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期如何藉助機會成本打開上升渠道?

作者: 許澤龍  蘇州/商業地產/自媒體營運

您好!我是老許

這是我的第10篇原創文

全文共6張圖,字數2388字

預計流量4M,閱讀5分鐘

與您分享~

1

先說一個大家可能都已經聽過的故事:


有一部名爲《投奔怒海》的戲找到周潤發,希望他出演主角。


但是因爲戲要在大陸拍,發哥一旦接了這部戲,就要得罪當時的臺灣。所以,已經在港澳臺有很大影響力的周潤發拒絕了這部戲,卻推薦了他一直印象不錯,卻叫不上名字的一個小夥子接替他演主角。


這個小夥子就是劉德華,當時還處於跑龍套狀態。


接到這部戲的劉德華找到周潤發說:拍這部戲會不會影響我在臺灣的市場?


發哥一句點醒他:你連香港市場都沒有,哪來的臺灣市場?


也許這個故事不一定是真的,但是其中卻說了一個很真實的道理:


機會成本”是這個社會給予創業期組織或者個人最好的上升渠道。


所謂的機會成本,說通俗一點,就是你做一件事情的時候,不得不放棄做的另一件事情中所包含的價值。


比如一塊田今年決定種玉米,就不得不放棄種其他農作物。而被放棄的其他農作物因爲蘊含着可能產生的價值,就成爲了種玉米的機會成本。


瞭解了機會成本的概念,反觀一開始的故事。


周潤發當時因爲已經成名,所以無論是單位時間還是空間,裏面蘊含的價值,遠比尚未成名的劉德華高。如果他選擇那部其實劇本還不錯的電影,機會成本是放棄臺灣市場。


這個成本高過了那部《投奔怒海》帶來的收益,所以,發哥不得不放棄。


而劉德華當時的知名度還沒有打開,即便放棄了他自己所謂的臺灣市場,機會成本很小。相比成爲《投奔怒海》的男一號帶來的收益,當然就值得博一下。


於是,他的電影生涯第一次有了出演男一號的機會!


類似這個故事,現實生活中,絕大部分人第一次上位的機會,其實都是仰賴於機會成本這個經濟學概念給的。


2

比如一個應屆畢業生爲什麼能找到工作呢?


就是因爲公司裏有些事情蘊含的價值太小,以至於老資歷的員工去做了機會成本就太大,所以纔會招沒有任何資歷,機會成本幾乎爲零的畢業生來做。


可惜的是,很多畢業生不知道這個經濟規律,抱怨公司給的事情太瑣碎,太卑微,一點都體現不出他們985、211院校的應有的價值,最後甩手不幹!


你要知道,正是你的985、211背景,給了你一個進入高勢能平臺的機會,站在一定的高處,開始滾你的雪球。


但是再大的雪球都是從一個極小的內核開始滾起來的。你若因此甩手不幹,滾動的雪球也同時停止,勢能高地也和你拜拜,損失的不是公司,而是你自己的成長機會!


面對機會成本給予你的進身之階,最好的對策是,把瑣碎和卑微的事情做好,贏得你的上級和同事的認可,同時注意學習鑽研公司業務,等着下一個蘊含着更高成本的機會到來。


如果你不抓住機會,在抱怨中原地踏步,第二年的校招,新來的學弟很快會把你有限的空間擠掉。


因爲他們相比已經工作了一年的你,機會成本更低,擁有的轉換空間也更大。


個人如此,初創企業其實也是如此。


3


很多企業在創業初期就立志成爲行業領袖,要改變世界,專挑主流市場進入,瞄準行業龍頭,殺入紅海,妄圖兩三年內就取而代之。


這樣的公司,和那些看不懂經濟規律的畢業生一樣,用不了多久,必然會被更多的創業公司擠出市場!


與之相反,瞭解了機會成本的原理,小微企業正確的生存對策是,爲主流市場和龍頭企業做配套服務,挑大公司不願意乾的活先幹起來。


只有這樣,佔據勢能高地的大企業才願意帶着你玩,從而讓你也有一個高處去積累你的勢能。


滾雪球第一個關鍵要素是不停的滾,另一個核心就是勢能要高,坡度要足夠的長。


第一個要素取決於你的努力,第二個要素取決於你的選擇。


4


說到這裏,機會成本帶給我們的上升渠道就越來越清晰了。爲了能讓大家更好的認識和運用機會成本的經濟學規律,老許在這裏給大家總結幾條方法論:


第一、在自己相對弱小的時候,要學會爲價值感高的人做價值感低的事情。


這裏面其實有兩點,一個是要服務價值感高的人或組織。因爲只有這樣,你纔會被帶到價值高地。


同時,因爲對方價值高,所以幹任何事情機會成本都大,所以你可以從他們身上找到的活就多。


另外,一旦你爲對方做了那些價值感特別低卻不得不做的事情,其實等於給這些組織或個人節約了大量的機會成本,對方會非常感激你,時間長了會離不開你,甚至把你當合作伙伴看待。


比如富士康給蘋果公司做手機外包而成功,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記住,一定要服務高價值,比如行業龍頭或者知名人士,千萬不要和對方發生任何衝突!


第二、在利用機會成本打開入口後,要迅速順着價值鏈往上爬。


爲了讓自己也會有一天擁有足夠高的價值,創業期的個人或組織在爲他人服務的同時,要利用各種市場資源進行業務拓展和自我升級。


並把自己的核心業務和能級進行戰略分級,隨着自我的成長爭取更高等級的業務。


而且也要勇於剝離曾經成就自己,但是現在價值過低的業務給其他人做,培養自己的價值網和勢能圈。


比如有些人做到了企業中高層還給領導端茶倒水打印材料,這就很不妥。


此時你的上級和公司對你的期望是不同的,你應該集中精力去創造更大的價值,把這些基礎的工作交給新人去做吧。


第三、注意發掘1%的市場。


強大的個人或者組織因爲自我價值特別高,所以嘗試創新或者做新興市場的機會成本也就特別大,這就給了很多創業期企業或個人帶來了崛起的機會。


比如在燃油機汽車市場大行其道的時候,電動汽車只佔其中不到1%的市場。面對這個小市場,汽車巨頭企業不會認真投入去做的,因爲他們這樣做等於要削弱主力利潤源的開發和投入,這是資本市場絕對不允許的。


於是,像特斯拉這樣的初創公司,就有了自己的崛起的機會。


由此可見,價值低有價值低的好處,至少在選擇上自由靈活,沒有太大的機會成本,反而能抓住一個被忽略的細分市場迅速崛起。


很多創業成功的獨角獸公司,其實都是這樣起來的。


最後,老許想說的是,不要以爲在巨頭林立的現代社會,在競爭激烈的一線城市,創業期個人或組織的機會就特別少。


其實,正是在這個時代,在勢能極高的發達城市,由於大量的高價值企業需要將無數的機會成本外包,新人新公司才更容易找到崛起的機會。


記住,一定要去價值最高的地方,服務最高的價值,別怕分到的活含金量低,就怕你不懂經濟規律,認知不足擋住了前進的去路!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