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網絡概述

進制轉換https://baike.baidu.com/item/進制轉換

計算機網絡是由若干結點和連接這些結點的鏈路組成。
對等連接:P2P連接,是指兩臺主機在通信是並不區分哪一個是服務器請求方,哪一個是服務器提供方。
分組交換的特點:分組交換採用存儲轉發技術,高效,靈活,迅速,可靠。但是在存儲轉發的過程中需要排隊,會造成一定的時延,另外各分組必須攜帶的控制信息會造成一定的開銷。分組交換是單個分組(整個報文的一部分)傳送到相鄰的結點,而報文交換是整個報文先傳送到相鄰結點,全部存儲下來再轉發個下一個結點。
時延:是指上數據(一個報文或分組,甚至比特)從網絡或鏈路的一段傳送到另一端的時間
發送時延=數據幀長度/發送速率,傳播時延=信道長度/電磁波在信道上的傳播速率
總時延=發送時延+傳播時延+處理時延+排隊時延
荷載信息的電磁波在通信線路上的傳播速率取決於通信線路上的介質材料,而與數據的發送速率並無關係。
一個字節是8位,1B=8bit,1MB=1024KB=1024×1024B=8×1024×1024bit
往返時間RRT:當信息是雙向交互的時候,當A向B發送數據,B接受完以後,就向A發送確認。A只有收到B的確認信息才繼續發送數據,這就需要等待一個往返時間。
OSI的七層協議:物理層—數據鏈路層—網絡層—運輸層—會話層—表示層—應用層
TCP/IP的四層協議:網絡接口層—網絡層IP—運輸層—應用層
五層協議:物理層—數據鏈路層—網絡層—運輸層—應用層
應用層交互的數據單元稱爲報文,運輸層TCP協議的數據傳輸單位是報文段,UDP協議數據傳輸的單位是用戶數據報;網絡層把運輸層產生的報文段或用戶數據報封裝成分組或包進行傳送;數據鏈路層的傳送數據單位是數據幀;物理層的傳送數據單位是比特
Everything over IP:TCP/IP協議可以爲各式各樣的應用提供服務;
IP over everything:允許IP協議在各式各樣的網絡構成的互聯網上運行。

這裏寫一道例題: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這道題運用的就是求總時延的那個公式;注意要有傳播時延。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