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f 命令。 du命令。创建、格式化和挂载分区,fstab分区表

一、df 命令。 查看已挂载磁盘的总容量、使用容量、剩余容量。可以不加任何参数,默认按K为单位显示。

#df -i 查看inodes使用情况。

#df -h 使用合适的单位显示,例如 G。

#df -k -m 分别以k M 为单位显示。

#df -T ,查看分区的文件类型

#free 查看swap分区大小


二、du命令

用来查看某个目录或者文件所占空间大小。

#du -a dir 列出全部目录或文件

#du -b 列出的值以bytes为单位。

#du -k 以kb为单位列出

#du -m 以MB为单位输出

#du -h 系统自动调节单位

#du -s 只列出总和

#du -sb file 查看文件真实大小  类似 #ls -ld

#du -sh /dir/file/ 查看文件占用磁盘空间的大小

#ls -sh 、dir/file 查看文件本身的大小



新建一个文件1.txt,并写入一个数字进去,为什么使用ls -lh 看到的大小和du看到的大小不一致?

A ls 看到的是文件内容有多大

B du查看的是文件占用磁盘有多大

C du -sb 可以看到真实的文件大小

D 磁盘的每个block最多只能存一个文件,即使文件只有1字节也需要占用一个块

 

三、创建分区

关机后增加虚拟磁盘。


#fdisk -l  后不跟设备名,直接列出系统中所有磁盘以及分区表。


#fdisk 如果不加 -l ,则进入另一个模式,在该模式下,可对磁盘进行分区操作。

输入:n 建立一个新分区。

            e (extend 扩展分区)

            p  (primary 主分区)

            l   逻辑分区。


 n,p,n,p,n,e,n,l  ,为创建两个主分区,一个扩展分区,一个逻辑分区。

关于分区描述正确的有?

A 主分区可以分零个

B 扩展分区最多只能分一个

C 逻辑分区一定不大于扩展分区

D 主分区和扩展分区的和一定不大于四


在使用fdisk分区时,如果想分两个主分区再分一个逻辑分区如何操作,只需要关键字母?

B n,p,n,p,n,e,n,l

C n,e,n,l,n,p,n,p

D n,e,n,p,n,l,n,p


四、格式化磁盘。

分区后必须格式化后才能使用':

所谓 格式化 ,其实就是安装文件系统。

# cat /etc/filesystems 查看文件系统的格式类型

#mke2fs -b 分区时设定每个数据块占用空间的大小。1024 2048 4096

     -i 设定inode的大小

     -N 设定inode数量,有时使用默认的inode不够,所以要设定

     -c 格式化前检测,加上后会很慢

     -L 预设该分区的标签lable

     -j 建立ext3的分区

     -t 用来指定文件类型

     -m 指定reserved for the super user为1%

# mkfs.ext4 /dev/sdb5   = #mk2fs -t ext4 /dev/sdb5

#将/dev/sdb5格式化为exet4,默认执行,不能指定一些参数的大小,没有mke2fs格式化工具强大。

#mke2fs -t ext4 -b 2048 -m 1 -L ccgjava /dev/sdb1

-t 指定格式类型,-b 指定块的大小,-m 指定reserved for the super user为1%,-L指定分区标签


使用什么命令可以指定分区的块大小为1024?

A mke2fs -b 1024

B mkfs.ext3 -b 1024

C mkfs.ext4 -b 1024


五、磁盘挂载与卸载。

在挂载某个分区前,需要先建立一个挂载点,这个挂载点是以目录的形式出现。(须是空目录)

#mount /dev/sdb5 /newdir/ 这样会把newdir 目录里原有的文件覆盖,使之看不到。

#mount LABEL=TEST /newdir 也可挂载

#blkid 获取各分区的UUID ,

#blkid /dev/sdb5

获取之后,

#umount /newdir   删除挂载

#mount UUID="C611111..." /newdir 也可以挂载


让某个分区开机后自动挂载。

把挂载命令写入/etc/rc.d/rc.local 

#cat /etc/rc.d/rc.local 

最后一行输入挂载命令

mount UUID="C611111..." /newdir

卸载磁盘时,提示设备忙而不能成功卸载,需要我们如何操作?

B 先退出挂载点目录,然后再umount

C umount -l

服务器上有多块磁盘,为了防止磁盘拔插后顺序乱掉,我们可以使用什么方法来挂载磁盘?

A 使用LABEL

C 使用uuid

使用什么命令可以获得指定分区的uuid?

B blkid /dev/sda1


六、分区表 fstab

/etc/fstab  存放开机启动命令的文件。

#cat /etc/fstab

......

tmpfs                   /dev/shm                tmpfs   defaults        0 0

devpts                  /dev/pts                devpts  gid=5,mode=620  0 0

sysfs                   /sys                    sysfs   defaults        0 0

proc                    /proc                   proc    defaults        0 0


第一列:就是分区的标识,也可以写分区的LABLE,也可以写分区的UUID,当然也可以写分区名 (/dev/sda1)


第二列:是挂载点

第三列:分区格式

第四列:是mount的一些挂载参数,一般直接写defaults即可 


第五列的数字表示是否被dump备份,是的话为1 ,否则为2

第六列是开机是否检测磁盘。  1 , 2 都表示检测,0 表示不检测。

mountd 的一些参数

1,async/sync:

async 表示和磁盘和内存不同步,系统每隔一段时间把内存数据写入磁盘中,而sync则会时时同步内存和磁盘数据。

2,auto  noauto : 开机自动挂载、不自动挂载。

3,default 按照大多数永久文件系统的缺省值设置挂载定义,它包含了rw,suid,dev,exec,auto,nouser,async。

4,ro 按只读权限挂载

5,rw 按可读可写权限挂载

6,exec 、noexec :允许 、不允许可执行文件执行,不可把根分区挂载为noexec,

7,user 、nouser :允许、不允许root外的用户挂载分区。

8,sudi 、nosudi 、允许、不允许分区有suid 属性

9,usrquota :启动使用者磁盘配额模式,,磁盘配额会针对用户限定他们使用的磁盘额度。

10,grquota :启动群组磁盘配额模式。

fstab配置

#vi /etc/fstab

最后一行写入

LABEL=TEST    /newdir    ext4   defaults  0  0

(dev/sdb5)

#mount -a   : -a选项会把/etc/fstab中出现的所有磁盘分区自动挂载上。系统启动时会挂载分区。

或者利用 /etc/rc.d/rc.local 文件。使某个分区开机后就自动挂载。

   

另外一种方法

#vi etc/rc.d/rc.local

在最后一行输入mount命令

mount UUID="c61117ca-917……" /newdir

          (LABWL=TEST)    

/etc/rc.d/rc.local 这种方法也可适用于 让一些操作行为随系统启动而自动执行。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