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分析09——產品運營的指標(2)

數據的價值不僅僅只體現在企業中,個人也可以體會到數據的魅力,用技術力量探索行爲密碼,讓大數據助跑每一個人,歡迎直筒們關注我的公衆號,大家一起討論數據中的那些有趣的事情。

我的公衆號爲:livandata

本文主要分析了一些常用指標,與上文中有些重合,權當複習,同時新增一些常見指標:

 

https://blog.csdn.net/livan1234/article/details/88861523

1、站外推廣類的指標:從站外投放媒介所獲取的可以跟站外投放效果進行評估的指標,相當於評估外鏈效果的指標

曝光量:廣告曝光是指廣告在站外對用戶展示的次數,又稱爲廣告展示量。

點擊量:站外的廣告被用戶點擊的次數,每點擊一次就記錄一次。

廣告點擊通過率:CTR表示,點擊率=點擊量/曝光量。

2、流量類指標:主要是指站內非轉化類的一個指標,主要是指一些普通的訪問行爲。

 

1)到達率:衡量從站外的點擊數到達網站的情況。用戶從帶有站外標誌的鏈接到達站內後觸發站內跟蹤代碼的次數,衡量站外流量到達網站的比例。

到達率=到達量/廣告點擊量。

到達率較低意味着這個渠道來的質量較差,也有可能意味着頁面的加載時間過長,導致用戶流失。

2)IP:記錄地理位置的,UV記錄cookie的。

如果IP多分佈在三四線城市,則應該針對不同的IP設計產品。

3)PV/UV:UV有很多種,每小時UV、每月UV、每天UV等,主要是記錄哪一個時間段內的登錄用戶數。

5<PV/UV<10較爲合理:

電商網站相對高一些,可以鼓勵用戶多瀏覽網站;

工具類的網站相對低一些,主要是爲了方便客戶查找,用戶通過最短的路徑找到需要的產品。

UGC類的網站:即用戶生成內容,用戶原創內容類的網站,PV/UV=10是比較合理的。

4)visit:訪問次數,其定義和UV差不多,一般定義30分鐘或者一天每個人訪問多少次,主要衡量多少人次,與PV結合可以考慮訪問的粘性。

5)新訪問佔比:新訪問量/總訪問量。

廣告類、活動類可以起到作用。

6)訪問深度:PV/訪問量,有些場景下可以用:PV/UV,用戶訪問質量的指標,訪問深度越大說明粘性越高,但是過高的話也會反應用戶不會用你的網站。

7)停留時間:

網站停留時間=最後一次請求的時間戳-第一次請求的時間戳;

頁面停留時間=下一個頁面請求的時間戳-當前頁面的時間戳;

經常會發現時間爲零的值,主要是因爲用戶訪問完這個頁面之後就跳走了,導致運算無法完成,因此時間爲零,現在有心跳技術,可以30秒爆一次心跳,停留時間不是越長越好。

8)跳出率:只訪問了落地頁就跳走。

跳出率=跳出的訪問/落地頁訪問。

防止跳出率過高的方法:

a。首頁不要設計太大,否則加載太過緩慢;

b。流量的質量,是否是垃圾流量,是不是來的用戶不是我們網頁的定位用戶,跳出率可以確定我們的流量來源是否有效的一個指標。

c。頁面的設計感

d。頁面的內容

e。頁面是否有明顯的轉化按鈕或鏈接。

主要用來衡量花在入口上的錢是否是合適的。

9)退出率:用戶從網站上離開而沒有進一步動作的行爲。

退出率=頁面退出的訪問/頁面總訪問

10)實例數:用來衡量站內自定義對象的觸發次數,原理是每次檢查的代碼觸發一次,則實例數+1。通常是用來統計站內自定義的對象的。

主要用在AB測試中。

3、目標類轉化指標:

購物車轉化率需要按照行業判斷其轉化率問題,有些轉化率小的未必是不好的,比如保險,可能就是需要考慮很久。

銷售類指標:

支付轉化率不包括貨到付款部分。

妥投類指標:

妥投類在金融行業用的不是很多,主要是公司將商品正確投遞到用戶指定地址的一類指標。

商品運營指標:

SKU是指商品的屬性,是指一個品類,比如:連衣裙是棉的,即爲SKU,可以理解爲標籤。

一個商品可以有多個SKU,比如:商品有多個顏色,則有多個SKU。

對一種商品而言,當其品牌、型號、配置、等級、花色、包裝容量、單位、生產日期、保質期、用途、價格、產地等屬性與其他商品存在不同時,可稱爲一個單品。

一個單品即爲一個SKU。

妥投與SKU的結合:

毛利主要是指銷售的毛利。

京東中有毛利率成長:對於京東自營,毛利率成長非常重要。

店鋪類運營類指標:

GMV是指成交總額,GMV大的其現金流較大。

大衆點評是月結款,其GMV非常大,所以現金流充足,估值就會增加。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