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學習帶給我什麼

今天是工作日最後一天,明天慶祝下自己的節日,勞動最光榮。預祝大家勞動節快樂!

小夥伴們知道《勵學篇》嗎?他是宋真宗趙恆寫的。如果現在的你是正在教室裏備戰高考的學子,那十有八九會知道詩句的內容。但是對於已經許久沒讀過古詩句的你,可能我這麼說,你未必會知道他是誰?這篇文章是什麼?但是看完下面的詩句,你肯定會恍然大悟,噢,原來是這些呀。

那是什麼詩句呢?哈哈,請看「富家不用買良田,書中自有千鍾粟。安居不用架高樓,書中自有黃金屋。出門莫恨無人隨,書中車馬多如簇。娶妻莫恨無良媒,書中自有顏如玉。男兒欲遂平生志,五經勤向窗前讀。」是不是熟悉的不能再熟悉了呢。這不就是以前激勵你讀書的名言麼。

講真,小編也是剛纔搜索出來的,沒想到這詩句是出自宋朝皇帝的手,可想而知作爲一名皇帝,知識是有多淵博了。當然,除去荒淫無度的昏君之外咯。教育廣大莘莘學子,讀書真的是一件投資的好事情,你想要的東西,書都會給你。

現在是互聯網高速發展的時期,除了給自己投資購買紙質書之外,知識付費的興起,給了讀書更多的選擇。我這裏的讀書,並不是純粹的書籍,而是知識。最近一個月我不是在讀紙質書學習“設計模式”,就是在學習網絡上的知識。

這裏又給極客時間打一次廣告,我在《從0開始做增長》和《許式偉的結構課》更新的第一時間就去拜讀,因爲這兩門課給了我極大的啓發,給了我太大的收穫。雖然目前兩個課程更新的不多,但我已經迫不及待地想輸出當前的學習知識。

《從0開始做增長》預習課有感

記得5年前剛去杭州菊廠工作的時候,有一次因爲一個同事代碼寫的不夠嚴謹,就被組內的老大在晨會上提醒,我們寫程序不是爲了功能的實現而實現,還得考慮方方面面的事情,我們做的是商業化產品,要掙錢的,是需要對用戶負責的。

這句話到現在還深深的刻在我心裏。雖然現在寫代碼的時候,也有過對不起用戶的時候,哈哈。但是,學習預習課時候,老師又一次強調了這個關鍵字,她用的術語是“以用戶爲中心增長”纔是真正的增長。老師是增長官,以她的觀點來看,一個好的產品,怎樣提升自己的商業價值,在對手如林的商戰裏進行比拼,就需要這個利器。

增長需要全局視野,通過提升用戶價值進而提升商業價值。由此可見,用戶是有多麼的重要,很多需求的產生,不能根據自身想法而來,而是需要換位思考,從用戶的角度來看待問題,產品纔會有一個好的提升。

當然啦,這只是開胃菜,最最讓我感受這課程的魅力的,是老師提到的“北極星指標”。北極星指標(North Star Metric),又叫 OMTM(One Metric That Matters,第一關鍵指標

640?wx_fmt=jpeg

之所以叫北極星指標,是因爲這個指標一旦確立,就像北極星一樣,高高閃耀在天空中,指引着全公司上上下下,向着同一個方向邁進。目前它已經逐漸成爲許多公司指導產品發展的重要指標。北極星指標其實就是對增長成果的衡量,並且爲增長帶來了明確的方向北極星指標不是目的,而是幫助我們衡量價值並校正方向的工具,最終我們要做到的是通過有針對性的服務用戶提升企業的長遠價值,這纔是目的。

這是老師課上的原話,但是我也有我自己的理解。從公司的角度來看,北極星指標就是指引公司在正確的道路上前進。在課程裏我給老師留言了我自己的想法,從我自身,從職業規劃的角度來看,北極星指標也是一個很好的辦法。

我給老師留言道「老師給了我很好的啓發,這對於發展個人品牌,打造個人IP很有幫助。我甚至想到,在自己的職業生涯,也可以做一個北極星指標,把自己所經歷的,所處的,所想要的都列出來,做更好地自我分析

本以爲自己留個言就好,沒想到老師還給了一個更好的回答,讓我對這節課繼續學習下去的慾望越來越深。其實我想講這個課的初衷,就是希望能幫更多人思想升級,可以更好地把握自己的人生。畢竟在我們的生活中,工作不應該是全部,我們自己人生的“增值”纔是最重要的

這就是我爲什麼對這門課這麼熱心的原因了,技術的教程有很多,學習的方式有很多,但是職業規劃的方式,職業發展的方式,個人發展的方式如果前輩當領路人的話,這將會是多大的幸福呀。

大三的時候,參加了學院組織的職業規劃大賽。抱着試試心態的我,竟然獲獎了,期間也得到過老師的一步步指導,當時的PPT還保留着,寫着我職業發展中的宏偉目標,那就是成爲一名架構師。

在上大學之前,電腦對於我來說,哪怕對我們農村的孩子來說,就是家長眼中會沉迷的毒藥,不碰爲好。但是,窮學理工的定律,讓我還是在計算機學習的道路上從抗拒到了喜愛。剛好,在讀大學的時候,碰上了移動互聯網App的潮流,一直到現在,互聯網的發展還在不斷地進步,讓我感覺我無悔選擇這專業,這職業。

選擇架構師的道路,那就要從架構師的角度來看待問題。這下好了,《許式偉的架構課》又來了,真的是想要什麼來什麼呢。

《許式偉的架構課》我被圈粉了

在學習這門課之前,我都不知道許式偉是何許人也,看了訂閱量,以及朋友圈裏熟悉他的大佬們在推這門課,我就饒有興趣的去了解這位大神。

先前知道這位大神的大佬們不要鄙視我呀,我視野確實小了。看了介紹,看了許式偉的簡介,看了大佬們的推薦,我才恍然大悟,這真的是一位骨灰級的人物。之前認識了骨灰級程序員耗子哥(陳皓),這下又來一個許式偉,刷新了我的認知。

關於許式偉的介紹,我挪用他課上的介紹。我是2000年開始工作的,曾經做過WPS的首席架構師,也在盛大從事過技術研究方面的工作,後來在2011年創立了七牛雲,現在我是一名創業者、CEO。俺不管角色怎麼轉換,我覺得我的另一面始終是一名程序員、架構師。簡介明瞭,其實去搜索下,你會很震撼的,相信我。

這節課目前我也是跟着更新學習的。今天課上提到的z做架構必須要學會需求分析,讓我受益頗深,我在這裏同樣分享給大家。

我們前面談架構思維時提到:做架構,第一件事情要學會做需求分析。

需求分析的重要性怎麼形容都不過分。準確的需求分析是做出良好架構設計的基礎。我個人認爲,架構師在整個架構的過程中,只要應該花費三分之一的經歷在需求分析上。

所以,一個優秀的架構師除了需要“在心裏對需求反覆推敲”的嚴謹態度外,對客戶反饋的尊重之心也至關重要。只有心裏裝着客戶,才能理解好需求,做好架構。(你看,許老師也從側面強調以用戶爲中心)

前面我們也強調過:在需求分析時,要區分需求的變化點和穩定點。穩定點往往是系統的核心能力,而變化點則需要對應地去考慮擴展性上的設計。

以前項目組拿到需求,組內第一件事情就是做需求分析,確定未來的計劃和方向,開各種需求分析的會議,最終才能確定好一個需求的發展方向。

以前的我只是機械化地明白需要做需求分析,架構課之後,我就知道爲什麼要需求分析,需求分析爲什麼如此重要了。架構師的價值在哪,就如前面說的不斷地在迭代的過程中帶領團隊在正確的方向上走着。

架構課學到現在,被圈粉了。這節課給老師留言了,描述了我的困惑。他給我的留言回覆就是做任何事情,首先要有正確的姿勢,然後就是千錘百煉、熟能生巧了。簡潔明瞭又一針見血,給我的道路指明瞭方向。

感悟

學習的方式千千萬,學習的道路千千萬,無非都是想讓自己有一個提升。我最近在做打卡學習,輸出學習,舉的例子是我最近學習最深刻的感悟罷了。其實,還有Java的學習,Android的學習,刷新了我很多認知,開拓了我很多視野。

寫作課的學習也是,如果你想輸出很多有用的東西,那麼不斷地輸入纔是正確的姿勢。小編看了下最近的發文,確實輸入的不夠,都是設計模式相關,是我輸入的太少了,其實是太懶了吧。

學習是一件持續的事情,讀書是一件持續的事情,進步是一件厚積薄發的事情。學習的這些課程裏,大佬們都在說,每天要看書,要學習,爲的就是每天進步一點點,哪怕真的是一點點。所以,一起學習吧。

 

愛生活,愛學習,愛感悟,愛挨踢

640?wx_fmt=jpeg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