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悉物联网发展1000问之击落最先进无人机全球鹰背后的秘密是什么

前几天一架美国RQ-4全球鹰被击落引起了全球瞩目。

11.jpg

RQ-4全球鹰无人机是由美国军工巨头诺斯罗普·格鲁曼生产研发,整体感应模块由美国全球领先的军工电子企业雷神提供。全球鹰为目前实战部署的最先进的无人机侦察机之一!RQ-4“全球鹰”单价高达2亿美元,也就是说,相当于目前2-3架F-35A战机。该无人机长13米多,翼展35米多,最大起飞重量近12吨,最大载油量6吨多,有效载荷近1吨。其使用一台涡扇发动机,最大飞行速度大于700公里/小时,最大飞行高度约2万米,航程大于2.5万公里,续航时间约40小时。其改进型RQ-4B翼展增加到39米,有效载荷大于1.3吨,最大速度略有降低。该机载有合成孔径雷达、电视摄像机、红外探测器等侦查设备,最大探测半径达200-450公里。

那么这么先进的无人机是怎么被击落的?其背后的秘密是什么呢?

在这里我们不去探讨用什么×××的问题,主要揭示其中的科技原理和要素。能够将无人机击落必须具备两大关键,第一是能够将其发现,这无疑需要雷达系统,据说是使用了相控阵雷达,可以准确发现。从事后公布的资料可以证明。第二是能够准确定位和准确制导。定位和制导都离不开一项关键技术,那就是全球卫星定位系统,俗称GPS。

我们通常使用的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 分为民用版和军用版。日常是民用版本的,其定位精度低,也有很多位差限制。军用版本的GPS 只有美军才能使用,并且在战时会关闭所在地区的信号,这样对方军队就会变成“睁眼瞎”!

那么美伊叫板不是一两年的事情了,所以我们相信伊方在GPS 的使用上肯定早就被控制了,那么就必须使用其他方法。纵观全球能提供全方位卫星定位技术的除了美国的GPS 之外,还有欧洲的伽利略系统,俄罗斯的格洛纳斯系统,而总体性能可以与GPS 媲美的无疑是我们的北斗卫星系统。

欧盟“伽利略” 系统于1999年首次公布伽利略卫星导航系统计划,其目的是摆脱欧洲对美国全球定位系统的依赖,打破其垄断,组成“伽利略”卫星定位系统。该项目总共将发射30颗卫星,可以覆盖全球,位置精度达几米,亦可与美国的GPS系统兼容,总投入达34亿欧元。

因各成员国存在分歧,计划已几经推迟,欧盟伽利略卫星导航系统将从2014年起投入运营。与美国的GPS相比,“伽利略”系统更先进,也更可靠。美国GPS向别国提供的卫星信号,只能发现地面大约10米长的物体,而“伽利略”的卫星则能发现1米长的目标。一位军事专家形象地比喻说,GPS系统,只能找到银河系,而“伽利略”则可找到地球。

22.jpg

俄罗斯“格洛纳斯”,“GLONASS ”是由俄罗斯单独研发部署的卫星导航系统,该项目启动于上世纪70年代俄罗斯目前有22颗Glonass卫星在轨运行,但仅有16颗运转正常。该系统需要有18颗卫星才可满足继续为全俄罗斯提供导航服务的需求,至少需要24颗卫星才提供全球导航服务。

GLONASS系统完成全部卫星的部署后,其卫星导航范围可覆盖整个地球表面和近地空间,定位精度将达到1.5米之内。不过,GLONASS应用普及情况则远不及GPS,这主要是俄罗斯并没有开发民用市场。另外,GLONASS卫星平均在轨寿命较短,由于俄罗斯航天局经费困难,无力补网,导致轨道卫星不能独立组网,只能与GPS联合使用。致使实用精度大大下降。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空间段由5颗静止轨道卫星和30颗非静止轨道卫星组成,2018年11月19日2时7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及远征一号上面级),成功发射第四十二、四十三颗北斗导航卫星。中国自行研制生产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不仅具备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为用户确定其所在的地理经纬度和海拔高度的能力,而且在定位性能上有所创新。

北斗系统与其它系统最大的不同,在于它不仅能使用户知道自己的所在位置,还可以告诉别人自己的位置,特别适用于需要导航与移动数据通信的应用场合。此外,中国还致力于提高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与其它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兼容性,促进卫星定位、导航、授时服务功能的应用。所以,在全球四大卫星定位系统中,伊方能够使用的基本选项就是格洛纳斯系统和北斗系统。从实际情况来分析,使用后者的可行性更大一点。

当然还有一种说法是,伊方破坏了美军无人机的GPS ,然后使用了守株待兔的打法,就是提前锁定无人机的飞行路线,然后用×××去***。不管采用何种方法,其核心都离不开定位系统,这也是物联网在感知层中的重要作用。原来将物体数字化信息做到感知和读取,同时还要能够准确定位。在建筑领域BIM系统也是成为主流。

随着北斗系统的完善和全球化进程,可见能够将物联网技术推向新的高度,发挥巨大的作用。技术创新是让人类生活的更美好,更幸福。愿世界和平!

33.jpg

未来将是物联世界,让我们相约2019年11月19-21日,相约2019(第三届)全球物联网大会—寻找思考者!

——————本文完——————

声明:本文系《洞悉——物联网发展1000问》系列文章第七十八篇,旨在希望通过系统性与行业专业视角就物联网产业当前发展现状与经济潜力予以分析和分享。IOT物联网,万物互联,互联万物。

44.jpg

作者:王正伟 中关村物联网产业联盟秘书长 全球物联网大会主席   51CTO博客-新社汇and微会动袁帅 授权发布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