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程序媛不再是稀有物種,這五項措施很重要!

圖片來源:unsplash.com/@mimithian

科技是否縮小了性別差距?它是否真的在帶領我們走向烏托邦?隨着物聯網、機器學習等新技術日益進步並深入日常生活,確保它們朝着包容、平等的方向前進就成了迫在眉睫的任務。

對於科技圈的男女平等問題,有很多可行的措施。當然,這其中最重要的,是通過一視同仁抵消對個體的潛在偏見。科技圈需要一視同仁,因爲如果保持現狀,偏見將在數字生態系統內惡性循環、不斷髮酵;因爲如果一個人對現行的權力體系感到滿意,他很有可能創造新的技術來強化這一體系;因爲數字世界的規則即是高技術高投入的零和博弈;也因爲我們應該鼓勵所有人,特別是女性成爲科技發展的先行者,而不是被動接受新技術的人。

實際上,性別歧視在科技圈比在其他圈子要更嚴重:《財富》世界500強企業中,只有5%的公司由女性擔任總裁;而在科技公司,這一比例是3%。

很明顯,原本爲了推進民主化建設的科學技術,正在數字世界中重現現實生活中的隱患:性騷擾、伴隨靈活性的不穩定性、不完備的救助平臺等。對於這樣一個依舊不平等的體系、沒有起到應有作用的“解決方案”(包括演說、請願、培訓項目等),我們應該怎麼做?該如何改善這些方案?下文的建議也許能給我們一些啓示。

一. 教育

圖片來源:unsplash.com/@entradaphotography

科技圈之所以會有那麼多的偏見,其中一個原因是“大多數人”都無法通過信息技術(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以下簡稱ICT)、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Science, Technology, Engineering and Mathematics, 以下簡稱STEM)課程得到足夠的訓練,導致以男性爲主的工程師們必須在技術、法律甚至道德問題上自己做決定。並非他們想這樣做,而是其他人沒有相應的工具、不懂專業的術語,因此無法參與到談話中。

那麼很明顯,就像我們常說的,首先要讓更多的女性參與到ICT及STEM的課程中,這一點對於改善現在的狀況是非常重要的。

在國外,哪怕是6歲的小女孩,如果她選擇了學習STEM並且能夠堅持下去,她也能得到持續的鼓勵和支持,直到她實現自己的目標。爲了讓年輕女孩們明白,數字世界中不能重複現實生活中的錯誤,像這樣從小抓好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少數公司已經響應了號召,但是大多數政府及學校都沒有採取措施。

除了政府和企業,對於剛剛能自己做決定的女孩們來說,親密而有力的支持也是有必要的。這也是爲什麼父母們也必須得到幫助的原因:如果父母認爲他們不必鼓勵女孩接受高等科學教育,情況不會有任何的改變。

而這樣的循環已經持續了數十年。

確實,同輩壓力、榜樣缺位、缺少老師的支持,以及對於STEM職業的錯誤認知也是非常重要的問題,但是僅僅解決這些問題是遠遠不夠的。你知道爲什麼相比於男女權利更加平等的國家,那些有男尊女卑傳統的國家反而有更多女性從事於科技領域嗎?下文將給你一些答案:

1. 在性別平等程度較低的國家,女性更傾向於選擇一條在她們看來最清晰、最有可能成功的通向財務自由的道路,即STEM;而性別平等程度更高的國家——往往是福利國家——擁有完善的社保體系來保障女性的生活。

2. 所以,國家給予女性權力即是給她們選擇自己喜歡的、擅長的職業的自由,因爲她們知道無論選擇什麼,她們在經濟上都會得到保障,而STEM就常因爲無趣而被放棄。

知道了這一點,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結論:氾濫地鼓勵女孩學習科學和工程的活動都有些偏離方向了(與此相對,鼓勵男孩進入教育、護理行業的活動卻太少了),應該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支持真正對這些課程感興趣的女孩身上,而不是逼迫志不在此的女孩們。

二. 留住STEM行業的女性

這一點並不容易,因爲人們對女性的態度太糟糕了。在法律上實現男女平權跟消除來自傳統男女分工觀念的社會壓力是完全不同的:在STEM領域,半數的女性都在工作中經歷過性別歧視(高出非STEM職業21%)。

除此以外,還有一些不太容易被注意到的因素解釋了爲什麼留住女性員工也會成爲一個問題:女性工程師常從別人的話語中微妙地察覺到她們的技術和工作在業內是不被重視的,這讓她們感覺無法融入工作環境、更有可能考慮離職。

這是因爲人們更看重“硬”實力,而女性更擅長、也更多地被分配到需要軟實力的工作中。這就導致了硬實力與軟實力之間的鴻溝越來越大,而它們本是不可分割的,這也可能是女性薪資水平更低的原因。

多樣性和包容性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更多的女性參與到以軟實力爲主的工作,意味着她們更有可能不被男同事尊重,因此女性員工們紛紛選擇離職。除非公司從基層着手採取措施,否則這一問題就難以在文化層面得到解決。

三. 讓女性在科技公司積累工作經驗

對於願意學習STEM的女孩,給予她們更多實踐和學習的機會能夠幫助縮小性別差距。企業必須承擔起這個責任,嘗試着——哪怕是最低限度的——給女性積累工作經驗的機會。教育系統能提供重要的硬實力和批判思考能力,幫助女性樹立信心,但是這些都不能替代工作經歷。

企業只需要多招幾個女孩來實習,哪怕只是工作幾周。這不會花很多錢,卻在很大程度上能改變她們的生活。這怎麼會是一個困難的決定呢?

企業應該爽快點,承諾給予女性機會。

今天,人們要求孩子們更早地做出人生的決定。爲什麼不讓他們通過接觸現實世界來學會利用已有的工具和信息(即科技)做出正確的決定呢?這既能讓他們更堅定從事某一職業的決心、明白什麼是他們不想做的,還能培養未來的領導人才,對企業、對個人都是雙贏的結果。事實上,只要六週,企業就能不花一分錢而改變許多人的生活。

請注意,以上關於技術崗位的討論中,技術背景僅限於幫助個人在科技界找到方向,但請不要忘記,改變科技界需要對人性的充分了解。

四. 給女性企業家機會

如果說現在很多科技工具和解決方案都是由男性建立的,那是因爲爲數不多的女性企業家不能吸引到足夠的投資,從而失去了影響經濟發展的機會。在2017年,美國創業公司總共收到了850億美元的風險投資,而女性創業者只得到了其中的2.2%,2018年,這一數字可能會更低。爲什麼會這樣呢?特別是瞭解到擁有至少一位女性創始人的創業型公司比63%沒有女性創始人的年輕公司做得更好,就更讓人迷惑了。

這個問題的答案有很多。有人指出女性天生傾向於規避風險(這是謬論),也有很多人認爲這是因爲女性更加需要人脈和相關的建議。女性在會見風投之前需要了解一些關鍵信息:這家公司對女性員工好嗎?女性領導在這裏受尊重嗎?這裏的工作環境是否對女性不利?而男性得益於性別優勢,從來不需要擔心一份潛在的新崗位是否對其友好。那麼女性要從哪裏得到這些信息呢?那就是其他擁有相同背景的女性。但在目前環境下,合適的人選實在太少。實際上,女性企業家的成功離不開正式和私人的人脈的支持。

除此以外,缺少對女性友好的風投也是造成科技行業女性企業家稀少的根源之一。如果有更多這樣的風投,無疑會鼓勵更多女性走上創業的道路。在美國,74%的風投團隊中一位女性都沒有,而大部分發達國家的情況則更加糟糕。與此同時,更多的女性進入董事會,而據我們所知,她們在董事會中發揮着重要的作用,爲企業帶來了許多積極的變化。我們有更多的女董事,卻鮮見女性企業家,這實際上是自相矛盾的。既然大型企業要投資初創型公司,何不利用這一點,將公平和女性納入風投基金評估的標準,將涉及女性的交易和團隊人員構成作爲考慮因素呢?

圖片來源:unsplash.com/@purzlbaum

企業團隊有能力、也有資本對不公正的行爲施壓。

隨着企業界女權勢力的壯大,人們也會看到越來越多的進步。目前女性佔據企業家總數的2.2%,讓這個數字翻番、達到5%也不應是什麼難事。

不過在這裏還是要提醒一下:只關注女性可能會導致兩個平行經濟體的產生。團結使我們強大,無論男性還是女性,都無法在另一方衰落時保持繁榮。

五. 給予女性與外界交流的機會

圖片來源:unsplash.com/@aginsbrook

女性社交對於新技術的設計有促進作用,這一點尤其適用於於發展中國家。

在中低收入國家,女性擁有手機的概率比男性要低14%,也就是說,擁有手機的女性比男性少2億(財迷們!補上這個缺口將產生7千億美元的經濟效益!)。然而即使女性擁有了手機,她們也沒有男性那麼熱衷於上網。

保證女性擁有並使用手機對整個社會都有重大意義:手機能爲女性創造更多的教育及就業機會,這對於下一代來說也是有益處的。同時,手機也是一個高效率的、可擴展的工具,能提供許多對經濟發展有益的公共或私人的服務,比如手機銀行、應急響應、政府對個人交流平臺等。對於許多國家來說,這是容易獲益且不需要太多技術投入的,考慮到手機的成本在過去的十年間大幅下降,不難估計出補助金背後的高回報率。

然而這其中的關鍵是消除現有的阻礙女性擁有手機的因素——支付能力和識字率。

結論

未來女性將扮演什麼樣的角色?

女性有義務積極地施加影響力,阻止舊體系的倒行逆施。現代女性的義務就是塑造,或者說引導社會的發展。也許真正的問題不在於“科技將如何幫助女性克服難關”,而是女性要如何讓科技爲她們服務。

從政府到投資再到教育,女性所面臨的困境都是類似的,而科技在這之中扮演着價值中立的角色。但這是不對的:技術與責任應該攜手共進。

最後,科技並非憑空產生的。在構建、部署、使用和維護一項技術的同時,應保障相關利益者的安全不會受到其運行規則的潛在威脅。不管是從道德層面還是經濟層面,這都是正確的選擇,也只有這樣才能推動整個社會的進步。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