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戒學堂】願無歲月可回頭 • 第二章

01

大木門靠左側住着的是焱的奶奶,她叫容。容易的容,不容易的容。

一個人居住在中央大廳的左側兩居室,靠裏面的一間是廚房,靠外面的一間是臥室,透過臥室的鏤空花紋木窗清晰可見回頭彎的一草一木。

焱的爺爺在她出生的頭一年便離世了,據說是病逝,爲世人所惋惜,那時正當人生好時機。

焱的母親曾說:“如果你爺爺還在世的話,也許我們的日子會好過很多。”

爺爺那時是這個鄉的鄉長,算是這個鄉最大的官,幾乎整個鄉的大人們都認識他,也算是德高望重了。

爺爺膝下育有三子一女,兩個大兒子成年後便參加了工作,靠着家裏的關係在鄉里謀了個像樣的職位,自爺爺走後,哥哥們便合力供弟弟讀書,再後來,三個哥哥供妹妹讀書。

四兄妹裏,妹妹的學歷是最高的,學的是音樂,讀的是師範,畢業後是當教師的。她叫沁。

三哥兒名叫泗,學的是電力專業。本該規規矩矩讀個高中,然後上大學,沒曾想當時的家境已不允許他做選擇,只得早早謀了份行當。

泗在幾個兄妹裏邊,讀書是最厲害的一個,後來也變成了能力最強的那一個。

大哥名叫匆。來得匆匆,去不匆匆。因年紀最大,是最早自食其力的那一個。早年間曾在礦裏面呆過一段時間,後來發生意外,便退了出來。遵循父親的意願,隨着二弟在鄉里謀了個差事。



02

這棟黃色的古宅外牆上清晰可見一排辣紅色大字:毛主席萬歲!毛主席萬歲!

中央大廳裏也懸有一副毛爺爺的畫像,畫像中的面容是那麼的祥和,像是在愛護他的每一個子民。

從焱記事起,她在毛爺爺的畫像身側,看到了自己爺爺的畫像。懸掛於高堂之上,正正經經的,不容有一絲質疑。

爺爺臉型偏小,一副瘦骨嶙峋的模樣。顴骨微突,淡淡的笑臉似笑非笑,鼻子挺得好看,下方新長出來的鬍子有些不聽使喚的形態。

只知道,拍這幅照片的時候,爺爺正當盛年,沒曾想,成了回憶的味道。

只是於焱而言,倒不是似曾相識的回憶,而是在血濃於水的親情中找到一絲莫須有的慰藉。

讓焱清楚的知道:原來他,就是我的爺爺,他長這番模樣。

畫像的下方是一處凹進去的空間,約麼一平米大小,一個正方形內室,裏面擺放着一棟雕塑。擡頭一看雕塑的面容,莊嚴肅穆,唯我獨尊,不可侵犯的姿態。

雕塑正下方置有一塊方桌,方桌的直徑比內室略大,枯黃色的桌面,好似經受了歲月的沖刷洗禮,才換得這飽經滄桑的色彩。

寬大的桌面由四條長長的木柱支撐起來,四條長柱又由兩條細些的木柱交叉連接起來,在快接近地面的位置。這樣的設計,一是增加了桌子的穩定性,二來也方便坐着的人置放雙腳。

整個大廳裏空空蕩蕩的,只在大廳右側的中間位置靠有一張長梯,沿梯而上可以通往大廳的第二層。

這是半裸露出來的一層,只有大廳的一半大小,依稀可見的是上方擺滿了密密麻麻的柴火,還有一些不知名的雜物。



03

中央大廳靠門口的左側位置,放着幾個大竹籠子,裏面住着的是在這些歲月裏過往的小動物,有小雞,小鴨,最多的數小狗。

就在大木門靠右側的位置,牆壁的最下方留有一處小口子,剛好夠一隻不大不小的狗通過,想來也是專門爲此而設計的便利通道。

整個中央大廳被一條長長的過道橫穿着,像是一根木棍上拴着的一塊生肉,生肉置於木棍末端,方便於火焰盡情灼燒。

這塊烤肉左側位置的木棍末端,把奶奶的兩居室分隔了開來,一直通往歲月的盡頭,那盡頭處留有一灣清泉,清泉是通過黑色的橡膠管從山的那一頭流到了這一頭。

這根橡膠管直直的擺放在一個大木盆上,需要的時候任憑流水傾瀉而出,不需要的時候用一根削了皮的木棍堵住出水口,再用紅繩子打上一個牢靠的結。

大木盆放置在一處地面略微傾斜的小房間,那房間很小很小,除了放木盆的位置,就只剩下一個人蹲着的空間,這地方用來洗澡倒也是夠了。這便是容的浴室,位於臥室右側,一方狹窄的小天地。

浴室是沒有門的,連個像樣的簾子也沒有裝。容說:“我一個人夠了,洗澡的時候把中央大廳的入戶門關上便好了。”



04

與浴室相對的,是一條被一面白牆暫時堵住的過道,過道的寬度便是浴室的寬度,只是長度要長許多。

容在過道上擺滿了小物件。

有幾個木桶,有的桶裏面還留有一把大木勺,有的桶裏有水,有的沒有水。

旁邊還有下地用的鋤頭,砍柴用的斧頭,打孔用的鐵棍。牆上掛有蓑衣,還有大斗笠。斗笠旁邊是一排長長的釘子,兩根距離最長釘子之間拉着一條卡其色的繩子,繩上掛着些許乾貨,有玉米條,有艾草,還有一把紅高粱。

這是容的一方世界。

透過臥室的鏤空雕花木窗可以看到石坪上晾曬的日常衣服,那個位置是容獨有的晾衣服的地方。結構很簡單,只在臥室外牆打了一根釘子連接着隔壁那戶人家外牆上的一根釘子,中間拉一根繩子便成了一露天陽臺。

從臥室再往遠處移動目光,是一堵擋住一半視線的牆,牆被一抹抹褐色覆蓋着,中間夾雜着綠色。褐色的是石頭,綠色是苔蘚還有新生的草木。

目光再往遠處跳躍便是回頭彎了,那些年,容經常呆坐在臥室的窗前眺望遠方,看着過往的行人,看着褐色石牆上草木的更替,看着回頭彎木凳上坐着的人在談笑風生,也看着自己靜靜走過的這一生。

看那一扇窗,也看那流逝的青蔥歲月。

從容嫁入這戶人家開始,接着生第一個孩子,然後是第二個、第三個、第四個。她看着每一個孩子長大,也看着孩子的孩子長大,看着自己慢慢變老,也看着後一輩人的榮寵與哀愁。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