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网,OSI与TCP/IP

以太网
以太网(Ethernet)是一种计算机局域网技术,目前应用最普遍的局域网技术。
IEEE组织的IEEE 802.3标准制定了以太网的技术标准,它规定了包括物理层的连线、电子信号和介质访问层协议的内容。

以太网的标准拓扑结构为总线型拓扑,但目前的快速以太网(100BASE-T、1000BASE-T标准)为了减少冲突,将能提高的网络速度和使用效率最大化,使用集线器来进行网络连接和组织。如此一来,以太网的拓扑结构就成了星型;但在逻辑上,以太网仍然使用总线型拓扑和CSMA/CD(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Collision Detection,即载波多重访问/碰撞侦测)的总线技术。

以太网实现了网络上无线电系统多个节点发送信息的想法,每个节点必须获取电缆或者信道的才能传送信息,有时也叫作以太(Ether)。(这个名字来源于19世纪的物理学家假设的电磁辐射媒体-光以太。后来的研究证明光以太不存在。) 每一个节点有全球唯一的48位地址也就是制造商分配给网卡的MAC地址,以保证以太网上所有节点能互相鉴别。由于以太网十分普遍,许多制造商把以太网卡直接集成进计算机主板。

再来看一幅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可能说嵌入式的同学比较少听到这上面几个通讯协议,因为一般我们接触的都是IIC,SPI,串口这些,再不就是CAN总线,想要查看着几个通信协议的讲解可以去翻看我以前写过的文章就知道了,这里不再多说。。。

从上面那副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原来一直以来我们一直所说的TCP/IP这个只是以太网中众多通信协议中的一种,而且,这里强调一下,TCP/IP(为了方便,以下简称TCP好了)不是单独一个协议哦,里面包含了多个协议,TCP/IP是这些协议簇的简称而已。这里补充一下,TCP/IP 指传输控制协议/网际协议 (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 Internet Protocol)

讲到网络协议,那就不得不说互联网中的一种基本的网络模型框架:
OSI ——开放系统互联 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

该模型是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定,该模型定义了不同计算机互联的标准,是设计和描述计算机网络通信的基本框架。OSI模型把网络通信的工作分为7层,分别是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它通信方式就是层对层~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可能有些小伙伴们会有点奇怪,明明讲的是TCP/IP协议,怎么会牵扯到OSI呢?

的确,乍一看,没多大关系;但是网络上很多帖子,在一提TCP的时候,就往往会讲到OSI;那么两者之间是什么关系呢?这个和以太网又是什么关系呢?

首先,我们熟知的以太网其实是一种局域网,这个跟互联网还是有一些区别的,它是一类技术的泛称,也就是说以太网==大类技术;其次OSI,很明显,属于模型框架来着;它和以太网的关系简单可以看成是技术和技术架构的关系(当然实际上本没有那么简单,这里是为了给初学的读者简单说明,初学者可以暂时先这样理解,等以后经历多了,慢慢了有自己的一些见解,那时候便不然而知了)

那么TCP/IP,以太网中的一种,也就是说与OSI之间也是技术和技术架构的关系;但是由于技术的日新月异,TCP/IP比起OSI要晚提出来很多年,虽然前者的架构思想基本继承了后者,但是还是有所区别的;因为我们现在熟知的TCP/IP就只有五层,而OSI有7层;这期间涉及到多方面的原因,也包括OSI针对的对象是整个计算机网络通信的,而不是单单TCP/IP这一种,所以层数不同也是很正常的情况。只是,由于OSI的普遍性,在将TCP/IP协议时,提到OSI的目的是为了更容易于理解(虽然笔者觉得有没有OSI都不会阻止我对TCP/IP认识,哈哈哈哈~)

看下面的几张图,就知道了,虽然TCP/IP人家使用的是五层,但人家做的工作也是七层的工作啊~(咳咳咳,技术的日新月异)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不同层数相对应的硬件设备: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看这里:TCP/IP每一层都是需要用到不同的通信的协议的,所以TCP/IP是协议簇。这个要根据具体工作环境来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