶的身份及訪問權限進行有效管理,當然也包括用戶組。登陸管理,這個在雲服務登陸中顯得很特別,對於雲中所有可登陸的系統,只需一次登陸成功,就能訪問所有能登陸的系統。客戶配置管理,針對每個客戶,配置的不同性能和應用都要進行記錄、管理和追蹤,實現資源的合理和合法使用。

2)客戶支持。客戶支持是增強客戶體驗的重要手段,在遇到雲服務使用困難時,能得到及時有效的解決,客戶支持系統顯得很關鍵。客戶系統應體現差異化服務,針對不同重要級別的客戶,能提供不同的客戶支持服務,客戶體驗的效果會很明顯。

3)計費管理。利用監控層採集的數據,對用戶使用的資源和服務進行精確收費,並能提供詳細的費用清單。

4)服務管理。雲服務中的特殊功能模塊,雲是基於面向服務的體系結構(SOA)架構,系統是鬆耦合的,應用可以拆分爲多個服務,服務可以通過接口進行連接,既能整合成流程,提高運行效率,又能支持擴展修改。雲中存在許多服務,這使得服務管理對於雲服務的提供顯得很重要。

管理功能層,保障雲整體環境的安全性及管理自動化,分爲以下4個模塊:

1)運維管理。運維管理體現在3個方面:預防維護(能源管理和告警性能管理。預防維護是建立在告警性能管理之上的,對潛在故障隱患進行預警,對已發生的故障採取冗餘或重啓硬件操作。能源管理是對閒置能源進行關閉,能根據設備負荷對相關耗能硬件進行調節,也能根據機房溫度和能耗統計進行能源的精益管理。告警和性能管理,對雲中發生的事件進行捕捉(記錄和上報。

2)資源管理。資源管理面向雲中的物理設備,首先是將雲中物理資源進行虛擬化,類似於建水池,集中建造一個資源池;然後,制訂規則,建立資源使用流程,自動部署資源的使用;最後,進行資源調度使用,使其能均衡資源於各種應用。

3)安全管理。安全管理是雲服務的重點,對數據(應用和賬號都要實施安全保障。雲安全涉及7個方面:一是對安全進行全面檢測,梳理漏洞;二是物理隔離;三是利用網絡技術實施隔離;四是對數據進行加密;五是實施不同的安全策略並制訂不同的安全規則;六是按責任劃分權限;七是做好數據備份,避免數據因人爲或管理上的漏洞而丟失。

4)冗餘支持。數據中心要建立冗餘,主數據中心發生毀壞時,雲仍能依靠備用數據中心進行運行。主備之間要能實時同步,主備能實現自動和快速的倒換。對於物理節點,其失效是正常的,可以屏蔽掉故障節點或恢復它正常工作,但前提是不影響雲服務的正常運行。

監測層,主要涉及3個方面的監測:一是對物理資源運行狀況的監測,例如CPU使用率等;二是對虛擬資源運行狀況的監測;三是服務質量的監測,記錄其請求響應的相關技術指標,以判斷是否滿足差異化服務。

2 雲架構應用實例

互聯網搜索引擎公司Google和雲服務提供商Salesforce提供的雲計算產品,在業界享有盛譽,通過對這兩大公司雲計算服務構架的實例剖析,有助於更好地理解雲架構。

Salesforce公司的客戶管理系統(CRM)雲計算產品屬於4554 服務,由於基礎物理資源必需虛擬化且SaaS服務依賴於PaaS的API,所以CRM雲服務構架包含全部3層,如圖2所示。



圖2 CRM雲服務架構框圖

CRM產品採用的技術有以下4種:

1)SaaS層,採用HTML,JavaScript和CSS這套組合;

2)PaaS層,採用多租戶技術和支撐多租戶技術的應用服務器;

3)IaaS層,採用關係型數據庫;

4)雲管理方面,在客戶層提供客戶管理和計費管理,在管理功能層提供安全管理和資源管理。在監控層提供監控管理。

Google公司的APP Engine產品是PaaS服務,雲服務構架只有2層,如圖3所示。


圖3 APP Engine雲架構系統框圖

APP Engine產品採用的技術有3種:

1)PaaS層,採用分佈式緩存技術和應用服務器;

2)IaaS層,採用NoSOL數據庫的分佈式存儲;

3)雲管理方面。在客戶層提供計費管理,能進行762級的細顆粒計費。在管理功能層提供運維管理和資源管理。在監控層提供監控管理。

3 雲商業模式

雖然雲技術架構是統一的,但技術開發的目的是爲了商業運作,因客戶需求,就會演變爲不同的雲模式,大致分爲以下4種:

1)公有云。面向公共普通用戶,客戶羣龐大,容易形成規模效益,其成本會變低。公有云可由雲服務提供商或綜合型信息服務提供商進行運營,爲公共用戶提供各種IT資源。雲服務提供商提供軟件環境(應用(物理等各種資源的管理和維護。使用公共雲服務,用戶按需付費即可。雲中的資源對於用戶而言是透明的,不過資源存放的位置是未知的,正是基於此,雲服務提供商能保證設施和資源的安全性,能滿足安全上的需求。

2)私有云。面向企業級用戶,特別是IT經費充足的企業。企業對數據有很高的安全需求,希望數據在企業內部,而不是在公有云中。私有云就是將雲放置在企業的防火牆內,企業IT人員能對數據(安全性和服務進行有效控制。

3)混合雲。面向企業級用戶,適合既對數據安全有一定要求,IT經費又不足的企業。具體思路是,將企業重要的數據和應用放至企業防火牆內,將相對次要的數據和應用放至公有云中。

4)行業雲。這是未來很重要的一種雲模式。雲行業應用和物聯網行業應用將在此進行結合,存在巨大的商業價值。行業雲將一個行業的數據和應用放至專門的雲中,能實現資源的共享和重複使用,降低行業內企業的開發成本,例如遊戲行業。

當然,商業模式離不開需求,雲服務提供商應着眼於市場用戶需求,通過移動終端(應用服務平臺(基礎通信設施(基礎IT設施和服務提供合作伙伴的整合聯動,結合自身優勢有選擇性地開展雲計算服務經營。成功的商業模式一定是可持續的,可複製的,潛在用戶價值的不斷挖掘伴隨着產品運作應用的不斷豐富。

4 結束語

雲,技術價值和商業價值巨大。2012年是雲計算全力發展的一年,普遍性應用將在明後年開始顯現。雲計算將給社會生產和社會生活帶來巨大的變革,使產業佈局得到優化,雲計算產業鏈將帶動一大批企業發展,實現規模化效益。雲計算構架的解析和商業模式探討,對向雲計算靠攏的企業提供了一些產品和運營選擇上的思路,乘雲而上,望企業在雲中實現更快的成長和更好的發展。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