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潑李彥宏,激起的只是滿網情緒泡沫

在今天召開的百度AI開發者大會上,百度創始人李彥宏被不明人士澆了一整瓶水。這一瓶水掀起網絡世界千層浪,細看輿論場,同情李彥宏的聲音雖然有,但更大比例的卻是藉機吐槽李彥宏和百度,甚至有爲潑水喊好的。

N年前,李彥宏一直被坊間譽爲“男神”,顏值出衆,白手起家,回國創業……集大衆萬般寵愛於一身。但近些年來,百度在搜索競價排名等領域頻頻招恨,魏則西事件更是讓其聲譽滑入谷底,後續的表現也不盡人意,百度負面形象因而積重難返。“黑”百度已經成爲網絡世界的一種政治正確。

身爲百度的領頭人,在持續燃燒的網絡民怨面前,李彥宏自然首當其衝,個人形象急轉直下,他不再是受人膜拜的學霸男神,而是各路網友批評攻擊的對象。前一陣子突然翻紅的、被廣爲嘲諷的女生大學獻唱李彥宏視頻,便是這一逆轉的有力註腳。

而這一次,潑水李彥宏的那位網友,不知道具體出於什麼目的,但被翻出來的社交媒體賬號如果屬實,就更像是一場事先張揚的行爲藝術。從購買大會門票、在外地登上進京的火車、混入會場、坐席上等候、目睹李彥宏出現到準備上臺,潑水者連發了七條微博,進行同步直播。

(潑水網友的微博)

可見,潑水者謀劃現場潑水目的之一,也在於引發網絡轟動。果然,潑水事件之後,互聯網上調侃叫好之聲不斷,唾沫和段子橫飛。有人認爲這是給“只顧賺錢的科技公司提醒”,有人建議李彥宏去百度推薦的莆田醫院看看,還有人套用最近垃圾分類的梗,問被淋溼的李彥宏是幹垃圾還是溼垃圾……很多言論極盡刻薄之能事,有人身攻擊之嫌。

在很多網友看來,水潑“有問題”的互聯網巨頭,代表了民意,順從了民心,是英勇之舉、正義之舉,還將之歸入“異議表達”的解讀框架。的確,國內外也曾有過一些知名人物被扔鞋、扔雞蛋。一些弱勢羣體的代表,希望通過這樣的行爲表達異議,引起權勢人物、乃至全社會的關注。換言之,這種看似冒犯的行爲,本質被視爲表達言論自由的一部分。

那這次潑水李彥宏,真的也屬於“異議表達”嗎?潑水者到底是不滿李彥宏或者百度的哪一方面,在沒有聽到他的主張、搞清楚事實之前,先入爲主給他戴上“勇士”的帽子,顯然是太着急了。如果他只是想利用網絡情緒炒作自己呢?事實上,這其中的邊界也很難判定。即便純粹惡搞爲了出風頭,他一樣可以宣稱自己是爲了反抗百度作惡、是爲了公衆利益。

退一步說,即便他真是爲了“異議表達”,他當然也有這樣做的權利,只要願意同時承擔可能的法律代價就好。但還要強調的是,輿論過於熱情地讚美這樣的行爲,也是很不理性的。

(百度迴應)

即便百度有再多問題,也不能引申得出李彥宏活該被潑水的結論。我們可以用腳選擇,棄用百度產品表達抵制;可以呼籲相關法律法規完善,但不能認同直接線下“私刑”伺候。否則每一款互聯網產品,每一個企業家,都可能有潛在的反對者,這些反對者都能有理由去現場潑水嗎?把反對百度直接轉換爲支持現場潑水攻擊,這是一種非理性的跳躍。以正義之名的狂歡,依然值得警惕。

輿論場上對李彥宏或者百度的批評,是一種言論自由,也是對大企業的監督,這很必要也很可貴。事實上,這種監督的效力非常可觀,百度近兩年無論是口碑還是股價,都在承受負面評論的代價。但線下潑水這種所謂的“異見表達”,更像是出無聊的鬧劇,沒有看出有什麼新觀點、新維權主張,對百度也產生不了多大的倒逼作用,激起的只是滿網的情緒泡沫而已。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