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網工的十年奮鬥史 - 工作篇

家好,我是薑汁啤酒,網絡技術沉迷者及從業者。 目前作爲Senior Network Engineer就職於新西蘭某大型移動寬帶運營商,負責固網的MPLS、BGP 網絡運營以及內部大型網絡項目集成工作。持有網絡認證:JNCIE-SP,CCIE Routing&Switching, CCIE Security以及其他Professional Level的認證,精通企業網絡技術和運營商技術。


初次接觸


說起我的網絡生涯,還要從十年前上大學的時候開始。


2006年,緊張的高考結束,本想着成績不錯能上個心裏一直希望的好大學好專業,結果誰知晴天霹靂,專業被調劑。剛開始的我還很努力,認爲只要認真學習一定能出成績,但是經過一番折騰,成績一直不是很理想。之後索性放棄了專業課,開始了自我頹廢混跡網吧沉迷於電腦遊戲的一段黑暗時期。


就這樣渾渾噩噩過了一年,心裏隱約還是總覺得對不起父母的含辛茹苦,也自覺大學應該學門手藝,畢竟出了校門還是要找工作混飯吃於是開始出現在學校圖書館的各個樓層尋覓未來人生方向。湊巧的是,那有一個培訓機構來學校宣傳Cisco的職業認證以及培訓課程。


在整個宣講的兩個小時中,我只記住了一句話:具有CCIE認證的技術人員年薪十萬!這句話就像一針雞血,刺激着我。要知道十年前的年薪十萬,絕對是一個不錯的待遇,對大學生來說更是如此。想到這裏,說幹就幹。出了宣講會我便直奔書店,買了一本Sybex的CCNA自學指南,從此開啓了我的網絡技術生涯。



確立了人生目標,剩下的就是奮鬥了。從此,我的所有課程都變成了Cisco技術學習研究。


在開始上手Cisco之後,更是開始精讀CCNP各門課程的自學指南,一遍又一 遍死磕Jeff Doyle的TCP/IP路由技術,並通過IOS模擬器完成所有實驗。這一年,我從一個網絡小白變爲熟悉網絡基本架構以及運作原理的網絡新兵。當然,在整個過程中也遇到了很多問題。


第一,由於是自學,我的網絡知識是碎片化的。在沒有人提點的情況下,很多時候就靠自己理解,但是自我理解有時候和實際還是有偏差。


第二,沒有完整的知識框架,知識塊之間沒有邏輯的互相關聯,導致學習效率很低,不是理解性記憶,容易遺忘。


思來想去,還是決定找個老師幫我建立完整的知識網絡。幾個月後,通過參加CCNP培訓班並在老師的帶領下,曾經一塊塊的知識碎片被很有邏輯地串聯起來,形成了一個系統,把知識從死記硬背變爲理解記憶,並融會貫通。而因爲前期的自學積累,學習起來也比較遊刃有餘,很快就得到了老師的認可,同時也在學習小組裏面取得了優秀的成績。


這裏還要提一下我在培訓期間一個終生受益的習慣:那就是閱讀Cisco英文文檔,例如Configuration Guide。我相信很多朋友和我一樣,看到英文書籍或文檔就頭大,在心裏上拒絕閱讀英文書籍。但其實閱讀廠家的原文文檔絕對會使你受益良多。沒有什麼其他書籍資料會比廠商更瞭解自己的產品,所以閱讀廠商文檔能夠讓你儘可能的接近真實內容!第二點,Cisco作爲網絡業界行業老大,它的文檔做到了不僅告訴你怎麼實現這個技術,更重要的是它告訴了你這個技術是什麼,爲什麼要這樣做,這是對於學習者而言最寶貴的財富了。


理論結合實踐


完成CCNP學習以後,按照原計劃我應該繼續CCIE的學習,畢竟腦子裏面的“年薪十萬”不斷在敲打着自己,但是認真分析自己的優劣之後,當時作爲大學生的我,就算後續有此殊榮獲得CCIE認證,也會因爲沒有對應的工作經驗而不被工作單位看好。所以當務之急是如何獲取網絡工作經驗。


我在前面提到過,在培訓期間,我的成績很優秀,培訓老師看我學得紮實,在完成培訓後就把我以及其他幾個優秀的學員叫去幫助他做工程師項目。這對當時的我們來說絕對是千載難逢的好機會,當時的我深知IT尤其是網絡這一行經驗的重要性,所以就卯足了勁給老師幹。


但是我的位置相對其他幾個社會學員而言比較尷尬,因爲當時還是在校學生,一是沒辦法同公司簽訂勞動合同,二是學期末還得回學校參加期末考試。(順便提一下:本科文憑真的很重要,大家一定要把本科文憑拿到。我身邊太多太多例子,因爲本科文憑,就這麼看着大好前程在眼前,卻怎麼也夠不着,那種感覺只有當事人才能體會到。同時出國技術移民本科也是必須的。)在同老師溝通以後,他覺得我應該以學業爲重。但是誰都不想放棄這麼難得的機會,於是我和老師商量能否在我考試回來以後繼續跟着幹,免費跑腿都可以, 期間我自己貼車費,他們在哪裏做項目,我就跟着跑。


我至今還記得,某個晚上我們在做某醫院的核心交換機割接項目,中途臨時下起漂泊大雨,但是機房和交換機升級板卡不在一棟樓,爲了避免板卡淋溼,我脫掉所有衣服包在板卡上,夜晚像流氓似的光着身子把板卡搬到機房。後續就很順其自然了,相信如果你是一名老師,看着一個二十多歲的小夥子有這樣的精神,也沒有理由去拒絕他的成長。 


小結:

通過這個例子總結得出,如果你是學習IT相關的,一定要理論結合實踐。俗話說的好: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雖然現在互聯網給予了大家一個可以足不出戶就可以做很多事兒的平臺,但是有些IT專業,以網絡技術爲例,除了認真閱讀相關書籍以及學習大咖的視頻教程以外,還需要去把知識放到真正的項目裏去實踐。


衝刺CCIE


我們再說回CCIE,這個計算機網絡界金字塔頂的象徵,十幾年來讓無數工程師趨之若鶩。


今天有很多人在質疑它的含金量,覺得不在值錢了。與此相反,我個人持不同意見。相信每一個追逐過她的人,往往最終記住的不是拿到水晶牌的那一刻,而是在爲了獲得她的過程中,與同伴一起拼搏流汗的美好回憶。於我來說,水晶牌是沉重的,因爲那是生命和記憶的刻蝕,請問還有什麼比時光和汗水更具有含金量?多年以後回頭看,我仍然覺得自己當時做的選擇是正確的,也很慶幸在自己的刻苦努力下,成爲了一名CCIE。


回溯到2009年,當自己身邊的朋友們還在大學的象牙塔裏面享受人生美好時光的時候,我獨自踏上了去往首都的旅途,參加CCIE的集訓。半年的時間,讓我與其他人從戰友到一輩子的朋友,也讓一個大學生嚐到了社會的滋味。我住過發黴的地下室,也在出租的研究生公寓裏面目睹了生命的轉瞬即逝。在實驗室同兄弟們打地鋪時,共享着那機器風扇噪音都趕不上的呼嚕聲。同時,作爲學生的我,還得在大學裏面有任何風吹草動的情況下,24小時往返於北京和大學所在的城市之間。但是作爲一名未來的CCIE,遇到困難,我們不能放棄,而應該是越戰越勇。


依稀記得當時爲了充分利用在校期末考試的時間,1500頁以上的Cisco ASA廠商Configuration Guide 英文文檔,打印出來5本書厚,從早上起牀到晚上圖書館關門足足花了一個周的時間把它徹徹底底的讀完,並做好相應的筆記。回到實驗室裏面,每一個分解實驗都認認真真的琢磨,先明白原理,再開始做實驗。確保每次都從原理上明白解題思路,然後開始在設備上實現,最後通過文檔記錄的方式把細節記錄下來。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這些文檔,最終在我踏入工作崗位的時候,受用無窮。


養軍千日,用兵一時,次年年初的某一天,整個首都依然如往常一樣開始忙忙碌碌的運轉,而我就像那即將登臺演出的演員,早早起來打扮自己,衣裝革履整整齊齊的踏出門乘地鐵去國貿,那是我這輩子坐過的最長的地鐵,不是因爲它的路程長,而是在那十幾站裏面,幾年的奮鬥時光像幻燈片膠片一樣一張張的在眼前劃過,告訴自己,努力過了就不後悔,無論結果如何。考試過程中,知識點都練習過了十遍,百遍,按照自己長期練習的思路,從二層,到三層。從路由到安全。每一步都確保沒問題,中間有焦慮,興奮,緊張。8個小時很長,也很短。


考試雖然結束了,生活還在繼續,獲得認證以後,我就在培訓班做起講師助教,一方面是能夠賺取點微薄的生活費,更重要的是藉助這個機會,能把知識點通過簡單的方式講述給別人,從而真正徹底掌握記住這個知識點。同時因爲錯過應屆畢業生的招聘窗口,開始作爲社會人士與其他經驗豐富的工程師同臺競爭工作機會。功夫不負有心人,因爲前期細緻嚴密的規劃,當時的我有了一定的工作經驗,紮實的理論基礎,以及通過閱讀英文文檔鍛鍊的蹩腳英語口語能力,我有幸作爲IP通信工程師進入了一家國際前三的通信公司,並且很自豪地實現了畢業後的第一份工作便拿到了年薪十萬以上的薪資。之後在工作中也結識了很多具有人生指導意義的牛人和領導。從此開啓人生新篇章,在工作崗位上拿出當時學習CCIE的幹勁,拼命吸收新知識,並把自己的專業知識付諸於實踐。工作幾年間跑了很多省的移動公司,聯通公司。大大小小各種網絡割接,由於是省級別的網絡割接,每次割接涉及的用戶量是十分巨大的,也多虧在這種客戶現場高壓力環境下工作,讓自己鍛煉出了細緻,淡定,沉穩的性格。這對未來的我幫助甚大。


其實生活可以一直這樣很安穩幸福,因爲是外企員工,出差的時候出門就打車,進門住星級酒店,晚上和同事們約着打遊戲,沒事還可以和酒店妹子聊聊人生。但是內心裏面總是蠢蠢欲動,總覺得生活不該止步於此,在工作一年以後,又拉着同事奮鬥了第二個CCIE。不爲了漲工資,也不是爲了炫耀,純粹是情懷,一種對技術狂熱追求而想辦法證明自己的情懷。


技術移民的萌芽


關於出國,終於寫到這裏了。


也許你覺得上面的內容都是自吹自擂式的激勵故事,那麼接下來的,就像很多生活在大城市裏面的同齡人一樣,充斥着對現實的無奈以及做出的妥協和逃避。


原因大致有兩點:


第一點:工作方面。因爲國情原因,我相信很多做技術出身的同行都認同技術工作是青春飯的這一說法。曾經作爲通信工程師,由於工作性質,所有網絡割接都是凌晨12點到8點,有時候甚至一個周5天工作日三天都在通宵。作爲二十多歲的年輕人,身體上還能挺過去,也沒有什麼妻兒老小可以操心的,可是與我一同工作的還有比我年齡大10歲甚至20歲的同事,工作上來說,他們與我相比除了經驗豐富,知識積累比較雄厚以外,其他無異。但是從家庭方面來說,35至55歲之間往往都是上有老下有小的年紀,每次看到他們加班完以後疲憊的身影,以及扛在他們肩上沉重的家庭負擔,我的內心是焦慮的。如果不改變,這就是我十年,二十年以後的真實寫照。


另外一點,在國內做通信也好,網絡技術也好,客戶就是上帝這一點貫徹的非常徹底。無論是民企,還是本土化的外企,都是特別注重客戶至“上”,作爲長期外派到客戶現場出差的工程師感受尤爲明顯,當客戶稍稍施加點壓力給項目經理的時候就如皇帝頒佈聖旨,然後最後倒黴的都是工程師。大家都是人,但某些時候,客戶會把對你所在的公司的不滿轉化爲針對工程師個人的人身***甚至是辱罵。這種例子不在少數,我個人也親身經歷過。這種非平等的對待方式會讓人不由自主的思變!


也許讀到這裏有人會說,社會本來就不平等,做技術的就忍着吧,社會就這樣。 但是如果自己都不去替自己爭取該有的作爲人的基本尊重,誰還會來尊重你?另外一點催促我要改變現有的環境的動力是來自於生活的壓力,我出生於南方一個貧困農村,與千千萬萬人一樣,我也是獨自一人闖蕩首都的北漂一族,每次長期出差回到首都停留的時候,不得不去面對本地站在制高點的房東們,到目前我仍然記得自己租過的最小的屋子是海淀區一個4平米左右的客廳隔間,沒有窗戶,裏面除了牀以外唯一的活動空間就是一個洗腳盆大小的下腳地兒,但是一個月卻需要支付一千塊的租金,但就爲了能在臨近的大學裏面下班以後上自習,我忍了。這真正驗證了所謂的白天是高級白領,晚上是蝸居客的年輕一族。每次躺在那狹小的空間裏面,我就在內心不斷思考着,這是否是我想要的人生?


思來想去琢磨怎麼能改變自己的命運,一直有朋友傳言在西方國家相對比較尊重技術,工程師的地位比較高。所以從那時候開始一直很憧憬如果在西方國家生活或者工作是怎麼樣的感受,抱着這樣的期待,我開始關注移民國外的方法,以及準備相關英語技能的學習,從而開啓了我的人生另外一個篇章- 技術移民


下一篇文章我將介紹英語學習以及我個人移民的方法,敬請期待 -《一個網工的十年奮鬥史 - 移民篇


一個網工的十年奮鬥史 - 移民篇》 http://gingerbeer.blog.51cto.com/625855/1962179


wKiom1mqlsqhRAa3AAEdL-HPrmU074.jpg-wh_50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