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我是如何同時做三個項目的

好久發表文章了,因爲實在是太忙了,手頭三件大事齊頭並進。與出版社簽約了一本技術書籍,同時又有兩個研發項目在進行。雖然自由職業時間比較自由,但也架不住事情比較多,而且每件事都需要佔用大量的時間。

開始真是手忙腳亂、壓力倍增,後面慢慢的探索出一套適用於自己的工作節奏。今天這篇文章就是爲大家分享一下相關的經驗,希望能夠拋磚引玉。

首先需要明確的是,一心多用並不能保證效率。如果你能夠在一段時期內能夠只花心思做一件事,那是最好不過的。像我這樣,在同一時期接下三個既緊急由重要的事情,應該儘量避免。如果實在無法避免,那就看看我是怎麼來處理這種情況的。

剛開始,真的是焦慮纏身,感覺每件事情都需要做,每件事情都無從下手,每件事情又都迫在眉睫。於是,哪件事情有需求,哪件事情催的急,就先做哪件。每天結束之後的感覺就是累與焦慮。因爲做了這件事,等於落下了另外兩件事,這可如何是好?

網上其實有很多關於時間和任務管理的方法,比如四象限法則、番茄時間管理法等。但面對如此情況,四象限法則明顯不起作用,因爲它們都是重要而緊急的事情。

而番茄時間管理法,個人感覺並不適軟件從業者或者說並不適合我自己。軟件從業者的專注時間與其行業還是略微不同的,一旦靈感來了或深入代碼邏輯之中,短則半個小時不能中斷,長則一兩個小時不能中斷。一旦中斷,所有的邏輯又要重新梳理,這也是爲什麼程序員在寫代碼的時候被打斷會非常憤怒。而番茄時間的定時,沒辦法完美的匹配這一特性。

說了這麼多沒用的,來說說重點:我是如何同時進行三個項目的?其實步驟很簡單,大家也都能夠輕易的做到:第一,粗略的計劃;第二,創造分段的時間;第三,避免外界的干擾。下面以自由職業爲例,其他場景自行結合發揮。另外,作爲自由職業者還有一條比較重要的就是自律,還好我已經習慣了這樣的節奏。

粗略的計劃。這個很簡單,做什麼事都要有個計劃。但爲什麼是粗略的計劃呢?因爲這樣制定計劃快,比如技術書籍寫某一個知識點,項目開發某一個功能等,然後隨手就可以通過手機的提醒事項或便籤來記錄。相對來說計劃越詳細越好,目標性更強,但機動性不足。粗略計劃的好處是容錯性強,不容易有挫敗感。計劃只是指引方向,如果在指定的時間內沒辦法完成,那就重新規劃。

創造分段時間,這項纔是核心。如果按照剛開始的節奏,什麼事情來了就做什麼,真的又忙又亂又糟心。但如果把時間進行分段,效果就大不相同了。比如我現在的模式是:整個上午的時間幾乎都用來寫書;中午,午飯午休;下午忙一個項目的開發;晚上忙另外一個項目的開發。這樣既保證每件事都有足夠的時間來進行,同時它們之間又不會有太多的干擾。在不同項目之間切換是最浪費時間和精力的地方。這樣分段以後,確保每個項目都在按照一個預期的節奏往前推進,而不是停滯一個進行另外一個。

分段時間和粗略計劃是相呼應的。比如,上午計劃寫書的某一節,但兩三個小時並沒辦法把這一節寫完,那麼如果計劃制定的非常詳細,所有的細節都需要重新安排,反而花費了更多時間。粗略計劃,則可直接將計劃推至明天即可。開發人員都有這樣的體驗,你永遠不知道需求什麼時候會變,代碼什麼時候會爆Bug,如果計劃過於詳細,雖然時間分段了,但遇到突發狀況,一整天的計劃全部會隨之變化,挫敗感隨之而來。粗粒度的計劃可以保證緊急情況可以跨時間段佔用其他時間段不那麼緊急的事項。

避免外界的干擾。這是提升工作效率的必備手段。如果同時進行三件事,那麼至少會有三個當事人來聯繫你。如果正在忙一件事,另外一件事的人發消息聊需求,很可能兩件事都做不好。我現在的模式是,電腦端的微信登錄只顯示消息數量不提醒,手機端微信設置靜音。如果有緊急情況,相信當事人會打電話過來的。而微信消息都是可以延緩處理的。另外值得一提的就是Mac電腦的全屏模式,進入全屏模式,你能看到只有當前的工作屏幕,其他的消息均看不到,簡直完美。然後,當忙完手頭工作了,休息的空檔再集中處理這些消息。這一措施,讓被打擾的概率急劇降低,工作效率直線上升。

以上就是我在自由職業的過程中對自己的時間和項目管理方法,很簡單,相信每個人都能夠做到,但是否適應就因人而異了。另外再分享一個小的經驗:拖延怎麼辦?如何快速進入工作模式?這個我也探索實踐了很久,也摸索出來一些適合自己的小方法:不追求完美和從小事開始。

不追求完美。就比如寫這篇文章,如果我一直想着把它寫的百分之百完美,那麼可能永遠都無法開始,如果不那麼追求完美,反而容易輕鬆開始,進入節奏之後再慢慢改的相對完美就可以了。

從小事開始。比如寫書,如果想着今天要寫的知識點很難,那麼很可能直接就退縮了,就會出現:我還是先幹些其他事情,待會兒做開始吧……這就是典型的拖延了。而如果,換一種方式,讓自己打開搜索引擎,先搜索一篇相關的文章,就看幾分鐘,這個任務夠簡單吧。一旦看完文章,那麼再轉身開始相關寫作,就不會那麼難爲情了。

以上只是拿自身的模式舉例說明,具體情況還需結合自身的情景來發揮。今天就跟大家分享到這裏,後面會有更多其他相關經驗和感受的分享,希望大家能夠持續關注。


程序新視界

關注程序員的職場生涯,大量優質學習資源、技術文章分享

csdn-微信公衆號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